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 土 修 竹
竹诗有云:
山间紫竹植根深,潜入沃土欲出云。
待得春风潇潇雨,碧笋疏腰茁薮林。
一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这首1957年发行的少儿歌曲,今天静静的侧耳聆听起来,还是那么的扣人心扉,那么的温馨惬意,那么的委婉缠绵。歌曲中所描述的那一轮秋月、那莲花般的白云;那碧影荷塘、那习习晚风、那平坦麦场和那高高的谷堆,所组成的一幅六人年代平原乡村的美丽画卷,给人们的心灵以回味无穷的慰藉。这是60年前一位班主任老师,教给我们的至今难以忘怀的一首歌曲。正是这幅展现在眼前的画卷,不免勾起了我们对几十年前读小学时候的无限遐思……
记得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的1962年,我从哈尔滨跟随家人转学回到大城原籍,插班读小学二年级。那是秋天里开学后的一个的早晨,上课的手摇铃声响过,教室里嘈嘈杂杂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我们都安静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双双明亮盼望的眼睛,不约而同地投向教室的门口,等待王爱女老师上课的到来。变了,我们期待的王老师没有来,却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白皙的鸭蛋型脸庞上,闪着两只乌黑清澈的大眼睛。她上身穿着一件白底浅格的衬衣,下身穿一条学生蓝的长裤,脑后肩头,披着两条又黑又粗齐腰长的大辫子。她的靓丽形象,使我们这群土孩子顿时肃然起敬起来。她显得那么潇洒干练青春动人。
“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这位新老师,以其帅气的姿势在前面讲台上站好,然后,举目横扫一下安静的教室,看一眼规规矩矩正襟危坐在课桌旁的学生们,提高嗓门说: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课本,跟着我一起朗读:阿a、波b、呲c、的d、哥g……。我们个个手捧课本,以整齐的非常洪亮的声音,跟着新老师抑扬顿挫的读着那些已经不太陌生的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朗朗的声音,犹如清爽的秋风,透过教室的门窗缝隙毫无拦阻地跑到教室的外面去了。
下课后,新老师已经走出教室。我们却一窝蜂似的拥向教室门口,仍以十分稀奇爱慕和恋恋不舍得目光,瞅着迈开稳健的步伐走向办公室的新老师。她给我们留下了漂亮威严朴实的第一印象。
一个秋风送爽柳枝蝉鸣的下午,在音乐课的课前,新老师叫来了我们三四个男同学,把一架脚踏风琴,抬进教室放到了她的讲台上。上课钟声响过,老师端坐在脚踏风琴前,开始以她娴熟的十指,有序的节拍,奏出了那首曲调缠绵、扣人心弦,《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歌曲。老师的温柔耐心,不但教会了我们这首沁人心肺的儿歌,而且也同时拉近了我们和她的距离。我们知道了,这位漂亮的女老师就是我终生难忘的“史国芳老师”。
二
千百年来,“梅兰竹菊”都是画家、文学家、诗人们心目中绝无仅有的谦谦四君子。
尤其是四君子中的青竹,它表现的清峻不阿,自强不息;表现的坚韧挺拔,清幽有节;表现的清雅脱俗,朴素自然;更表现的顶天立地,甘于奉献。所以,当年的史老师,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但是在我们的心目中,她却有着一种坚强做人的个性和像竹子一样的高尚品格。
1933年,她出生于我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已经成长到18岁的她,才得到了无比珍贵、渴望以久的上学读书的机会。她如饥似渴地读了一年半的小学,读完了三年的初中。遂于1955年,步入了她自己备加珍惜的教师行列。她就像一根深植沃土的斑竹一样,一头扎进建国初期还相当贫穷落后的冀中乡村简陋不堪的农村小学。当时的月酬薪资只有干巴巴的19元。她同那个年代其它的老师们一样,经历了住农民房,吃粗杂粮,喝砖井水,点油灯黄,教一群农家孩子们读书的原初教育历程。她以坚强的性格、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那个时代属于她自己的“乡村教师”之路。
三
