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智能重塑未来艺术创作
大数据推动美术历史研究
Reconstructing Future Art with Strong AI,
Illuminating Art History through Big Data
本工作坊围绕着美术创作与美术史的研究,
展现历史与未来在科技的平台上的交织。
强智能重塑未来艺术创作
Reconstructing Future Art with Strong AI
未来艺术将在强智能(AI)的冲击下蜕变,此趋势不可逆转。当AI在指数级发展前提下,接近或超越人类智慧的状况时(Strong AI / AGI ),将如何影响未来艺术创作构架、艺术家生理功能、美学欣赏的内核重构?
本讲座探索艺术家如何跟随AI进步,生成后人类生理智力,不断派生演化重塑自己。届时,艺术家的生存空间与强AI融合,艺术家同时存在于现实、VR/AR/MR、生态智能乃至纳米网络空间中。艺术创作工具材料将拥有强AI,能接受和输出感觉认知与判断,并自主改构和重组。与此同时,艺术与美学的概念都将重构,其概念框架、美学形式都将向非生物强智能表现特点倾斜。后人类与地球万物的强AI之间将产生一种非常自由、无界面的交流,由此产生的强AI交互艺术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讲者
谭力勤
美国罗格斯大学艺术系终身正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曾担任美国数字艺术委员会的核心董事会成员,SIGGRAPH数字艺术画廊的评委,中国85美术潮流的积极参与者。在本地和全球多个行业中担任艺术总监、动画师、平面设计师和执行艺术编辑等职务。谭教授开创了“数字-原始”概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获得了多个美国及国际艺术界的奖项。他的作品在国内外的个人展和群展中广泛展出,展览包括SIGGRAPH(2002-2007年)、Ars Electronica、Electronics Alive IV、iDMAa04-08、中国美术馆等。近年来,专注探索奇点艺术,出版物包括多篇关于奇点艺术、当代艺术、艺术评论、艺术教育和动画的文章和书籍,如《数字自然艺术》、《数字艺术作品集II》、《角色动画与绑定》、《谭论艺术/艺术论谭》、《奇点艺术》等。
大数据推动美术历史研究
Illuminating Art History through Big Data
讲者近年来致力于将地理空间维度纳入到民国上海美术史的研究,将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istoric GIS)及数字人文技术引入艺术历史地理,推动民国上海美术史的研究。本项目钩沉海量史料,从上千卷上海档案馆档案、报纸与杂志,发掘1,300多位民国画家的1,800多个住宅地址、30多种城市设施地址,然后,结合历史地图和现场考察,进行地址的数字定位,并采用GIS、R、sql 等展开空间分析及数理建模。研究首度展现民国海上画坛艺术家的空间分布与社交关系的空间形态,以及促成这些分布形态的社会动因。本项目启迪人们从城市空间阅读民国上海画家的人生轨迹、理解其艺术探索,并剖析艺术生态圈。研究成果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城市历史》、美国《艺术管理、法律与社会学刊》等高排名学术期刊发表,数字地图设计作品获得美国地理信息及制图学会颁发的奖项。
讲者
郑洁
上海大学建筑系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城市规划博士、香港大学建筑系博士,曾任美国芝加哥文化城市研究所执行主任、香港中文学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与研究,尤其关注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包括海上画坛与城市肌理、艺术家地理分布、数字人文地图等。在《城市研究》、《城市与区域国际研究学刊》、《城市地理》、《城市历史》等高排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近四十篇。著有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rt: The Shanghai Art College,1913-1937(比利时:澛汶大学出版社),《世界文化管理与教育》(上下卷)(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社)、《当代雅韵》(香港:书艺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