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15 | 其实一切设计都可以巧妙地应用到建筑中

文摘   文化   2023-07-05 08:20   美国  

欢迎关注



“收集案例”几乎成了建筑生的必备技能,这项技能帮助我们极大地扩展了眼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研究与设计作品,觉得与众不同,但进一步了解后又觉得它们与建筑似乎没有关系,或者觉得在现实中没有人会用这种东西,于是皱眉摇摇头,将它们归为“这也没什么用“的类别中。

例如看到利用藻类产生生物能源的研究,我可能就会有上述的心路历程:酷——>但没用。



藻类培养的不同方式——开放池、生物反应器(板状、管状)

然而,如今的建筑学者和建筑师已经以不同的方式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中:

Solarleaf,第一款生物反应器建筑表皮,2013年

© Strategic Science Consult of Germany (SSC), Colt International and Arup


Urban Algae Canopy,2015年 © ecoLogicStudio

Photo.Synth.Etica,更大的尺度,2018年 © ecoLogicStudio

microalgae window system,2021年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

我举得很酷的同时,却觉得它没用,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趣。我觉得没用的事情,却被很多人应用,这件事本身也很有趣。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的判断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

我想讨论一个客观因素——技术成熟度(TRL)和一个主观因素——个人的职业规划


01

客观因素——技术成熟度(TRL)


“技术成熟度”正如它的字面意思,即衡量技术发展成熟度的指标,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从197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俗地讲,当一个新技术被发明或概念化时,不可能被立即应用,它必须经过多次实验和改进,以及实际测试,在充分证明了可行性后才会被整合到实际系统之中。

技术成熟度图表 © NASA
TRL9级代表技术成熟的最高等级,即技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成功的。通过这9个级别,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技术从开始到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
建筑这一学科,尤其是建筑实践,所使用到的技术通常位居图表顶端(TRL8级或TRL9级),例如构造、结构、表皮系统、防火材料等。

那些技术成熟度低的,很自然地,无法被应用到建筑实践中。这也就给我们留下“无用”的感觉。

试想在1963年,那个建筑师还趴在图板上手绘制图的年代,看到一个研究是用电子笔在电脑屏幕上画了几个几何图形,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年代会怎么想?
如果生于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我拿针管笔也是画图,我拿电子笔也是画图,有什么区别呢?再说我们建筑图纸那么复杂,岂是它一个小屏幕,画几个几何图形可以满足的。所以我一定会觉得它没什么用。直到一款基于此原理的制图软件被开发出来,它才真正对我们建筑师有了意义。甚至不断发展迭代,改变了建筑行业的制图方式(例如通过AutoCAD制图,信息易于储存、复制、修改),设计流程(例如IPad允许复杂图层的手绘,基于三维模型的手绘,各专业协作远程批注图纸等),乃至新的设计方法(例如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辅助设计的参数化设计和环境模拟),和新的项目数据管理方式【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

Sketchpad的发明者Ivan Sutherland正在使用Sketchpad © MIT Museum

正如我上面说的在一款好用的制图软件被开发出来之前,这项研究对于身为建筑师的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它的技术成熟度太低,无法被我应用,所以我觉得它没有用。那么在这个对我没有意义的时间段里,它对谁是有意义的呢?这就要结合另外一个主观因素——个人职业规划来一起谈一谈。


02

主观因素——个人职业规划

假设你恰好生于那个年代,学习建筑的你对手绘制图深恶痛绝,整日趴在图板上令你腰酸背痛、甲方改设计让图纸全部作废、用刀片刮图勘误使你胆战心惊。于是你决定不再做一名建筑师,抛下画笔投身Autodesk参与开发AutoCAD,你学习编程、计算机绘图原理。同时结合你做建筑师时积攒的制图经验,了解建筑师需要什么,攻克技术难点,最终令AutoCAD横空出世。(写了一段爽文,哈哈)显然,当你的职业规划改变后,这项成熟度不高的技术对于你来说变得有用了。

虽然上面这段爽文是杜撰的,但我确实在领英上看到很多有着建筑学科背景的人加入Autodesk、Google等科技公司从事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或加入Transsolar Engineering这类咨询公司提供专项领域的咨询服务,或加入材料生产公司带领团队研发新的建筑产品等。

例如有这样一项研究——机器学习读取乐高的拼装说明书,然后模拟拼装的过程,下面的第一张图是可以动的GIF:

Video of a robot interpreting lego set instructions
© Stanford University
photo of lego instruction converted into a 3D model by machine learning
© Ruocheng Wang, Yunzhi Zhang, Jiayuan Mao, Chin-Yi Cheng, and Jiajun Wu
那么,让我们来畅想一下这个研究在未来会有怎样的应用吧!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当我们意识到很多没用的东西其实可以是有用的时,其实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道路。建筑专业的归宿并不是只有建筑设计公司、甲方、高校。所以,当你下一次在收集案例时,看到觉得有趣,却似乎与建筑无关或无法应用的研究和设计时,先别急着说:“这也没什么用啊。”,反而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并利用选修课、网课等资源学习相关知识,在某学期专业课时和老师沟通获得他/她的支持,做出一些有趣的东西。等你考研、出国选研究方向时也不用那么迷茫了,你知道你喜欢什么,你也具备相应的基础技能,在那个基础上你能做到的事情也会更近一步,甚至你未来的职业走向也会大不相同。


欢迎关注

HUEI灰建筑
灰,介于黑与白之间的模糊界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