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澳大利亚电影,其实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00年以前,但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澳大利亚的故事片生产却陷入了停顿状态。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除了几部合拍片和在澳大利亚拍摄的外国影片之外,澳大利亚只能摄制短片和纪录片了。电影发行和影院业掌握在英国和美国的公司手中,而它们对发展澳大利亚故事片生产并不感兴趣。因此,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来发展本国的电影事业。
1970年,成立了“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公司”,该公司拥有一百万澳大利亚元资金,用来资助澳大利亚影片生产和发行;同时,政府设立了“实验电影基金”,开办了一所国家电影学校。后来,“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公司”扩大,改名为“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
由于政府的上述措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力和发行方面的有利条件,从1970年起,又开始生产澳大利亚自己的故事片,在此后的几年里,澳大利亚电影事业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截至1975年,拍摄了耗资在10万美元以上的故事片21部以及费用较少的影片13部。1975年,澳大利亚电影还首次出现在戛纳电影节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期间澳大利亚电影赚到了钱,但是还不能说它在艺术上或美学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七十年代,主要的成就表现在一些纯商业片上,比如布鲁斯·贝尔斯福特的《巴里·麦肯锡历险记》(1972)和蒂姆·伯斯塔尔的影片《阿尔文·珀波尔》(1973),不过这后一部影片被称为“毫无内容的剥削喜剧片”。
这时,一些重要导演开始成长起来,在他们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作者电影发展的苗头,有时也表现出独特的澳大利亚现实;大多数影片都显示出良好的、甚至是卓越的技术水平,不过也许有很多是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摄制的。
澳大利亚最著名导演有以下几位:特德·科特切夫(后来去好莱坞导演了《第一滴血》),他的影片《内陆惊魂》(1971)以恐怖片的手法描绘了一座偏僻的小城里的一个男教师走向疯狂的心路历程。片中血腥猎杀袋鼠的场面,今天看起来也异常CULT。
上面已经提到的蒂姆·伯斯塔尔,他拍摄了喜剧片《鹳》(1971),1974年又拍了《彼得森》和《决赛》,前者讲的是一个已经30岁的电工决心进大学学习的故事。他的电影口味较重。
彼得·威尔,他拍摄了两部澳大利亚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影片:《巴黎食人车》(1974)是一部惊悚喜剧片;《悬崖上的野餐》(1975)是一部摄影技术特别巧妙的、暧昧不清的影片,叙述一所女子寄宿学校学生到一座山崖去旅行,最后三个女孩和一位女教师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开放式结局,让观众回味无穷。
汤姆·考恩,曾担任过摄影师,他曾为印度影片《萨姆斯卡拉》(1971)摄影。他导演的影片《企业郊游》(1973)详尽地描写了某部门的日常生活,在一次雇员的郊游中,这种生活表现了截然相反的另一面。
迈克尔·汤希尔,曾当过电影评论家,1974年拍摄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讲一个医生的故事,反映了1918年至1939年间澳大利亚的发展状况;肯·汉纳姆,1975年拍摄的《遥远的星期日》(Sunday Too Far Away),是一部发生在澳洲内地剪羊毛工人中间的现实主义的、环境描写逼真的影片。
弗雷德·谢皮西的影片《魔鬼的游乐场》(1976)描写五十年代一所天主教男子寄宿学校的强制性教育;约翰·鲍威尔的影片《电影放映员》(1977)回顾了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初期的情况,表现一个澳大利亚流动电影经营者和另一个美国同行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开端。
关于澳大利亚的纪录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杰弗·多灵和休·多灵拍摄的关于新几内亚岛上的巴布亚人的长纪录片《蒂迪卡娃和朋友们》(1973),该片由于观察细致入微,可以被认为是关于人种学电影的一部杰作。
有一部纪录片叫《不十分好莱坞》,有对澳洲剥削片Ozploitation相对比较细致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