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的命运,在你6岁之前就已经注定了,无法抗拒

文摘   2024-11-10 23:12   四川  

 

童年的行为模式决定成年人行为模式”的说法,在心理学各个领域一直众说纷纭,
其中最著名的说法莫过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创始人埃瑞克·伯恩脚本理论
在他的理论解释里,0-6岁相当于轨道铺设期,一个人就像一道列车,穿梭在岁月轨道当中,他可以开往不同的地方。

但是,在铺设轨道的阶段里,虽然这辆列车可以开往不同方向,

但是,轨道一旦铺设好,人生的大方向就会确定下来了,往后的人生基本上也会按着这条轨迹往前走。

无独有偶,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的人格在六岁前就形成了,童年与重要养育者的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
孩子会用这样的内化的关系去处理一切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
比如说,父母教给孩子的,夫妻之间相处的关系是匮乏冷漠的,
那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就是匮乏和冷漠,那么这个人长大之后会带着这些冷漠来到社会上,他怎能丰盛流动?

即使他意识上也想让自己热情似火,也想主动的去靠近他人,但潜意识总是抗拒,总是指挥着自己,指引他去寻找这种童年的熟悉的不安全行为模式,
面对不熟悉的安全的行为模式或者人际关系,他是恐惧的。
例如不相信有人会喜欢真实的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好工作,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
觉得自己不配休息,不配这样洒脱,一玩或者一给自己花钱呵护自己就觉得愧疚焦虑
例如曾经总被父母说“人要吃苦”,那这个孩子长大后下意识的就会去吃不必要的苦,
即使赚到钱,也舍不得花钱对自己好,遇到人品好的人也不敢靠近,不自觉的被渣男渣事吸引

艾瑞克的人生脚本理论认为,0到6岁前是人格的形成期,因为人的大脑在6岁左右就发育完成了90%。
这也意味着,在这期间父母怎么教育孩子的?孩子经历过什么?这些不经意的事情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人生脚本是如何形成的?
人生脚本的概念,其实是借助计算机理论里的脚本一说,就像我们前面写到的轨道一样,也就是说它像一个程序是我们提前编好的
就相当于无论你接下来做了什么,都取决于你的“脚本”的引导,
你会如何回应对你至关重要的人?你会怎样面对一些人生重大机会?
他就像一股神秘的心理力量,推动你走向命运的结局。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的负面经历除了给心理造成重大创伤之外,还会实打实的影响着你的身体
《Nature》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显示,童年长期打压式逆境,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海马体减小,而海马丁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记忆等等
给大家举个“人生脚本”最简单的例子:
有一位女士她的爸爸经常家暴母亲,于是她发誓自己再也不要找像父亲一样的男人。
但是她找的第一个男朋友受不了她,她分手了,
第二个男朋友打了她,她又分手了,
第三个男朋友非常的温和老实,原本以为就是幸福的归宿,第三个男人却在婚后依然打了她,
问这个男人为什么?他说“我老婆逼我太狠了,我们吵架时她说你要是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其实这就是这个女孩的一生的脚本重复,也可以用强迫性重复来解释。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悲伤,难道人生的痛苦就无法改变了吗?我们给大家提供以下改变建议。
区别自我和父母课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潜力,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我们不应该把属于父母的情绪、责任压注在自己身上,就是很多中国原生家庭的痛苦源泉。
在精神分析当中,有一种说法叫做强迫性重复,重复就是我们总是不自觉的重复。
这源自于我们童年时创伤的体验,比如说一个女孩小的时爸爸冷暴力妈妈,母亲经常一个人发疯怒吼,常常抱着女孩哭泣,
那时女孩会心疼妈妈,恐惧爸爸这样的男人,下定决心不要找父亲这样的男人痛恨父亲这样的男人。

但实际上,她长大之后总是不自觉的和父亲类似的男人谈恋爱
这种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内心不断想要改写的过程,我们想要改写母亲悲惨的命运,潜意识里想要为母亲的人生负责,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想要找到一种胜利感,我们会不自觉的找到这种糟糕的关系,然后在关系的重建当中找回控制感、胜利感。
很通俗的讲,比如说,女孩看到母亲总是被男人欺负,虽然意识上不愿和父亲这样的男人组成家,
但其实潜意识渴望找一个和父亲同样的男人,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欺负这个男人,来找回一种控制欲和胜利感

所以不自觉的又吸引对方激化矛盾,一直到对方动手打人一整个流程下来,
再到最后,女孩渴望矛盾激发后取得胜利,这其实是女孩变相的在为母亲的人生负责。这样通俗的解释,相信大家能够理解。
若想改变上面的这些情况,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需要积累足够的勇气做出改变,因为每一次改变,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一次冒险
不要做圣母拯救者
这个社会总是灌输给我们说孝顺是美德要孝顺父母,然而如今的孝顺却越来越带着道德绑架的意味,即使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要孝顺。
我们的父母总是以爱我们的名义坐着伤害我们的事情,而不自知。
我们越爱一个人,就越想做对方人生的拯救者,但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
这些都是干涉对方课题的表现,意识到了这点,我们的命运就会有不一样转变。

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因为只要我们是爱父母的,父母是爱我们的,那我们彼此内心都会有一种天然的内疚感。
这种分离时我们的内疚感就会越强烈。
但这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必然阶段,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健康的爱来自于对父母盲目地爱到深深的憎恶,再到深刻的理解和包容
-The End -
作者-月瑶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猫里奥心理

这两种性格爸爸,会让孩子自卑到骨子里,长大后也难以摆脱

到底是奶奶亲,还是姥姥亲?科学的排序现实又扎心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

孩子常把这5句话挂在嘴边,是在向你“求助”,别不当回事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几?90%家庭都一样

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

孩子经常说这四句话,长大后可能会很“命苦”,绝不是咒孩子

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家长随意把三个隐私往外说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
我是谷雨妈妈,期待你的关注~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谷雨妈妈
hi,我是谷雨,211硕士,非典型宝妈一枚,多年亲子育儿经验,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家庭教育方式,助力万千宝爸宝妈一起自我成长,做孩子称职又聪明的好父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