素养导航 精磨细研 成都市少城小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教学节研讨(一)

文摘   2024-11-21 19:45   四川  



素养导航

精磨细研

成都市少城小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教学节研讨(一)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

冬的魅力在于积蓄与勃发,

教育的魅力在于发现与发展。


为了广泛调动教师开展对课堂教学转型升级的研究,营造更加具有学术品质的研究氛围,我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教学节研讨活动于2024年11月5日拉开了帷幕。

本次研讨活动分为上学期和下学期开展,本学期涵盖了语文、美术、科学、数学等学科,采用线上课和线下课两种类型,以新课标、新教材为载体,聚焦以大单元教学的方式作为教学改革提升的切入点,合理运用AI技术辅助备课与教学,精研细磨教学活动与环节,让课堂更有趣,让目标更落实,教学高质量。 




坚守初心 常研常新



教育之道,在于师生双向的奔赴,课堂质量提升之路,山高水长,让课堂成为最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地方,是教育人一生的修炼,目前已开展语文组、美术组和科学组三个学科的比赛中,老师们围绕如何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为课堂赋能增效,扩能提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10月6日,来自姊妹学校的老师们也充满兴趣,主动参与观摩。课后,老师们表示大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有趣有效,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过程性评价,课堂教学方法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素养导向 策略优化



本次大赛中,老师们需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基于一定的目标重构学习内容,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要求之间的联系,关注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使之结构化,再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提炼学科大概念,转化成核心问题并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老师们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分解素养目标为学科素养目标,并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设计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核心问题、设计学习情境、进行知识应用、关注学习体验、开展学习评价,以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的“六边形支架”,环环紧扣,以丰富的任务群、问题链、活动支架等方式支持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进阶发展,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能得到积极的支持和认同,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价值观。

专业深耕 细节落实





李红老师——《坐井观天》

李老师紧扣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语文要素,运用情景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通过多阅读,比较阅读,对比阅读等方法,引领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辨析青蛙和小鸟的观点,十分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突出了语文学科素养的“以一带三”的方法指向, “一”是语言运用,“三”是思维、审美和文化自信。



易静怡老师——《我要的是葫芦》

易老师围绕“思维方法”这个单元主题,通过“为什么种葫芦的人没有得到葫芦”这一核心问题,精心设计了具有趣味的任务群,教育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目光短浅,要注意事物的内在联系。易老师十分善于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并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贾婷婷老师——《名字里的故事》

《名字里的故事》这一次口语交际课,贾老师却将课堂变成了一次具有浓浓的家国情怀的探索之旅。她用充满活力和趣味的活动由浅入深,让孩子们不仅看到了自己名字里的深情厚爱,还能看到祖国发展的时代缩影,以“名字里的家国”为主线,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更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我们与家国一刻都不可分离。




袁鑫老师——《大自然的声音》

袁老师紧扣三年级的语文要素,以“大自然的声音”这一主题,创设了“参加大自然音乐会”的大情境,以“兑换音乐会入券”“填写音乐会节目单”等任务层层推进,引导孩子们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表达,建构语用课堂,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沉浸式的情景,激发学生从多维度、多方式进行语言综合应用。



周子尧老师——《只有一个地球》

周老师围绕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要素“专注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如何保护环境”作为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们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科学的思考与表达,让学生能由“语文”而“人文”,提升课堂的跨学科容量,拓展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彭雪老师——《古诗三首》

    立足大单元设计视角,彭老师以“跨越时空寻家国之爱”为核心驱动问题,搭建问题支架。借助诗歌题目与插图、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作者表达的家国之情。




饶语嫣老师——《麻雀》

    饶老师紧扣语文要素“把事情写清楚”,运用AI技术让动画人物“活”起来,以“真真邀请同学们参加征稿活动”为情境,并以“学习伙伴给予写作小妙招”为主线,在关注本单元“交流平台”的同时,在读、品、悟、思、辨的过程中落实了“向读学写”的学习目标,突出了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的广泛应用性。




宁剪风老师——《精卫填海》

宁老师通过创设适合的情境,以“争做神话故事传讲人”串联整个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展开三项任务“神话故事我会读”、“神话故事我理解”、“神话故事我来讲”,层层递进,实现了从积累到梳理再到表达的训练目标。




胡贵榕老师——《ai ei ui》

巧逢2024成都马拉松比赛,胡老师以此设计了“欢乐马拉松,欢乐拼音国”的趣味背景,利用“拔萝卜”和“拼音转转杯”两个游戏,带领学生们在学习拼读的过程中“玩转拼音国”,引导学生在情境与趣味中高效地完成课堂的学习。



何楚涵老师——《ao ou iu》

    何老师结合时事,利用成都2025世运会的吉祥物蜀宝开运动会作为大情境,创设了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带领孩子闯关完成了认读、记形、拼读、书写四个部分的学习。




肖祥凤老师——《梵高的向日葵》

肖老师运用情景教学法,营造冬日暖阳氛围,跨学科融合心理与美术。采用分享式教学让学生了解梵高作品并探寻其生命真谛,借助ARvid软件以AR模式呈现作品,增强身临其境之感。通过PBL教学法解读作品,再以评价式教学法分析、提炼学生所学所感所悟,让学生以画笔展现代表自己的“向日葵”,正如吴冠中所言,梵高笔下向日葵似鲜活人脸,同学们也如向日葵般绽放光芒,共织绚丽班级画卷。




吕婉红——《我们生活的世界》

吕老师以“小猪佩奇看望刘博士”故事开篇,吸引学生兴趣,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对比为切入点,顺利引导学生进入“材料”这一主题。随后,“AI刘博士”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分类物品,并在研讨中深化理解,提升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对材料的不同特征进行初步感知,建立起了材料特征与功能使用相关的基本概念。 




刘璐——《做一个人体骨骼模型》

刘老师通过AI动画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观察到在人体内部的骨骼系统运动状态,再以吸管为材料,通过“拼一拼”“粘一粘”的方式实现骨骼的支撑、关节的活动、韧带的稳定等作用,将抽象的骨骼系统用模型的形式具象化呈现。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性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开展以建立模型探究抽象事物的科学兴趣。



AI赋能 教学创新


在本次教学比赛中,AI技术的辅助应用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各学科组都积极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让AI 技术的多元应用成为教学革新的核心驱动力。

教师们运用AI强大的知识整合与规划功能,将零散的知识点巧妙串联,构建起系统且富有深度的教学框架,使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得到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教学的个性化进程并优化了教学效果。为学生精心打造贴合个体需求的学习资源库,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能力水平,推送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借助多种AI 工具的创意激发与资源整合优势,巧妙地将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科技发展如何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服务,引领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深入而专注的课堂研究活动,也在为每一位执教教师以及她们的团队赋能,只有老师们以更高维的能量场,积极付出改变,才能引领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发展,在提质增效的道路上,少城教师将继续立足专业,聚焦价值,用智慧为学生们带来更多有趣而高效的课堂,让我们更多的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最难忘的相遇。



-END-



成都市少城小学
学校资源、学校信息发布。便于社会了解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