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即可关注
冬天即将来临,冷空气活动越加频繁,温差变化加剧。这样的气候转变,让一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又进入了“煎熬期”。
变应性鼻炎
一般也称为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给大家翻译一下,意思就是:这部分人群在接触了冷空气、粉尘、花粉或动物毛发等刺激物后,会出现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患者众多 过敏原多元
变应性鼻炎是非常常见的慢性鼻病,影响着全球10%—20%的人口,且患病率逐年升高。同时有不少患者存在多重过敏,即过敏原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产生过敏,尤其是对尘螨、猫狗皮屑、豚草等,这可能与盆地的潮湿气候有关,这也给变应性鼻炎的控制带来挑战。
发病机制
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炎症,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非IgE介导的机制及神经免疫失调也参与其中。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有关,且与哮喘的共病率较高,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几率明显高于非变应性鼻炎的患者;4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对于这部分人群,需秉承“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的理念,同时控制鼻炎与哮喘,才能取得更良好的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常见症状
当出现反复鼻痒、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时,建议到医院及时就诊,避免被误作“感冒”延误治疗。医生可以通过问诊与查体,并结合过敏原点刺或血液检测,来明确诊断。
除了鼻炎的症状,变应性鼻炎患者还可能出现流泪、眼痒、眼红等过敏性结膜炎的眼部症状,以及耳痒、耳痛、咽痒、咽痛等不适,合并哮喘时还可伴有伴喘鸣、咳嗽、气急、胸闷等肺部症状。
并发问题
鼻炎长期未能良好控制,可引起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儿童还易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咳嗽,因此,为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变应性鼻炎的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尤为重要。
常见治疗方式
远离过敏原: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环境控制是首要重要的事情,当通过过敏原检测或平时生活观察明确过敏原种类后,首先要尽量避免接触。
科学用药:大部分患者通过口服或鼻喷药物可以良好控制症状。鼻喷激素和鼻喷抗组胺均是一线推荐用药,既可以减轻鼻炎的发作,局部用药也不会带来全身的副作用。规律、阶梯式、足量足疗程治疗,可以及时控制症状,也可减轻鼻炎复发时症状的严重程度。
免疫治疗:是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也是目前唯一有望根治变应性鼻炎的对因治疗方法。对于适合的患者,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给药的方式,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在足够疗程后,可以改变变应性鼻炎的病程发展,使症状得到长期控制。
外科治疗:我国最新的变应性鼻炎治疗指南中,明确了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即以降低鼻黏膜高反应性为目的的神经切断术。对于严重、常年或药物控制不良的患者,在进行全面评估后,可以施行翼管神经或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近年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为部分重症、药物控制不良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施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通过长期随访,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的症状控制效果,且明显降低眼干、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再次提醒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发病率极高的慢性疾病,早期发现疾病并早期干预,当出现了类似症状,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临床症状,防止或减少功能损伤,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 修订版)[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2).
[2]陈佳,孟娟.成都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4,30(3):70-75
[3]Wang XY, Ma TT, Wang XY, Zhuang Y, Wang XD, Ning HY, Shi HY, Yu RL, Yan D, Huang HD, Bai YF, Shan GL, Zhang B, Song QK, Zhang YF, Zhang TJ, Jia DZ, Liu XL, Kang ZX, Yan WJ, Yang BT, Bao XZ, Sun SH, Zhang FF, Yu WH, Bai CL, Wei T, Yang T, Ma TQ, Wu XB, Liu JG, Du H, Zhang L, Yan Y, Wang DY. Prevalence of pollen-induced allergic rhinitis with high pollen exposure in grasslands of northern China. Allergy. 2018 Jun;73(6):1232-1243.
[4]Wang C, Bao Y, Chen J, Chen X, Cheng L, Guo YS, Hao C, Lai H, Li H, Li J, Liu C, Liu Y, Liu Z, Lou H, Lv W, Nong G, Qiu Q, Ren X, Shao J, Shen YH, Shi L, Song XC, Song Y, Tang S, Wang H, Wang X, Wang X, Wang Z, Wei Q, Xie H, Xing Z, Xu R, Xu Y, Yang Q, Yao H, Ye J, You Y, Yu H, Yu Y, Zhang H, Zhang G, Zhang Y, Zhi Y, Zhou W, Zhu L, Zhu X, Chai R, Chen D, Guan K, Huang Z, Huang Y, Ma T, Ma Y, Meng Y, Ren L, Wang J, Wang N, Xian M, Xiang R, Zheng M, Zhang L; Chinese Society of Allergy (CSA) and Chinese Allergic Rhinitis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C2AR2G). Chinese Guideline on Allergen Immuno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 The 2022 Update.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22 Nov;14(6):604-652.
作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何曦
审核: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张建辉
编辑制作: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