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叶帅当着华国锋的面“检讨”:我把国锋同志当“后主”了

文化   历史   2025-02-01 16:18   山东  

76年毛主席病逝前,由他亲手提拔的华国锋同志已经担任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也就是毛主席的“接班人”。但这个接班过程,也不是非常轻松顺利。由于相关反革命集团的存在,华同志与叶帅等领导干部联手,用雷霆手段粉碎了阴谋不轨的敌对势力,奋力稳住全国局面。

华国锋在1976年10月7日成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随后一段时间在全国的威望很高。由于此时政府不设国家主席,所以身兼多个重要职务的华国锋,事实上就是国家元首。虽然资历和年龄不及一些老同志,但他是毛主席晚年着力培养的接班人,又在1976年对党和国家有重大贡献,因此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

那一时期叶帅对于华国锋的支持和帮助,是显而易见的。毛主席病逝前,曾两次把叶剑英元帅叫到病床前:伟人有话要嘱咐,却因病重未能表达清楚。叶帅揣摩,毛主席一定是对今后的国内形势感到不能放心。他认为要完成主席的遗愿,势必就要支持“接班人”华国锋的工作,完成权力的平稳过渡。叶剑英一生忠于毛主席、致力于革命,他决心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扶持华国锋同志。由于叶帅长期担任军委副主席,还主持过中央军委工作,他对军队的掌控力,很大程度地补足了华主席的短板。

在长时间的近距离相处中,华、叶两位领导人的感情也越发亲近。不过遗憾的是,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后起之秀”华国锋同志几乎全盘延续了毛主席在世时的政策,导致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无法复出工作,这对国家无疑是一种损失;在经济领域,1976-1978年间我国社会仍然缺乏活力,生产状况和经济模式未尽人意,广大人民的物质追求也很难被满足。

尤其是“两个凡是”的提法,在国内引起很大争议,华主席本人面临着空前的压力。1978年,邓公成为事实上的领导核心,我国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发展期。1980年华国锋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第二年又辞去了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职务。在1981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叶帅诚恳而又颇为难过地做了“检讨”:我确实讲了一些过誉的话,总感觉毛主席当年对我有“白帝城托孤”的意味,不自觉地把国锋同志当成了“后主”。现在看来我是愚忠愚义、封建思想作祟了,这对组织和国锋同志都是不好的。

华国锋也在现场,虽然情绪不高,但完全能理解叶帅讲话的含义,他对老帅几年来的扶助十分感激。在会议讨论环节,华国锋甚至还建议由叶帅挑起重担,继任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职务,可见并未对叶剑英的讲话有所不满。但叶帅此时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婉拒了华国锋的提议。

根据叶帅多次力挽狂澜的履历、对国家的巨大贡献,以及七十年代后期的历史脉络,他完全可以不在政治局会议上做这个“检讨”,也没有任何人会评价他什么。然而他讲了这番话,更有利于中央权力交接和华国锋同志的平稳“隐退”。叶剑英元帅以大局为重主动揽责,体现出了开国元勋的伟岸胸怀和高尚品德,令人敬佩。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史源历史专栏
《开国将帅风云录》作者,全网粉丝200万+。百度匠心作者奖获得者,百家榜上榜作者,今日头条青云奖获得者,360星势力上榜作者,网易达人加薪计划创作者,搜狐星图上榜作者,百家讲堂签约作家,SFA创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