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陈云坚持不“批彭”,林彪评价:陈云眼神犀利,有点让人害怕

文化   历史   2025-01-31 20:16   山东  

1959年夏季的庐山会议,由于彭老总的直言敢谏,使得会议议题发生改变。在老总遭到误解后,大会时间被一再延长,风向从“纠左”变为“反右”,彭德怀受到猛烈批判。当年有一位正国级领导人,没有参加庐山会议:因为心脏病情反复,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同志被特批休养3个月,不必上山参会。但即便陈云上了庐山,他也不会跟风“批彭”,接下来在北京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说明了这一点。

陈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将领,但战争年代也曾长期挂军职,担任过东北军区副政委。说到东北,在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已经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了,党内职务曾高于四野统帅林总。而建国之后陈云主抓经济,基本不挂军队实职,军委扩大会议的主题依然是“反右”,此前陈云没上庐山,因此势必得出席这个会。当时陈云不光担任正国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还是党的副主席以及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地位非常高。

于形势,参会现场的将领和干部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违心附和、走过场适当“批彭”,以求自身过关;另一种人则是带有政治目的,火力明显比较猛烈。跟大多数人不同,陈云始终神情肃穆一言不发,整个过程中没有批判过彭德怀。其他人这么做自然是不行的,但由于陈云职级、地位突出,他并未受到强制要求。

林总主持了这次扩大会议,后来评价过陈云:他眼睛深邃却不讲话,眼神那么犀利,甚至让人看了有点害怕。解放战争期间陈云和林帅在东北共事,他坚持在形势不利时留守南满,看似很“犟”却体现着战略眼光,后来得到了印证。对于陈云,林总始终存在一定的敬畏感,他的那句评价,也确实是当时陈云在会场上的真实状态。

其实彭德怀元帅出身军队,以带兵打仗见长;陈云则具备后勤、理政的过人才能,两人几十年来虽很熟悉,却谈不上多么深的私交,毕竟工作交集有限。况且像陈云这样的高级干部,怎么可能为了徇私,而在大会上包庇谁呢?陈云之所以在军委扩大会议时缄默不言、神情肃穆,是另有原因的。

彭总在庐山谏言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大跃进”政策。陈云是党内的经济专家,在这方面,他比彭德怀更加敏锐和忧虑。早在1957年,陈云自己便因相关态度受到过中央批评,“反右”运动时他的压力很大。在陈云看来,彭德怀59年指出的问题基本属实,他早就反对工农业生产中的浮夸指标和作风,尤其是盲目地大炼钢铁。对于彭德怀此时受到的严厉批判,陈云深有体会,他不愿落井下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体现着他对全国形势的忧虑。

陈云同志显著的工作与为人特点,就是稳健务实、同时非常正直。尽管59年军委扩大会议的政治风向已经很明确,陈云却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没有随波逐流。五十年代中后期,不少人对陈云的误解是“思想右倾保守”,事实却并非如此,他比多数人更有远见,也更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大跃进”失败后的国家经济调整、恢复时期,陈云的主张和措施又发挥出了关键作用,深受党和人民的好评。


史源历史专栏
《开国将帅风云录》作者,全网粉丝200万+。百度匠心作者奖获得者,百家榜上榜作者,今日头条青云奖获得者,360星势力上榜作者,网易达人加薪计划创作者,搜狐星图上榜作者,百家讲堂签约作家,SFA创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