1961年夏末的一天傍晚,麻雀们在喳喳喳的叫声中扒头探脑地寻觅归巢;村边柳枝上的秋蝉,还在暮色中鼓劲儿的鸣叫。我正在村头老槐树下和一群伙伴们起劲儿的玩弹球、打尜尜。直玩的汗浸头皮,忘乎所以潇洒乐悠,天黑了谁也舍不得回家吃晚饭。
正在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父亲的呼叫声。“五子,别再玩儿了,回家看看谁来了。”我赶紧收起在地上彩头旋转的尜尜,情不自愿地跟着父亲走回家。东里屋靠北墙的躺柜上已经点起了黄豆般光亮的煤油灯,靠东墙的条凳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大姑娘。“这是学校的老师,让你明天去上学,不要再疯癫疯跑的玩啦!”,父亲非常严肃地对我说。我像煞了气的皮球一样,低着头背着手躲在门后一声不吭。老师非常和蔼可亲柔声细语地对着我,说了不少上学读书,要有文化才能有出息的一些个话,我似懂非懂,只当耳旁风了。之后老师就和父母告辞走了。第二天早饭后,无论父母怎么吓唬怎么哄,我就是不去上学。傍晚的时候,那位老师又来了。她还是那么苦口婆心,那么柔声细语循循善诱。我说“就是不去,打死也不去”。第三天傍晚,那位老师给我带来了三新:新书包、新课本、新铅笔。一时间,我忽然想起了看“小人书”时“水浒传”里的好汉们,有些被逼着“上梁山”的感觉了。第四天早饭后,我边走边哭着被父亲牵着手送到了老师的面前。父亲指着那位俊美的老师对我说:“以后要叫史老师啊!”
六十年代初的中国乡村,还处在经济上的贫穷落后和文化思想上的愚昧无知的阶段。学龄或超龄儿童不愿上学读书,满街疯跑打草拾柴喂猪放羊的现象,司空见惯。因为,那时还没有《义务教育法》,让孩子上学读书犹如赶着鸭子上架。尤其“三年困难”时期,为生活所迫,孩子们上了退、退了上,失学辍学非常严重。1959年,史老师在村头“天齐庙”教课时,曾有一个班只剩两名学生上课的窘况。因此,当时的老师们边上课边家访边招生,走马灯一样。尤其年轻的史老师,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在我们所住的“四屯”,走街巷入家门,动员一个个孩子走进学校课堂,真是一条扁担两头挑,日出日落不辞劳。一位二十年后担任了公社卫生院长的同学说:当年我家的大门口都让史老师给踩凹了。没有史老师的苦口婆心,哪有我后来“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啊。这不就是翠绿斑竹的默默奉献精神吗?
四
秋风扫落叶,白菜入窖藏。
乌鸦消匿迹,大地裹寒霜。
初冬之夜,天公操弄了一场小雪,大地一片洁白。当家家雄鸡引颈高歌,唤醒初冬黎明之时,父亲早早的就起床了,他抄起扫帚正待扫雪。忽然间他发现,院子的大门已经被人开过了。他随后走到大门口,探出头去朝胡同那头张望。看到雪地上一行清晰的脚印,走出胡同朝村头小学的那个方向去了。他便不加分析的作出判断出,这是史老师早早的就到学校去了。因为我们家离村头的学校较近,那年她的婚后,就在我们家的厢房借住。雪后的清晨她起的很早。
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小学,房舍简陋冬季取暖困难重重。基本处在国家经费少,燃煤买的少,炉具不精巧,甚至是用砖头在教室里垒土炉子的情况。秋季开学后,学校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买来一堆少的可怜的“阳泉混”煤面,分配给各个班级。史老师就利用放学后或周末的时间,组织我们筛煤面、掺黄土、和煤泥、用手抟和就地切等方法,做成煤球、煤饼煤块儿,晒干后存放到教室的角落以备冬用。
瑞雪冬来早,学生年龄小。这不,史老师早早的起床,脸顾不得洗饭顾不得吃,就急匆匆的赶到去学校去了。当我们到校后,教室里的炉火已经融融扑脸,温暖如春了。为了细水长流节约燃煤,史老师不辞劳苦不嫌麻烦,坚持早上点炉火晚上灭炉烬,天天如此一冬不辍。她用学生们捡来的干树枝或家里带来的玉米轴做引柴;炉子没有烟筒,引柴冒出的浓烟和室内浑浊的空气,经常呛的她喘不过气来,熏的她泪水涟涟。有时因为开窗透气,还诱发感冒亦在所不辞。
为自己的学生生火取暖,好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然而,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毛伟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何况爱生如子的史老师呢?一天为学生生炉子不算什么;一冬为学生生炉子也不算什么;如果五年十年也坚持这么做呢?这难道不就是那坚韧不拔的竹子般的精神吗?
