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
吴仲铠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吴涵檬
杭州市文三街小学
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陈艳(国画作品)
当阳光变得稀薄,枝丫枯涩凋零,浓秋的斑斓黯淡下来,万物似乎开始变得沉静而内敛。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年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便悄然降临。北半球迎来一年中最长的夜和最短的昼。
这日,如幸运,暖阳柔和,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色,偶尔飘过的云朵,像是画家随意挥洒的笔触,给这幅冬日画卷添上几分灵动。如遇着飘雨,则适宜窝居,泡一壶热茶,听着雨声,看窗上一点点朦胧弥漫,也是另一种兴味。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袁会畅(书法作品)
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意味着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开始复苏。正如杜甫在《小至》中所描绘:“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有种说法,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歌谣有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文人中又有“画九”,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以画辞冬迎春,真雅事。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姚文明(瓷器作品)
说雅,倒也不光只有雅。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时常一头关联了农事,另一头则萦绕着民食。“冬至大如年”,这一日自然亦如是。
相传,张仲景曾在寒冬腊月回到故乡南阳,看到乡亲们的耳朵被冻得红肿溃烂,心生怜悯。为了帮助乡亲们抵御严寒,他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用羊肉、辣椒和其他一些驱寒药材制作了一种汤,并将这些材料包入面皮中制成像耳朵形状的食物,称为“娇耳”,这种汤则名为“祛寒娇耳汤”。
这种食物既美味又能驱寒暖身,乡亲们吃了之后,果然感到身体暖和,耳朵也不再受冻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每到冬至这一天就会模仿他的做法,包制类似的食品以驱寒保暖,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饺子。
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祝婕(国画作品)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徐小凡(国画作品)
在中国北方,冬至吃饺子不仅是一种习俗,也是对这位古代名医仁心仁术的怀念和传承。当然,沿袭至今,吃饺子已另添了一些美满的意味。
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叶飞敏(瓷器作品)
浙高运公司 徐巍(摄影作品)
而在南方则稍有不同。相传在宋朝时期,每逢冬至,人们会用糯米粉制成圆形的小食,圆润软糯,名曰“汤圆”,以庆祝新年的到来和家庭的团圆幸福、吉祥如意。
如今的汤圆,馅料更为丰富。撒一层秋日里收的桂花,让氤氲的温热更添一层暖意。
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 叶俊斌(摄影作品)
感谢这些怀揣了憧憬的美食,让这个充满寒意的日子变得灵动温柔,好像漫漫冬夜也变得不那么难熬。
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 张静波(瓷器作品)
《汉书》有云: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至,
冬已至,
春不远。
编辑 | 郑雅璐
一审 | 郑怡萱
二审 | 徐丽婷
终审 | 翁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