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志们,最近有在看巴黎奥运会吗?
一个体育废的我,竟然被19岁的潘展乐圈粉了,他的“获奖采访”的视频未免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PS: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游泳夺得金牌,男子4×100混合泳接力夺得金牌……)
咳咳,我刷了一遍又一遍的视频,每次都会被他的松弛感击中。
潘展乐:称号是别人起的,人生是自己的,不用关注,做好自己。
潘展乐:我目光比较短浅,我只看到以后两天的事情。
潘展乐:没有期待,如果有了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自己框住了,没有期待就能随意发挥。
你能明显察觉到,他的精神状态真的遥遥领先很多人。
率真通透,拒绝内耗,活在当下,关注自己。
哇,这不就是我的理想状态嘛,收回落在别人身上的注意力,做好自己,不过度忧愁未来,走好当下的每一步,足矣。
有网友说:潘展乐作为00后整顿职场。
我却觉得,他看似随意而出,“惊死人”的话,反而是在提醒我们,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维误区,轻装上阵,才能活得更从容,更舒适,更松弛。
02
潘展乐因为神回复,被网友封为“采访的神”,甚至调侃他“告状告到央妈妈”。
他的视频承包我最近的笑点,但我越看越发现,这个小伙子,有点智慧在身上的。
《了不起的我》里面有段话,和潘展乐的行为模式,处世准则挺相似的: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什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事呢?
别人的目光和评价,事情的结果……
所以,潘展乐对于网友给他的称号“新一代的飞鱼”,并没有关注。
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能管得了网友的想法吗,不要太异想天开对吧。
那什么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呢?
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想法……
所以,潘展乐才会说,对未来没什么期待,只关注未来两天的事。
确实,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不如踏踏实实把手头的事做好,把每日的训练练到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啊:
我们内耗or拧巴的根源在于,想去控制无法控制的事,忽视可以控制的事。
担心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太低,直接摆烂不写,却不去拆文学习,复盘迭代;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时间,精力就被消耗殆尽,一回头,发现一事无成,一无所获。
03
其实吧,在我看来,控制两分法的底层逻辑是:
时间精力等资源是有限+稀缺的,要把它们用在刀刃上,用在能撬动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上,实现效用最大化。
《风吹半夏》里的一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
高辛夷的男友童骁骑,疲劳驾驶,出车祸,在手术室抢救。
当高辛夷发现男友有人照顾时,她果断地去车队继续拉沙子,都没等男友出手术室的门。
不是冷血无情,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一种足够的清醒,是一种强大的理智。
高辛夷发现男友这边,没什么她能帮的上忙,除了在病房外苦苦的等待。(其实除了心理安慰,没啥实质性帮助,毕竟不是医生,进不了手术室)
但她可以去拉沙子,去管理男友的车队,不至于等男友出院,发现辛辛苦苦打拼的车队没了。
所以,她转头就走,去做当下她能控制+更价值的事。
后来,不仅男友安全出院,男友的事业也保住了,蒸蒸日上。
这点,我蛮有共鸣的。
之前秋招找工作,刚开始阶段颗粒无收。
我有在心里埋怨过:学历提升的速度比不上贬值的速度。怎么我这么倒霉赶上经济疲软时期……
但,抱怨不会给我带来工作,也不会让就业环境一下回暖,这些举措都是无效的,控制不了的。
我当下能做的就是:多多投简历,好好准备面试,细细做复盘。
思维行为模式一转变,不到一个月,就拿到好几家offer。
试想,如果我一直躺在宿舍去抱怨大环境,去奢望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哪还有今天的稳定工作呢?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它一直在我内耗痛苦时,提醒我:
请赐予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
扫码领取100个爆文选题:
也许,你想看看近期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