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明明重心偏左,左鞍座的载荷比右鞍座还小?
为什么左鞍座和右鞍座的 Ls 都设置成切线-切线就正常了?
如果改成两个鞍座,左鞍座的载荷又比右鞍座大了?
A: 首先,鞍座的重量载荷是一样的,均匀分布到每个鞍座,如下
用户提到的应该是左右鞍座的反作用力(Q值)不一样,即鞍座校核不可能只考虑自身重量,水平方向的载荷,也要转化为垂直方向的反作用力。
Ls值应考虑左边两鞍座/右边两鞍座的间距,计算报告中有相应的提示:
如下问题中,鞍座反作用力Q的过程并未具体解读
如果我们查看如下过程,就可以非常清晰的发现Ls是如何影响纵向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到Q值的。
且软件对 Ls 值是自动识别的,此示例中识别正确。
同理,上述截图中的 E值,也就是底板长度,也会影响到横向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到Q值。
这也带来一个思考,规范也好,软件也罢,都只考虑了最左两个鞍座和最右两个鞍座的弯矩,中间鞍座不管是 Ls,筒体厚度,还是鞍座本身的尺寸,都尽量要接近/优于左右鞍座的支撑条件才好。
否则,谨慎起见,中间鞍座可能需要单独建模,以达到Ls,M1/M2弯矩(鞍座对话框都允许自定义)尽量接近实际。
为什么运输鞍座的垂直载荷不是重量*加速度?
A: 这里仍然是Q值+鞍座重量,垂直载荷中同样叠加了水平力(很拗口,但上一个问题已经解释过)。
附个MOSS中的图来帮助大家理解。
运输鞍座垂直加速度选项,勾还是不勾?
A: 这个尽量简单点回答:
勾上,gw取 vertical 里面的加速度,不勾,gw取1。
垂直加速度小于1时,勾上更冒进
垂直加速度大于1时,勾上更保守
最终影响的同样是鞍座的 Q值。
软件默认不勾。
勾上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当船被推到浪尖或是从浪尖掉下来的过程中,垂直加速度达到最大,这时刚好一个横向的海浪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