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学院2024年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学术之旅,完美落幕

教育   2024-11-28 22:47   上海  


学术之旅

完美落幕



2024年度的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的第二周,校内外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们用他们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到的见解,带来了六场精彩纷呈的讲座。


胡平:〈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多维度开启设计史研究新视野


2024年11月18日,东南大学胡平教授带来名为《设计史的研究方法》的讲座。

 胡平教授首先通过几个生动的交叉学科的案例引入了何谓“设计史”,看似基础却鲜少有人切实思考的问题。他认为设计史的研究和学习不能把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学生不仅应该了解历史上有什么设计,更应该明白为什么设计,从而进一步厘清了设计史学的目的与基本问题。


接着胡平教授以时间轴为X,以空间轴为Y,编织出“设计成果”出现的经纬和谱系。并提炼出对人类贡献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设计”事项和代表人物、思潮等等。虽然只有几页关于“设计史的分期”的ppt,但是其中内容繁复,而在XY线轴上被有序归纳,形成中西方对比,精确展示了从史前至当代的世界设计史历程。特别是几张古代地图的引入,图文并茂的展示了设计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传播的路径。


在对“文化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讲授时,胡平教授引入了“设计文化”的概念。他认为,任何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中展开的,设计本身就具有了历史的和地域的人文属性。对“设计文化”对正确理解会帮助修正设计界“文化身份”的缺失和“文化失语”的症状,它也是设计师“文化身份”。最终,胡平教授对设计文化的三种形态进行了厘清,分别为:物质文化形态、精神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形态,并说明了设计文化的思考既要关心物质的、技术的和精神的、观念的因素,也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中设计思维、理念和价值的取向。

随后,胡平教授又对“技术史的研究方法”引经据典,进行了详实的讲授,引出了中国人的“工具观”和价值观的议题。最终讲座聚焦到当下学界、教育界都关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主题中,提出设计理论要与设计哲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仿生学/感性工学、设计伦理学等进行交互、融合研究。

整场讲座持续了近3小时,胡平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为听众开启了一场设计史研究的深度探索之旅。从设计史的基础概念梳理,到借助时空轴的精细剖析,从设计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到技术史研究的拓展延伸,最后落脚于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前瞻性展望。这不仅让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在多维度视角下得以全面呈现,更为设计领域的学者、学生以及从业者提供了系统且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框架,激励着大家在设计史研究与实践的道路上,不断融合多元知识,创新探索,为设计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源泉,推动设计相关研究迈向更为广阔与深入的新境界。



林灿文:“打卡”的人——从当代艺术现场到媒介考古学


11月19日下午,本学院林灿文老师为近百名师生带来一场讲座:“打卡”的人——从当代艺术现场到媒介考古学。

讲座分享了从“Z世代”的日常生活和流行文化现场中提取有意思的现象,分析其有意义的内部机理,并探寻其本质的研究经验。一方面为拓宽了学生关于当代艺术、媒介文化及策展问题的视野,另一方面介绍了一条在艺术与社会之间、瞬时和历史之间、个人感知与社会现实语境之间贯通的研究思路。


林老师首先从一系列新鲜生动的案例切入,例如“策展式零售”“新消费群体”“citywalk”“非标商业中的艺术”等,从同学们熟悉的文化生活现场引发思考:这些文化商业现象与当代艺术创作共享怎样的背景?

做展览几乎是今日艺术生态中的必要仪式,仪式成为展示机制生长的逻辑本身。 艺术展览作为“展”与“览”共存的现场,对观众而言却不是唯一的艺术现场。展与览之间的张力,是艺术仪式与“仪式感”、艺术展览机制和观众展示文化之间的矛盾。展示文化的主体翻转,正在使“艺术知识体系形塑社会公众知识结构”中的主/被动关系难以维系。今天的艺术要与所有其他能够映入人眼帘的一切东西竞争观众的注意力、感受力、创造力。

当观众纷纷为了“打卡”而来,艺术该怎么做?那么,今天的艺术创作者怎么处理公众性与艺术性平衡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怎么在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中,思考“打卡圣地”的“打卡”信徒追寻的无名之神是什么?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林老师引出关键词“打卡”——人使用媒介证明自身存在,这一词汇正在从流行文化语境全面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生活形式和自我治理术,并演化出“打卡”文化。

林老师针对打卡的背后的媒介主题进行了上溯人之存在本源的媒介考古:“打卡”借用自打卡机这样一台拥有100多年历史机器并不是偶然或取巧,那影响我们日常生活每分每秒的数据意识的前身正是打卡机。打卡机作为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在数据库发展中完成了自身的技术迭代,但在实际意义上它所获取仍然是“此刻,我,在这里”而已。