五
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丰收的喜讯到处传,家家户户喜洋洋……。
这是六十年代中期,一首脍炙人口的歌颂夏季丰收的歌曲。俗话说,芒种三天见麦茬,颗粒饱满囤农家。1963年夏,是冀中农村人民公社小麦丰收的季节。县里的机关干部要支援夏收,中、小学也要放麦假。我们村小学,当然也在放假援夏的行列之中。由于我们的年龄较小,无法挥镰收割,史老师只好组织我们为生产队的麦收打补丁捡麦穗,实现精收细打颗粒归仓的要求。
芒种节的天气,燠热干燥烈日炎炎。往往太阳才刚刚升起不久,它就开始刺脸炽人了。我们身穿短裤短褂,脚登家做布鞋,头戴麦莛草帽,脖子上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手拿盛水的玻璃瓶子。
知了们在杨柳桠荫里不知疲倦的嘶叫;一对大云雀(天鹨)扑棱着翅膀停在半空中啁啾哨鸣;各种颜色的小蚂蚱在收割过的麦地里活蹦乱跳;几只玄鸟家燕,则围绕着我们这支捡麦队伍来回的穿梭翻飞。那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劳动场面。在史老师的带领下,我走在这支童子军的队前,打着红色的少先队旗,和同学们一起高声嘹亮的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专门进军社员们已经收割过了的麦地。我把队旗插在田头,让它随风飘扬。史老师“首长”般的领队,使我们个个精神倍增。弯腰伸手伸手弯腰,非常珍惜的捡起丢在地上的株株麦穗。手里攥不了了,就打成小捆放到地上。太阳的炽烤,我们都统统的汗流浃背腰酸腿麻了。史老师则采取记录“小红花”的办法,鼓励我们勇敢坚持,总结表扬,奖励铅笔本子。
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不仅收获了劳动精神,收获了为集体做些贡献的快乐,而且更收获了菽粒如金的粮食。史老师则是上午带领我们捡麦穗,下午还要和其它老师们一起,或拔麦或拉麦或在麦场上参加打轧劳动。我们记得,那场夏收过后,在公社的表彰大会上,史老师受到了“劳动模范”和毛巾、搪瓷茶缸的表彰奖励。
记得当年我们这个班,是在史老师呕心沥血教育管理下的一个优秀班集体。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总是名列前茅,学校的“流动红旗”经常在我们班里悬挂。尤其在帮助后进生的学习方面,史老师千方百计纠残补缺将勤补拙,想方设法不让落后学生掉队。秋假期间,老师们都不放假,校长带队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尽管这样,史老师也要挤出每天晚上的时间,把我们班上几个最“笨”的同学,叫到学校补课吃偏饭,让他们的成绩得以追上全班。
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史老师孜孜不倦替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就是坚韧不拔的斑竹精神!
