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忆魔都光影故事(9):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个年代的记忆

旅行   2024-09-07 10:00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生活在上海的你,对这个美丽的都市存有什么样的记忆?是高耸入云的大楼,还是挤挤挨挨的弄堂?是穿梭不息的鸣笛,还是梧桐树上的鸟叫?这个城市在短短数十年间的变化,你经历几何?爱上海,就去了解她。本系列《图忆魔都光影故事》,帮你翻出久存心中的美好,晒一个日光浴,那是童年的味道。
1
我和你是吵不离的小伙伴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孔祥薇 蔡柔柔 任国强


2
一去不返的弄堂老手艺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孔祥薇 蔡柔柔 任国强


3
八十年代灶披间,一家烧菜满楼香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任国强 孔祥薇 蔡柔柔


4
上海大动迁:带着结婚照进新家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孔祥薇 蔡柔柔 任国强


5
建到一半的东方明珠,你见过吗?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蔡柔柔 任国强


6
洋味道:舌尖上的变革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蔡柔柔 任国强


7
九十年代时髦风:不顾一切奔向美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李静雅 任国强


8
老底子上海公交车,1平方米能挤12人

(点击上述文字回看)

作者:李静雅 任国强


9
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个年代的记忆


作者:刘晶晶 李静雅 任国强



“浓情千万缕,

丝丝为了你。

盼君多珍惜,

愿你长相忆。”

在热映的影片《芳华》中有一幕:刘峰和他的小伙伴扯下昏黄灯光下的纱帘,偷偷地在录音机前听着邓丽君的《浓情万缕》。邓丽君甜美的声线加上这含情脉脉的歌词,使刘峰一伙无比陶醉,而且在这还未散尽的醉意中,一向老实的刘峰向心爱的姑娘告了白。那个年代,这音乐如同烈酒,使改革开放初期的少男少女们在美妙旋律中找到自我。


录音机和卡带的前世今生


如果要罗列上世纪80年代上海年轻人爱做的事,在音像店门口排队买新卡带一定榜上有名——曾经的那些年轻人们,称得上如今追星族们的前辈了。


1997年7月买卡带的女青年。摄影:任国强


当时的上海人家,几乎都有台录音机。录音机旁一般放着磁带盒,上面贴着磁带的目录介绍。在一堆五颜六色的磁带中,一定也少不了毛阿敏的《思念》。


任国强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拍摄各种上海生活的老照片。他在展示关于磁带的照片时,还特别介绍了当时他“翻录”《思念》的场景。


“翻录磁带时,我一般是问隔壁邻居借台录音机放音乐,再用自家的录音机对着录下来。录的时候谁都不敢说话,生怕影响音乐质量的纯粹。”


不过任国强的这盒《思念》最终还是有些“瑕疵”——当毛阿敏唱到“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时,邻居家小孩无意插了一句嘴,接着任国强轻轻“嘘”了一声——这些小插曲至今都保留在卡带中,回忆起来,他觉得有意思极了!


老卡带录音机现在只能在旧货地摊上见了。摄影 任国强


卡带的热潮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末,除了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外,90年代初,国内还出现了与录音机功能类似,但更小更实用的复读机。


潇洒的Walkman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算是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的时期。用录音机听音乐只能局限于室内,不方便携带。于是,80年代末“Walkman”出世后,即刻代替录音机成了爱音乐人士的标配。


腰上别着Walkman听张行、毛阿敏的歌、蹬着自行车在淮海路上“兜风”,这大概是上海人的独家回忆了。


1997年夏天一位女士手拿Walkman听着歌走在淮海路上。摄影:任国强


随着技术的发展,MP3、手机音乐播放器的陆续出世,“Walkman”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Walkman”作为随身听的第一代,“老祖宗”的地位可是不容撼动的,开创了随身听概念,奠定了它划时代产品的地位。




全民卡拉OK热潮


还记得泳装卡拉OK光碟伐?


上世纪90年代在上海,随便走进一家小饭馆里,映入眼帘就是电视屏幕上穿泳装的女模特,旁边两个人拿着话筒深情地对唱。就算坐下点餐,也会有服务员问是否有点歌的需求。


卡拉OK文化几乎蔓延到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下班去歌舞厅唱卡拉OK?”

“OK!”

“加我一个!”


作为90年代的娱乐活动,卡拉OK的受众非常广,许多办公室一族都按捺不住想要一展歌喉的心。每每下班前卡拉OK都会被提及,一群人兴高采烈地唱了一把,将工作的烦恼劳累一扫而空,是人们解压娱乐的法宝。


1991年1月,4位小朋友在唱卡拉OK。摄影:任国强


卡拉OK起源于日本,传入中国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犹如一龙卷风席卷了中国的每个角落。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卡拉OK更是深入到了大小弄堂里巷之中。


精致的视听组合与淘碟热


1993年9月,国内的万燕公司在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展览会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名为CDK330的活动图像光盘播放机的样机,(简称小影碟机,也就是现在的VCD),在现场引起轰动。10月份,万燕在新建的厂房里开始组装第一批2000台播放机,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


万燕的成功,吸引了多家外国企业和几百家国内的企业相继进入中国VCD市场,广泛的宣传使消费者很快了解和认识了VCD,使VCD在中国家庭影音市场上产生了空前的繁荣。由此也刮起了一股淘碟风。


上世纪90年代末,走进上海一家音像超市,各种碟片琳琅满目,货架上还贴有“五百个品种可供选择”的标语。《英雄本色》、《泰坦尼克号》等港台影片、美国大片都能在这里淘到。常能看到上海市民们拿着装满碟片的篮子挤在收银台前心满意足地结账。


1998年上海开了家唱片超市,市民挎着篮子淘碟。摄影:任国强


还有许多碟片发烧友会到地摊上淘碟,他们享受在满地疵碟中发现好碟的意外之喜。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而是刚好遇见。淘碟的乐趣正在于此。


1998年夏天市民在地摊上掏碟 摄影:任国强


VCD、DVD和碟片的流行一度弥补了当时市民娱乐生活的空缺,淘碟成为上世纪90年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视机美化论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电视机行业开始兴起。


上海家庭的标配是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而彩色电视机价格昂贵,一般人家负担不起。不过对生活质量有追求的上海人有的是办法让电视机“更好看”!


当时的商家纷纷推出“红绿蓝三色塑料片”——其实就是彩色膜,贴在电视机屏幕上,一台“彩色电视”便改装成功了。成本,只要5角钱一张。


为了有更好的观看体验,上海市民中还曾流行过“电视屏幕放大镜”。取一块特制的透明塑料板,两边附有支架,放在电视屏幕前,作适当调整后,就能放大图像。不过放大效果差强人意,画面变成“马赛克”,人脸模糊到变形。


时至今日,这些提高观看体验的物理手段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孩子们再无从知晓。


“拓西巴,拓西巴,新时代的东芝。”东芝电视机的广告语当年火遍了大江南北。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东芝、索尼等几家电视大厂联合开发出了一种利用反射成像的显示技术,电视画质变得清晰很多,兴起的背投电视机风靡一时。


这些家电几年就会有更新,变化之快令人咋舌。而随着改变的,是上海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1998年市民购买电视机,商店里展示的电视都打开着,有不少人回去吼上两口。摄影:任国强


进入到新世纪以后,电视机日益更新换代,手机、电脑的相继问世,民众的文娱生活也越发的丰富多彩。



来源:“周到上海”APP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