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轮学习经验,作为性格加工厂以及未来基石的家庭教育,在个体的生命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外貌、身材是由父母基因制造的既定的事实,而性格以及内在涵养则避不开后天性的教育和培养。养育一个孩子,想要让他成为父母期望中的模样,也就需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孩子就如同一块刚开采的玉石,想要他惊艳于人前,在背后一定经历了长时间的打磨与雕琢。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提供吃穿住行的养育者,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生活中能够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纽带,才是真正的负责任的父母。但现在很多的家庭出现了奇怪的“育儿方式”,例如:手机育儿、电视育儿、动画片育儿等等,在本应该有父母陪伴的时候,缺失了父母的存在,反而出现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这里向每位父母提出几个问题,看看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 第一,当你在玩手机、刷视频时,孩子希望你陪他玩玩具、讲故事,有没有拒绝他,并让他自己玩,或是让他跟你一起玩手机呢?
- 第二,有没有想自己出去玩,但觉得带孩子出门太麻烦,就让孩子自己在家看电视,或是让自己的父母帮忙带孩子呢?
- 第三,在孩子问你是否爱他的时候,通过讲述自己养育他需要付出多少金钱,用自己的辛苦来向孩子表示自己一定爱他。
如果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或者相似的情况,父母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生孩子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希望自己能够专注自己的生活,希望在空余时间内,随意玩乐,拥有说走就走的能力,就不要考虑生育问题。利己主义并不是贬义词,不过一旦放在养育孩子的家庭中,父母是利己主义的践行者,就成为了一场灾难。依恋理论在孩童时期,表现的非常明显,在早期亲子关系中对于个体一生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孩童时期能够建立起稳定的内心安全感,这种依恋关系被称之为安全型依恋。安全感在情绪价值中是一种提升个体能力的正向buff,能够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增加自我信心,更加自信的探索这个世界,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三观,以及其他优秀的个人品质。与之相反的则是,不安全型依恋,这是因为孩子在小时候没办法从父母身上获取支持和认可,导致自己只能向内寻求帮助,自己给自己依靠和力量。因此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长大后的孩子也同样会减少或放弃对原生家庭的关注与支持。长此以往,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恶化,孩子对外界的关注和情感的需求减少,也会影响孩子对婚恋的看法,影响孩子对生育的看法。这也就是我们心理学中所说的情感退缩,具体概念是指父母因个人原因或外部压力而减少甚至停止向子女提供情感上的关怀和支持。在孩子成长时期,刻意用教育孩子独立为理由,忽略自己需要承担的育儿责任。例如:让孩子尽早就读寄宿学校,且日常中只负责给孩子生活费,不考虑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要求孩子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这样试图逃避育儿责任的父母,只会养出一个情感退缩、内向孤僻或者内心封闭的孩子,也会导致孩子未来恐惧亲密关系,无法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例如:一些孩子虽然不是从小就读寄宿学校,但还是因为工作原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父母的身边。等到上初中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成了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更多时候与父母的联系,成了每周末打卡的周常任务,一般是相互客气问问近期生活怎么样,然后就盘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这个周又花了多少钱。看似关心的背后,更多的是父母不知道孩子是否长高了,有没有合适的衣服穿;不知道孩子最近喜欢上了新的电视剧或游戏……孩子在感激父母保障自己生活的同时,也不停在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这类家长也是我们平时说的忽视型育儿的家长,虽然满足了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在情感投入上却显得十分欠缺。与之相反的情况,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能够关注到孩子表面的生活需求,也能关注到孩子内心的精神需求。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仅充当着保护者的形象,也承担起了肯定、鼓励、爱护的责任。从小就培养出了坚定的内心,明白父母是自己人生中有力的后盾,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都能有勇气去跨越。因为从小不缺爱,也在父母身上学会了爱人的能力,能够转移自己的情绪,帮助关注他人,也能向家里反馈自己所获得的积累。认真负责的父母在孩子幼时就会将很多生活中的正向观念慢慢灌输到孩子的内心,甚至可能是从自己生活的日常表现出来,并没有刻意教授。父母彼此相爱、对长辈孝顺、能够用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琐事,都能让孩子形成家庭的概念。明白家庭的幸福并不是一个人的成品展示,而是一家人共同的维护和建设。家庭责任并不是应该被强制要求承担的任务,而是每个家庭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拥护。父母想要孩子长大后能够成为孝顺的孩子,就要从小付出自己的精力照顾,爱护孩子。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更何况这是因为父母的期待才来到世界上的孩子,更应该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爱。这两种性格爸爸,会让孩子自卑到骨子里,长大后也难以摆脱
到底是奶奶亲,还是姥姥亲?科学的排序现实又扎心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年轻人不结婚,而是70后父母开始认同
孩子常把这5句话挂在嘴边,是在向你“求助”,别不当回事
这5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了
孩子经常说这四句话,长大后可能会很“命苦”,绝不是咒孩子
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家长随意把三个隐私往外说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