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博物馆里的中国龙 (2024.05)

文摘   2024-06-13 17:01   上海  

“世界是美好的,学习语文是有趣的。”

2024年5月25日,大小朋友齐聚江宁路街道活动中心,参加本月的斗室讲座,跟随韩巧霞老师,探寻龙元素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子。

韩老师是二十五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又在博物馆担任讲解志愿者十五年,她坚信“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学好语文的方法,正是不骄不躁,有定力,有耐心。

(一)

首先,韩老师带大家了解了龙在中国汉字文化中的演变。

从字音上来看,龙的发音相近于打雷的声音——“隆隆”,而在十二地支中,甲辰中的“辰”对应的正是龙。在韩老师的引导下,台下的观众们纷纷查找资料,得到了《说文解字》中,辰与惊蛰,水库等有关。事实上,我国文化中龙的盘旋遨游的姿态,很有可能来自于闪电的形状。形似闪电,声如雷鸣,不难联想到先民们将“风调雨顺”等祝福农耕顺利的寓意赋予了龙这种动物,希望其能在春天张开大口,从天上倾下滋润万物的雨水,护佑世代生在庄稼地上的农人们。

韩老师又请两个善写书法的学生上台展示了不同字体的龙,从小篆金文到楷书草书,不同字体的龙依次展现在听众们眼前。现场的听众虽然有大有小,从事的方向有文有理,但不少人都起身和韩老师互动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大家情不自禁跟随韩老师的讲述,纷纷感叹语文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虽然我们已走出了农耕文明的世代,但是龙的美好寓意还是被代代相传,出现在了诸如华夏银行标志等处,而我们可能已不再握着犁耙翻土,却仍然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二)

龙的形态自新石器时代发源出现,经过历朝历代,也发生一些改变。通过图片,我们随着韩老师一起,观察了从夏朝,到战国,到汉朝,再到唐宋的龙形玉器。

穿行于历史长河,大家端详着不同的文物,也感受到了不同朝代的思想变化。战国时代的龙更加规则,整个玉器呈矩形的大致形态,而其中的龙似乎“一首双身”。战国时代的“一首双身龙”“一身双首龙”和玉器规则的轮廓,形成了“格律和自由”间的对比和衬托。

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的形状也越来越飘逸,越来越复杂。而伴随这由简到繁的变迁的,正是龙的地位的提升,可谓“扶摇直上九万里”,从普通人都能接触的神物,变成了中央皇权的象征。

自晋朝以来,越来越多的动物元素被加到了龙上,诸如“鹰爪”,“鱼鳞”,“羊须”等,体现了文化的交融。

唐代文物中看到的“龙和祥云”这样的元素,与现在大家对龙的预期和形象塑造,也都十分相近。

(三)

龙元素也常常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从对天地之问,到仕途失意的感伤,这样看似搭不着边的话题,却都提到了龙。

讲座的尾声阶段,韩老师带大家探讨了龙纹“去中心化”,“无中心,无边缘”的趋势,并和大家分析了龙善龙恶的问题。

韩老师选择了王安石的《龙赋》入手,分析了作者对龙的力量和儒家思想和道德境界间的关系所作的辩证思考。从对龙的颂扬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儒家文化所表达的“能收能放,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等思想。在对古文的通译和理解中,我们也和心中对于龙“性恶”的质疑和否定和解。由神到灵,由灵到人,龙的地位不断变迁,但龙作为我们守护者的地位没有改变,我们也将在中华土地上,孕育出一代代新的“龙的传人”。

(四)

笔者作为一个尚为高中语文学科而挣扎的普通学生,在本场讲座中最敬佩的,是韩老师传递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以至于不少国人面对庞大的文化,仍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也就导致了中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时,不免出现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等现象。韩老师的讲座,给了在场的学生和家长朋友们指明了一条学习语文的新道路。通过对诗文、玉器、汉字等多方面,跨领域的研究,联想,解读和思考,大家已经对“龙”文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思考。

那么,当我们从会场中走出,面对全新的世界,我们不妨用今日学到的方法武装自己,破解语文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理解的一个个障碍与难题。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找相关资料,聆听不同的声音。这不仅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也是做学问的钻研问题,做学问的好方法,有启示性意义。

(结语)

韩老师做讲座,教语文的目的可以用“美人之美,具体而微”来概括。为别人的美而感到美,规模较小却总体都能具备。这句话的深意不禁让笔者思考,这虽然是一句笔者尚不能完全理解的话,却似乎也是语文学科的意义与真谛,正等待着我去探寻。

讲座结束了,韩老师和敬仰她的“老粉”听友学生合影,交谈,十分开怀。我则和大部分其他的听众一样,走出了碎玉的斗室,走出了江宁路街道活动中心的大门。

我们走进了这全新的世界,正要去寻找语文的踪迹去了。

美人之美,具体而微。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推文供稿

于2024年6月1日

在因年龄太大而无法得到儿童节礼物之悲伤中
作。


推文排版、名片制作

斗室愿景

* 讲讲平凡故事,也分享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智慧。传播和推动生活中的美。

* 在这里,有讲座、有导览、有资料,所有想要接近美的人们,都可以找到对艺术深入浅出的解读。


如您希望成为斗室志愿者,可给公众号回复“志愿者“。


碎玉的斗室
我的梦想是"to empower". 通过和你们分享事业和生活中获得的智慧,为挣扎在五斗米和理想之间的人们增添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