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生活中常会用到的调味品,它为菜肴带来的“鲜味”,是东亚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种味觉体验。但是,我们也常会听说“吃味精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其实,早在 50 多年前,美国就开始流传这种说法,认为吃了中餐里的味精,会引起颈部、手臂和背部麻木、并伴有头疼、头晕、心悸等症状。大家还给这种“病”起了个名字,就叫“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中餐馆综合征)。这种观点传播的越来越广,很多人都煞有介事的宣称自己吃了中餐后会出现“味精中毒”的症状,“中餐馆综合征”这个词语甚至还被收录到了著名的“韦氏词典”中,可见这种观点影响力有多么大。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丨味精的今生前世
味精,其实就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 MS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味品。谷氨酸,是组成生物体内各种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之一,是人类的非必需氨基酸,也就是说,我们自身就可以合成这种氨基酸,而不是一定要从外界摄取。
许多天然食物中也含有大量的游离谷氨酸,比如肉类、鱼类、贝类、发酵豆制品(酱油等),以及蘑菇、海带、熟透的番茄、奶酪等等。
谷氨酸钠:http://chem.kingdraw.cn/Shortlink?id=20240715170035
1908 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在喝高汤时,发现添加了海带的高汤特别美味,于是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从海带汤中分离出了“谷氨酸”,发现这种物质具有一种令人愉悦的肉汁味,可以增强食物的层次感,刺激食欲,并首次提出了“鲜味(Umami)”的概念。
同年,池田菊苗开始研究各种谷氨酸盐的性质,并首次合成了“谷氨酸钠”。他发现,在各种金属盐中,谷氨酸的钠盐味道最佳、水溶性最好,于是设计了工业化量产谷氨酸钠的工艺。
第二年,谷氨酸钠以“味之素”(味精)的名字正式上市销售。自此,味精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池田菊苗也因此被称为“味精之父”。
时至今日,味精已经安全使用了一百多年。
丨“公认安全”的调味剂,却屡受质疑
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分解为谷氨酸和钠离子,这都是食物中的常见成分。正常情况下,96% 的谷氨酸能被人体吸收,形成人体组织中的蛋白质,并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它的急性毒性(一次或于24h 内多次重复摄入)也非常低。谷氨酸钠的大鼠和小鼠口服 LD50(半数致死量)为 13~18 g/kg,而食盐(氯化钠)的大鼠口服 LD50 为 3 g/kg。也就是说,过量食用谷氨酸钠导致的中毒可能性,远比食盐中毒的可能性都要低得多。
而且在日常使用范围内,我们远远达不到这种剂量。亚洲作为味精使用量最高的地区,我们每人每日的味精摄入量约为 1.2~3.0 g,其他地区则会更低。
谷氨酸也是大脑中至关重要的非必需氨基酸,它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刺激神经细胞传递信号。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摄入味精会提高大脑中的谷氨酸水平,过度刺激神经细胞,导致细胞死亡,进而产生不良影响。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研究,能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联系。我们通过饮食摄入的谷氨酸几乎会在肠道中被完全代谢。正常摄入量下,几乎没有多余的谷氨酸可以从肠道进入血液或穿透大脑屏障。
早在 1959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就将味精归类为“公认安全(GRAS)”,也就是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欧洲食品安全协会(EFSA)等权威机构同样认为味精是“公认安全”。科学界对于味精安全性的研究也从未间断。目前的研究均表明,味精的作为调味料,在适量的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食物中的味精与“中餐馆综合征”存在任何关系。
有观点认为,“中餐馆综合征”的症状与“高钠血症征”相似,可能是过量摄入盐分,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相关症状。
丨“中餐馆综合征”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
“中餐馆综合征”,最初起源于由美国麻省医学协会出版的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1968 年 4 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读者来信”(DOI: 10.1056/NEJM196804042781419),这甚至都不是一篇正式论文。作者署名“Robert Ho Man Kwok”,自称是一位华裔医学博士。文章中,他自述来到美国几年了,常去中餐馆吃饭,发现中餐馆大量使用的味精导致自己产生了多种症状。
这封信被发表后,掀起了轩然大波,再加上媒体的不断渲染炒作,“中餐馆综合征”渐渐传播开来。后来,一些带有偏见、不严谨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味精的误解,以至于后来的几十年中,从味精本身,到中餐料理,还有中餐厅经营者、味精的生产商,都被卷入了舆论的旋涡中,深受其扰。
直到 50 年后,这个谜题才被解开。一位名叫“Howard Steel”的美国医生承认,那封引起轩然大波的读者来信,是自己虚构身份杜撰的。
而这一切,不过源于一个可笑的赌注——
1968 年,Howard Steel 还是一位年轻的整形外科医生,他被另一位医生嘲笑,认为以他的专业一辈子不可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种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Steel 气不过,就和对方赌了 10 美元,随后就杜撰了身份和故事,寄给了编辑部。只是没想到,一个虚构的玩笑最终竟然演变成了社会新闻,这件事甚至还被种族主义者利用,用来打压东亚饮食、排斥东亚移民。
看到舆论失控后,Steel 也曾给编辑部写信、打电话,希望澄清事实,撤回信件。但编辑部认为他不是信件的署名人,也无法证实他与信件的关系,所以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时间来到 2017 年,科尔盖特大学(Colgate University)的教授 Jennifer Lin LeMesurier 在《Poroi》期刊上发表了名为“Uptaking Race: Genre, MSG, and Chinese Dinner”的文章,阐述了当初那封信在种族主义的影响下,对味精、对中餐带来的巨大影响。不久后,她意外收到了已经 96 岁的 Howard Steel 的来信, Steel 向她详细叙述了当年那封信的前因后果,并接受了她的采访,真相这才公之于众。
第二年,Howard Steel 去世了。
不过,关于这封信还有另一个版本——
那封读者来信的署名机构是真实存在的,那个机构里确实也有一位叫做“Ho Man Kwok”的华裔博士,这位博士在 2014 年去世,他的子女和同事都认为,那封读者来信是 Ho Man Kwok 自己写的。
如今,两位当事人都已不在人世,关于那封信的真相已经无法查证,但是对于被搅进舆论漩涡 50 年的“味精”,真的应该还它一个清白了。。
本文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1203616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