打卡与今天的“打卡”在这个世界中并行提示着我们,百年前开始的数据积累和资本对我们的录入和征用尚未结束。这种录入和征用的机器被植入到了我们的身上,打卡机所激活的欲望暗流,穿流于各种格式和技术之中,将带领我们发明它的下一位技术宿主。


今天的艺术要应对这一最新的景观现实,需要意识到作为仪式典型的艺术刻板印象还未消除,艺术的仪式就在展览现场与观众身上的景观仪式对撞,艺术家的生命政治凝结(作品)与观众的生命政治实践(打卡)对撞。“艺术”二字在今天是被争夺、共享、稀释的。

因此,当代艺术的紧要任务并非是为陈旧的目光创造新的图像、为陈旧的仪式制造新的信众,而是应该创造新的感性以及具有新眼光的新公众,让艺术在一切与大众、与世界发生对视的场域展开,不是沉浸于狭义艺术,甚至某种单一艺术门类的内部,如此一来才能在艺术的现场使“误构”的再次发明变得可能。

最后,学生就个人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及日常研究与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林老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例如,针对当前艺术研究中的跨学科援引问题,林老师提示大家在广度上需要注意分清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和核心参考文献,分清对象描述性和分析方法性文献。在深度上,切勿过分崇高化某一领域的传统,也不要一昧依赖其他学科理论,要把历史上的艺术大师和重要学者都还原为“同时代的人”,看到他们所处的具体社会思想背景,才能在研究中标定他们的创新性、时代性和局限性。

针对创作与研究平衡和融合问题,林老师用同一句话作为解答:“不要伪造现实”,这不仅仅是学术道德和创作伦理问题,根植于现实,根植于生活,这是艺术教会我们的最质朴的道理。



方勇:理  宋——五代两宋山水画笔墨义理的阐释与衍生


11月 20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方勇老师,应邀在延长校区带来讲座—理宋,关于五代两宋山水画笔墨义理的阐释与衍生。

方勇教授长期致力于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探索,以严谨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深入挖掘这一时期山水画的精髓。遍览众多古籍文献,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梳理出山水画发展的脉络线索;同时,仔细观摩分析大量传世画作,力求从中领悟画家的创作意图与笔墨技法。


在讲座过程中,方勇教授以五代两宋山水画笔法的发展演进为核心,精准剖析每一位画家在笔法上的传承与创新之处。

对于五代山水画家,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方勇教授着重分析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如荆浩的《笔法记》对唐人山水品格的品评,董源、巨然江南山水风格的独特韵味,以及他们如何成为宋元山水的直接渊源。在宋代山水画部分,详细解读了李成、范宽两大体系在北宋初期的重要意义,以及他们与李唐在南宋山水画发展中的传承关系。方勇教授深入讲解了宋代山水画的两大趋势,即革新求变与回溯复古,如何共同塑造了两宋时期丰富多彩的山水世界。


在研究成果分享方面,他阐释了五代两宋山水画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多样手法。除了准确临摹,鼓励通过选要、精读、对临、重塑、变体、浑融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和发展传统笔墨技法,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挖掘传统的无限潜力,进而寻找自我独特的笔墨语言。针对不同阶段的宋画学习,提出了因人而异、因阶段而异的临习研究方法,倡导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研究,激发大家对五代两宋山水画的热爱与创新思维。并在讲座中提出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山水画时,要深入理解传统笔墨的内涵,传承古人的艺术精髓,同时大胆创新,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要注重作品的文化底蕴、艺术表现力和学术价值,既要学习大师的经典之处,又要勇于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积极关注时代发展,用画笔描绘时代风貌,让山水画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方勇教授也想分享一些在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就如同我们在探寻五代两宋山水画的奥秘时,每一幅画作都是画家心灵的映射,我们在欣赏与学习中,也要用心去感受其中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在山水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韩子健:扩展的雕塑——上海70-80后雕塑家们的实践


11月21日晚,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创作室主任韩子健老师为美术学院研究生同学们进行了一场以《扩展的雕塑——上海70-80后雕塑家们的实践》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雕塑系肖敏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聚焦出生于1970至1980年代,在上海生活、工作的雕塑家们。以“超限—上海当代雕塑研究展”为基础,通过群体勾勒和个案梳理,展示他们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状态、分析介绍各自理念与表达形式的发展路径,不断生发“扩展的雕塑”这一概念丰富的可能性。


