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种新式婚姻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便是“丁克家庭”。
“丁克(Double Income No Kids,简称为DINK)”,指的是“双收入、无子女”的家庭。
需要注意的是,“丁克”特指那些夫妻双方都有生育能力,但却选择不生育的家庭。
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丁克群体规模为18755.51万户,占家庭总户数的37.95%。
然而,许多年轻时信誓旦旦选择“丁克”的家庭,其中不乏中途改变“丁克”想法的。
王女士(化名)和丈夫是一对丁克夫妻,结婚时,丈夫提出了不要孩子的想法。
尽管王女士觉得有个孩子才是完整的家庭,最终却尊重了丈夫的想法。
两个人结婚十七年,虽然没有多幸福,但胜在细水流长。
变故发生在他们结婚纪念日那天,那一天,丈夫突然向她吐露自己在外面有一个私生子。
在震惊的同时,王女士带着很大的不甘心:
“我为了你选择丁克,但你却背着我有一个私生子?”
其实,王女士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有数据表明,有八成的丁克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悔情况。
网友对选择丁克的家庭有一句非常中肯的忠告:我劝你不要对抗人性。
那么,丁克家庭存在哪些潜在问题呢?
丁克家庭:女性处于劣势
当谈及丁克家庭中,令许多女性担忧的问题是,男性的反悔成本更低。
一位名叫“一匹英俊的小马”的网友,曾分享过这样的故事。
她认识一对丁克夫妻,两人年龄都已经40岁。生活有钱有闲,过得十分滋润。
只不过,丈夫突然改变了主意,说人生有个孩子才完美。
妻子虽然不愿意,但过了一段时间还是选择了妥协。经过艰难的备孕,终于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孩。
然而,丈夫又说,儿女双全才完美。于是,妻子又冒着高龄产子的风险,生了第二胎。
第二胎是是个双胞胎,又是两个女儿。丈夫不愿意轻易放弃,妻子无可奈何之下又生了第三胎,所幸是个男孩。
就这样,坚持了多年的丁克夫妻,最终却拥有了4个孩子。
从生理角度来看,女性有生育年龄的限制。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来说,生育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一旦女性绝经之后,就完全丧失了生育的能力。
而对于男性来说,并没有明显的生育年龄限制。我们经常听到有男人六、七十,甚至八十岁生了孩子的新闻。
任何生物,生来就有着繁衍生息的本能。而选择“丁克”,意味着和人性中的本能去对抗。
当男性最初的“丁克”意愿被本能战胜后,女性的处境就变得十分艰难。
因此,从生理角度来看,选择丁克的男性可以随时抽身,而女性则是一辈子的决定。
丁克家庭的养老问题
另外一个所有“丁克家庭”都无法忽视的问题,便是养老。
第一批选择“丁克”的家庭,也渐渐买入了需要养老的年龄。
陈阿姨和老伴就是一对丁克夫妻,退休之后,老伴一有空就去公园下棋。
自己则一个人在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年轻时的好友都陆续有了自己的家庭,看到他们子孙绕堂确实有些羡慕。
尤其是逢年过节,别人家都热热闹闹的,自己家就她和老伴两个人相对无言。
庆幸的是,陈阿姨的丈夫确实是把“丁克”观念贯彻了一辈子,但养老问题是在所难免的。
在我国,养老模式主要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也就是说,子女的照料是主要养老方式,而社区、机构养老只是起到一个补充性的作用。
在年轻时,“丁克”家庭不需要为养育子女而产生数额较大的支出。
许多“丁克”家庭表示,将养育子女的钱省下来,就能够度过一个相对安稳的晚年。
然而,在生命衰老之际,可能并无法买到令自己满意的服务。
除此之外,如果选择“丁克”的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的话,当夫妻一方先离世的话,对于活着的那个人来说,这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一个亲人了。
想象一下,当死亡逐渐来临之时,身边却没有一位可以照顾你的亲人。
这时候,一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总而言之,我国尊重“丁克”家庭作为多元家庭形态之一。
然而,个体是否要选择“丁克”的家庭模式,还需要在周详地考虑之后才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