六
1964年暑假,是史老师和校长老师们最为劳累、甩开膀子大干而经受身体考验的一个暑假。因为,她们经历了“四屯”中心完小的劳动建校。
我国建国初期的农村小学教育,是在条件非常艰苦简陋、居无定所的情况下开办的。学校的房舍教室,要么利用破败的庙宇道观;要么占用地主富农被平分没收的房屋;要么借用民房,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要建设我们的那所新校园,就是被“63年”大水冲毁重建,采取“县里拿点儿钱,公社牵头办,社员、老师拼命干”的建校形式所完成的。泥瓦匠和油漆木工师傅,是所属村街生产队的派遣工,校长老师们则是各个工种随时随地被调遣的“小工”。什么拉砖、拉檩、拉土、和泥、搬砖递砖,绳杆架木等等,一切打下手的活儿,都是校长老师们亲力亲为。老师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配合不同阶段、不同工种、不同的派活。因为有秋季开学的时限要求,在校长的带领下,老师们起早贪黑,早上工晚下工;提前摆布用工、提前准备物料、提前算计查漏补缺;以保证不窝工不待时。
史老师由于个子高,年轻力壮,干起活来格外的不惜力,就像个男小伙子一样。那年的整个暑假,她总是鸡一叫就起床做饭;把有病的女儿托付给房东照管,往往中间没有时间回来喂奶;她总是比别人抢先一步到工地;她总是挑着繁重活儿干,敢和男老师鼓劲比肩;她任劳任怨不甘落后。她说:我挽起裤腿光着脚丫子去踩踏水泥,歪打正着的治好了我脚气,一辈子没再重犯。
由于老师们的艰苦劳动,那年秋季开学,各个年级都及时用上了粉墙砖地、窗明板净,新鲜桌凳摆放整齐的教室。总结表彰,史老师被评为完小重建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
这不就是斑竹那坚韧不拔精神的最好体现吗!
七
大诗人苏东坡有一首《定风波》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2024壬寅虎年正月十八,我和当年史老师的另外一名弟子,抱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特意登门,给她老人家拜年恭贺新春。老师在子女的陪伴下,站在楼室门口慈祥微笑,与我俩亲切握手彬礼相迎。寒暄嘘问后方才得知,当年老师们之中的美女,如今已经荣享92岁高龄了。她头发虽已斑白,但目光炯炯,腰板硬朗,意识清晰,反映敏捷。阿弥陀佛!老师真乃寿祚祯祥洪福齐天!我们回忆,史老师是个语文、数学、音体美五项全能的老师,她不但教小学,而且还教过几年的初中。但是年轻的时候,她爱人、家庭以及孩子,也曾有过许多的挫折和不幸。她的爱人同在本县教师队伍工作,由于当年几句“不合时宜”的话,被打成“右派”丢掉饭碗,无奈弃教从农;三年困难时期,三个孩子每天只有三两粮食的定量,挖野菜吃树皮,二女儿因饥饿而死;爱人经受政治打击给她带来的思想影响和经济上的青黄不接,使她承受着如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她的精神几近崩溃,体重由原来的130多斤,一下降到了90斤不到;冬天为了管理学校炉子方便,住在某烟村学校简陋的房子时,和小女儿一起煤气中毒,勉强爬出室外,与死神交臂擦肩;她从教29年,吸入肺部的灰尘和粉笔沫已明显影响了身体健康;例行体检时肺部有大面积阴影,医生怀疑她是否从事过矿山工作,因此而造成的咳喘毛病几十年药不离手。史老师是一个坚韧不拔且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且刚直不阿的人。她带领学生勤工俭学,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她教育学生学习雷锋拾金不昧;她家教严格,孩子们生活节俭,不让自己的孩子拿学校一针一线;孩子生疹子发高烧,为了不给学生缺课,把孩子推给姥姥照管。每逢寒暑假,外地的老师全部回家度假过年,自己却和几个孩子值守学校,每每都是听着新春子夜的钟声而欣慰跨年,且报酬分文不取……。
朋友们,执着来自于哪里?执着来自于信念;崇高来自于哪里?崇高来自于平凡。不是吗?哲人们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则决定事业心。史老师一生执着于小学教育的坚强信念,史老师公而忘私矢志不渝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使得她为我们这个社会,培养出了千千百百的有用之材,而工作于社会的各个岗位!
恭疏短引,敢竭鄙怀。特撰心联一副,以此献给我们无比崇敬的史老师:
斑竹有节坚韧挺拔山川屹立奉社会;
教职无私潜心耕耘满园桃李笑今生!
END
辰阳,河北大城人,文学爱好者,偶有作品见于刊物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