首先,韩老师以2018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举办的以“超限”为题的上海雕塑家群展为引,开启了讲座的序章。在讲座期间,韩老师以毕加索、莫霍利-纳吉、索尔·勒维特、李禹焕、约瑟夫·博伊斯等艺术家的理论进行了前期铺垫,使讲座在理论纬度上更加充实、饱满。

随后,韩子健老师逐一详细为同学们展示了生活工作在上海的70—80后雕塑家作品和自我阐述,尝试分析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教育背景、去理解创作思想的发生历程,既是基于一个更大范围的视角,考察这些雕塑家在当代思想文化发展下所受到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希望通过收集尽可能多的材料语料,忠实地反映他们基于自身感悟的创作理念和方式,尽量完整地记录和展现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的人和事,作为这群人中的一员,他也借此机会对自己的创作做些回顾和反思。


无论是回溯、还是期待,作为正在发生的现象,韩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一群雕塑家们的实践中看到对自己有所增益的参考。



朱浒:汉画像历史故事图像研究的新进展


11月22日上午,在延长校区美院新大楼101室,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浒教授带来了题为“汉画像历史故事图像研究的新进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梳理了汉画像历史故事图像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问题,又通过“赵氏孤儿”与“七女为父报仇”两项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了汉画图像的分析方法与学术进展。其扎实的学风和新颖的视角,深刻感染和启发了在场三十余位师生。


朱浒老师的讲座从汉画像中人物、榜题的关系问题引入,简述了阅读汉画像历史故事图的基本方法,进而引入汉代历史故事图的主要题材、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朱浒老师按照时代风格与演变,将汉画像历史故事图像界定为三个阶段,依次分析了西汉初至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东汉初,与东汉晚期至东汉末的汉画像历史故事在母题、表达观念与题材转变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朱浒老师以“赵氏孤儿”为例讲述了汉画像历史故事的两种图像叙事模式及其形成机制。讲座中,朱浒老师对徐州白集汉墓的“赵氏孤儿”故事,作出了图像释读与史料考证,结合学界对汉画历史故事叙事的基本观点,提出汉画像历史故事的叙事模式可分为“瞬间叙事”与“连环画叙事”两类,进而探讨了两种叙事模式的形成机制。此外,朱浒老师释读与比较分析了“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图像,并提出对于该故事原型的蠡测。


本次讲座加深了上海美术学院师生们对汉画像图像的认知,也强化了同学们对史料解读与图像分析的理解。最后,主持人傅慧敏副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基本内容,并鼓励同学们学习、借鉴朱浒教授史论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同学们也基于讲座内容,与朱浒老师进行了热烈的对话与探讨。



王超:以版为镜——中国传统版画


11月22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超教授为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带来的《以版为镜——中国传统版画》讲座,从版画的起源到高峰详实的解读了具有影响性的作品,并就版画在审美中的演变进行举例,同时介绍版画在对外文化与经济中的影响。版画系桑茂林、高川、刘晓军、董亚媛、王嘉逸、江梦玲老师及30多名学生现场聆听了讲座。


王教授分析了传统版画的起源及发展,从捺印技术的应用、墨的产生、造纸技术的诞生,到出现最早的印刷技术。唐朝初年,在多种转印技术的基础之上,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它将手工抄写、描绘图文的方法机械化,使得书籍制造效率提高,加速了文明的传播。五代时期,开始用雕版印刷技术印制儒家经典和医书,留存至今五代时期的印刷品多为佛经。印刷术以空前的效率传播文化技术信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王教授指出,十七世纪初,为仿制彩色水墨画而诞生的“饾版”技术,将中国木版印刷技术推向了高峰,具有影响性的作品有《芥子园画谱》、《西厢记》、《十竹斋笺谱》、《十竹斋画谱》等。同时,在对外交流中传统版画也进行了吸收与融合,在画面的视觉审美中结合了西方光影造型,出现一种中西合成的版画面貌,在西方受到广泛欢迎,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沟通方式。


最后,王教授分享了传统版画技艺中的拱花工艺,并就相关应用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在当下的时代,版画在注重创作的同时,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技艺与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以版为镜将版画艺术的创作发展进行了解读。






至此,上海美术学院2024年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完美落幕!感谢所有参与、支持本次学术活动月的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你们的付出与努力,让这次活动更加精彩纷呈、意义非凡。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与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学术与艺术的无限可能。


青春上美
青春上美立志于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师生服务。传播美院正能量,展示美院风采,促进师生沟通,发布各类展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在你身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