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南区小学教师赴重庆参会,共探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文摘   2024-11-28 20:00   四川  

近日,成都高新区芳草南区小学的谌蓉、钟蕊瑶、陈威、周凌婕四位老师前往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和巴蜀中学校,参加了以“人生·教育·责任——聚焦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

第一天:聆听名校实践,共探教育改革

四位老师共同聆听了马宏书记、李潇珂校长等各界专家带来的《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课改再深化行动》《新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的巴蜀实践》等名校实践报告。这些报告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名校实践经验,更激发了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深度思考。

下午的时光,老师们分赴不同的平行论坛,钟蕊瑶、陈威、周凌婕参加了平行论坛一“跨学科实践创新与教研共同体建设”,在这里,她们与教育同行们共同探讨跨学科教学的奥秘,学习各地区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经验。谌蓉老师则赴平行论坛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参与学习,她深入聆听了专题报告嘉宾的发言,参与了学术观察专家沙龙,收获满满。

第二天:观摩优秀课例,汲取教学智慧

第二天上午,四位老师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新课堂教学工作坊。在这里,他们分别聆听了语文、数学、科学、思政课等十余节精彩纷呈的课例。这些课例不仅展现了优秀教师们的教学风采,更让老师们从中汲取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与思路。

谌蓉老师说:“11.2日和3日参加了重庆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感受很深。了解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从国家层面上,国家对于新时代教育转型改革重视育人和学生素养的提高,重视科学素养、数字化素养、劳动教育,同时国家妇联副主任也提出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感恩教育、敬畏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伙伴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培养。在思政教育平行会场上清华附中上地小学老师分享的两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让纯美的生命诗意前行。我改变他们,他们改变世界。正是这样的教育情怀,让年近50的校长在分享到与六年级离别时泪洒会场。在语文工作坊的三节语文课分享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浙江省乐清市特级老师陈传敏老师带来的《少年中国说》,陈老师浑厚的声音、深厚的语文功底,通过自己改写的第二段课文。将过去中国、现在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对比激发学生通过丰富的语义来浸润语言建构与应用以及文化传承的理解。这堂课还抓住了一个点用不同层次的读,不同内容的读和不同情感的读来指导孩子通过朗读激发情感。”

钟蕊瑶老师说:“知识的复杂性意味着传递知识的人也应该具备跨学科的素养。就像任校长说的,面对未来的学生,不变的课本,能够改变是教师。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AI智能发展的今天,这“水”不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跨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科融合不仅要求我们精通语文教学,还要善于发现和构建学科之间的连接点,同时多去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这对普通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无论是阅读专业书籍,还是参加相应的培训,或者是在课堂上实践探索,我们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跨学科素养。”

陈威老师说“在11月2日与3日期间,我有幸参与了重庆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此次参会经历令我感触颇深。数学课程印象最深刻就是数学教学中渗透Ai教学和古诗,通过跨学科的自然融合,在古诗中学习数学知识,我印象最深刻就是《古诗数解》,以数学的眼光更加深刻体会语文中的奥秘和修辞手法,如:你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其中的“三千尺”是多高?对比现在一尺是多长?古代一尺是多长?总结发现诗人李白是唐朝诗人,通过Ai解答计一尺有多长?得出唐朝的一尺为30厘米,计算三千尺大约9万厘米就是900米。更加深刻体会到李白的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解答“三千尺”就是900米,更加能体会夸张手法更加突出瀑布的壮观。《百鸟归巢》中“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为何“百鸟归巢”没有数字百?这些简单数字有何巧妙之处?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数字可以凑100,通过各种方法尝试,发现百鸟中“百”是通过凑100可以得出。各种古诗会给人不一样的体验感,通过数学的眼光,更加清晰深刻明白其中的含义,甚是妙哉。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数学原理,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内涵的领悟,体会古人在遣词造句中蕴含的精妙数学思维,在文理交汇的学习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其综合素养与审美情趣,为教育创新开辟了一条别具魅力的探索之路。”

周凌婕老师说:“在这次参加的“人生·教育·责任——聚焦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第二届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我真正体验到了教育的魅力与深度。第一天的名校教学探索路径专题讲座和专家论坛活动,让我从中汲取了科学社团活动开展的丰富灵感,我也被巴蜀中学的独特教学模式深深吸引。该校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以观鸟为主题,巧妙地邀请学生参加观鸟活动,并借此契机,衍生出绘画、手工作品、插花等一系列与“鸟”紧密相连的创意活动。这样的活动设计完美契合了学生的学段特点和兴趣爱好。第二天的三堂“让‘思维’看得见——问题引领下的科学学习实践路径研究”科学课例,更是让我激动不已。来自成都、重庆、厦门的三位科学教师,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将“问题串”巧妙融入课堂,每个问题都设置得精细入微、指向性明确。教师们全神贯注地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们在问题的引领下,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从这些精彩的课例中,我深刻领悟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启迪和情感的滋养。我将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灵感融入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努力为我的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此次重庆之行,四位老师不仅领略、学习了名校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深知,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供稿:谌蓉、钟蕊瑶、陈威、周凌婕

审稿:教科室

编辑:严志美

美编:侯婧涵

审核:   张蒙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走进芳草,聆听花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