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姜萍不是天才挺可惜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文摘   2024-11-14 18:07   四川  

 

2024年6月,江苏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中专女生姜萍以预选赛第12名的成绩,成功晋级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
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人将其视为“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

然而,随着质疑声的增加,赛事主办方阿里巴巴达摩院和姜萍的导师王闰秋未能给出有力回应,事件陷入争议僵局。
11月3日,赛事主办方和涟水中专同时发布了情况通报,承认在预选赛中,王闰秋违反竞赛规则,为姜萍提供了答题指导
至此,该事件尘埃落定,并没有什么天才。
这事挺可惜的,但是我们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今社会,家长和教育机构对“天才”的追求愈演愈烈。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指出,人们倾向于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天才是与生俱来的。

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天赋,而忽视了努力和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葡萄牙著名钢琴家玛利亚·胡奥·皮尔斯(Maria João Pires)生于里斯本一个普通家庭,因在音乐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而成为“神童”般的存在。
她4岁时便首次登台表演,6岁举办了人生第一场独奏音乐会
年幼的玛利亚已被赋予了不凡的使命,为了成就钢琴家的梦想,父母为她安排了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和频繁的演出。
她的日常生活被练习和表演填满,然而,在日复一日的密集训练中,她逐渐对音乐产生了疲惫感,演奏钢琴从最初的热爱变成了一种负担,甚至让她怀疑自己的选择。

成年后的她,面对舞台上的聚光灯和观众的掌声,依旧感到迷茫与压力。
最终,玛利亚选择暂时远离音乐的喧嚣,专注于心灵的沉淀,重新审视自己对音乐的感情
她曾在瑞士偏僻的乡村短暂居住,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并学习瑜伽和冥想,让心灵逐渐恢复宁静。
多年后,她再度回归舞台,带着成熟而深邃的理解演奏贝多芬、舒伯特等伟大作曲家的作品。
在一次访谈中,玛利亚提到,是这段远离音乐的经历,让她找回了对钢琴的热爱。她明白了艺术并不是成就的累积,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和表达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极端的“天才”追求可能带来难以察觉的心理压力,阻碍孩子的内在成长
期望孩子成才无可厚非,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轻松和理解的氛围中发展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动力。
姜萍事件揭示了对“天才”过度追求的弊端,但我们也应警惕从过度期待走向完全放弃的极端。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如果因为孩子未表现出“天才”特质而放弃培养,可能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降低,影响其未来发展。
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强调,鼓励是教育的灵魂。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努力,而非仅仅追求结果。

在姜萍事件中,导师的行为虽然初衷可能是为了帮助,但却违背了教育的本质,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

NBA华裔篮球明星林书豪的成长之路是一部充满励志色彩的故事。
林书豪出生于美国加州,身为华裔,从小就热爱篮球,但因为身材并不特别高大,也没有出众的身体素质,在篮球赛场上显得并不具备优势
林书豪从少年时期便受到多方质疑,尽管高中时期表现出色,但他并没有像其他球员一样受到多家大学的篮球奖学金邀请。
最终,他靠着学术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一名哈佛的学生,并在哈佛球队中继续追逐篮球梦想。
进入NBA的过程对林书豪来说同样艰难。

2010年,林书豪22岁,在未被NBA选秀选中的情况下,终于得到了金州勇士队的青睐,以一份非保障合同加入球队。
他的NBA生涯并不顺利,林书豪的上场时间极少,频频被下放至发展联盟,在场上表现平平,甚至在多支球队辗转几次也未能稳定下来。
那段时间里,林书豪背负着极大的压力,穿着普通品牌的训练鞋,日复一日地进行艰苦训练。
他的家人并未因此而气馁,母亲时常打电话鼓励他,并告诉他:“只要你喜欢,就继续坚持,哪怕只是在球场边默默练习。
林书豪没有因为他人对自己“没有天赋”的评价而气馁,而是带着平常心,继续在训练中精进球技

2012年2月,林书豪被纽约尼克斯队召入替补阵容,正是在这里,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在对阵新泽西篮网的一场比赛中,林书豪以一己之力砍下25分,带领尼克斯队获得胜利
这场比赛成为“林疯狂”时期的开始,林书豪连续在多场比赛中表现惊艳,不仅赢得了粉丝的关注,也吸引了耐克等品牌向他伸出赞助的橄榄枝。
在“林疯狂”时期,林书豪的篮球鞋和球衣一度在全美脱销,成为篮球历史中的一段传奇。

林书豪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耐心的鼓励和不放弃的信念才能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节奏中前行
林书豪并非天赋异禀,但他的坚持和家人的陪伴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在NBA的赛场上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姜萍不是天才,这或许是件遗憾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未来就此黯淡。
教育的关键在于平衡,既不要对“天才”过度追求,也不要因孩子未达预期而放弃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潜力,家长和教育者应以鼓励和支持为基石,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
正如阿德勒所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爱的成长环境。

-The End -
作者-苏十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猫里奥心理

这两种性格爸爸,会让孩子自卑到骨子里,长大后也难以摆脱

到底是奶奶亲,还是姥姥亲?科学的排序现实又扎心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

孩子常把这5句话挂在嘴边,是在向你“求助”,别不当回事

兄弟姐妹中,最“命苦”的通常是老几?90%家庭都一样

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

孩子经常说这四句话,长大后可能会很“命苦”,绝不是咒孩子

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家长随意把三个隐私往外说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
我是谷雨妈妈,期待你的关注~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谷雨妈妈
hi,我是谷雨,211硕士,非典型宝妈一枚,多年亲子育儿经验,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家庭教育方式,助力万千宝爸宝妈一起自我成长,做孩子称职又聪明的好父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