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71岁的饶斌郑重地在合营协议上签完字后,抬起头的那一刻,等候在一旁的摄像师急忙按下了快门,把历史定格在这一刻:1984年10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正式签订,我国当时机械工业领域里最大的一个中外合资项目就此诞生。1984年10月10日,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签订仪式上,饶斌和哈恩(前排左三、左二)分别签字
纵使是饶斌,恐怕当时也很难预料到,这家从零艰难起步的合资公司,不仅推动了中国汽车现代化产业链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标准化服务与营销体系的建立与突破,而且还以很多经典的产品,识别并满足了中国汽车市场独有的需求,成为了中国汽车消费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在40年后,上汽大众还将继续与时俱进、突破创新,书写新的篇章。故事的开端,起源于1978年冬天一次计划外的登门拜访。当时,在得到中央“轿车可以合资”的批示后,我国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可以开展合资经营的汽车公司,然而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一穷二白”,许多外国车企都提出了苛刻的合作条件。直到在欧洲考察的中国代表团,无意间看到了满大街的“VW”车标,打听之后前往狼堡,并“恰巧”遇到了当时在大众集团总部负责销售的大众董事施密特博士,自此,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实中德双方会面后就发现此次合作是“双向奔赴”,作为当时惟一愿意为中国提供新产品技术又愿意投入资金的跨国汽车公司,大众集团是当时我国轿车合资项目的最理想对象。然而由于中国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空白与缺失,中德双方此后的谈判竟然历时6年、多达30次。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两天后,签约奠基仪式顺利举办。自此,中国汽车合资合作开启了波澜壮阔的40年,中国轿车产业也正式迈上现代化之路。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
然而,刚起步的上汽大众就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天堑”。“大众汽车将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并且这里几乎没有任何配件供应商。中国车间里的葫芦吊、长板凳、橡皮榔头,都是我爷爷辈的生产方式。”这是在上汽大众成立初期,德国《明镜》周刊的一位记者在实地考察了中国汽车厂房后写下的句子。但也正是在这样一无所有的“孤岛”上,上汽大众排除万难,迅速建起了一片茂密的“技术森林”。1988年,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的成员共同成立了“桑塔纳共同体”,这被视为我国零部件成长的“摇篮”。40年来,由中德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400多家高质量零部件企业,不仅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的核心,并成为了国际汽车产业供应链的重要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为日后国内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福耀玻璃、扬州亚普、宁波华翔、宁波均胜都受益于桑塔纳共同体全方位的支持——订单支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大会
很难想象,如果当初不是来自上海大众(后更名为上汽大众)出品的桑塔纳,而是另外一家公司推出的另一款车,是否还能创下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畅销长达30年的纪录。这款被誉为一代“国民神车”的经典产品,至今仍被不少车迷津津乐道,承载了一代汽车人的经典记忆与最初梦想。为什么是桑塔纳?答案其实很简单:时代的选择。在挑选合资轿车的第一款产品时,饶斌认为,中国真正需要的车型应是一款经济、安全的汽车,不只为公务领域服务,还要走进老百姓生活。在对比了多款车型后,无论是外形设计、空间大小,还是技术实力、车身结构的安全性等方面,桑塔纳都是最优之选。随后桑塔纳在中国的成功,也证明了中方的独到眼光和双方的决定完全正确。在此后的30多年的时间里,桑塔纳经历了多次迭代,包括桑塔纳2000、“时代超人”、“自由沸点”、“俊杰”、“时代骄子”、“时代阳光”等,使得桑塔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民车”。生产线上的老款桑塔纳
桑塔纳是上汽大众与中国用户之间连接的开始。40年来,上汽大众始终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践行“In China for China”的发展理念,持续创新,打造了朗逸、帕萨特、途观、ID.3等许多“国民神车”,充分满足了中国汽车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也推动形成了中国市场独有的汽车文化。上汽大众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贡献远不止此。2000年,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率先打破了我国当时产销分离的局限,向产销一体化转型。这既标志着合资公司积极借鉴和利用德国大众全球化观念与成功经验,建设了功能完备的国内最优秀的营销网络,又同时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开始探索以4S专营店为主的特许经营体系。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为4S店建立形象、服务、维修质量、售后服务标准化的企业,上汽大众结束了此前售后维修只有路边店、维修站的情况,开启了特许经营的规范服务新时代。此后,上汽大众紧跟时代趋势,不断优化网络提升服务水平。2002年,“上汽大众24小时服务全国统一寻呼网络”启动运行仪式在上海举行,开创了汽车行业应急服务全国联网的先河;自2003年起,上汽大众又开始布局二手车品牌度建设,率先推出了国内首个二手车品牌——“特选二手车”;此外,上汽大众还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了“拥车成本”的概念,引领服务思潮“拥车价值”。每一次对经销商网络的赋能、新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上汽大众都有力地推动了服务标准、服务能级的提升,并促进了后市场的健康向上发展,从而也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了更舒心、更全面的服务,助力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40年前,除了上海,上汽大众很难在别的城市于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国产化率的超快速飙升;同样,没有上汽大众的落户,上海也无法在数年内一跃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城市的翘楚,甚至拥有今天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这是双方精诚合作的硕果,更是彼此坚定信念的力量。今天,上海是我国著名的经济中心,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座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汽车的城市,却并不擅长汽车制造,也没有被列入最早规划的汽车工业版图中。这一切,随着上汽大众等合资项目的到来彻底发生了变化。1993年,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销售总额达311.8亿元,实现利税33.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62亿元,占全市国民经济总产值(GNP)的1/10。至此,在超过原上海第一支柱产业轻纺工业后,汽车工业作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初步确立。随后,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翘楚。在1994年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评选中,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首次以高达307亿元的销售额摘取桂冠,按利税总额排序,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在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排到了第8位。这一切成绩的背后,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上汽大众的到来。在桑塔纳国产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成长起了一大批起点高、批量大、专业化、质量优、年产值超亿元、年利润突破千万元的零部件企业,到1994年底,为桑塔纳配套的数十家零部件企业都形成了20万辆的整车年配套能力,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在全国达到了领先地位。其中,安亭作为上汽大众总部所在地,也逐渐从中国汽车历史中的“名不见经传”,一次次走在了改革浪潮的最前沿。从2015年,上汽大众便开始采用“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率先推进转型。在持续的投入和努力下,安亭已建设成为以轿车及其生产配套工业为主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城镇,今天,这里拥有馆藏丰富的汽车博物馆、F1赛车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等等,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城”。以安亭为核心的嘉定区同样如此。早在1998年,嘉定就成立了汽车产业园区,至今已累计吸引超10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截至2023年,嘉定全年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产值超过3500亿元,对当地的GDP和就业税收贡献超过50%和40%,并占上海全市汽车总产值超三成。无论是安亭,还是嘉定,亦或是上海,上汽大众对地方区域经济的贡献都功不可没。今年10月,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发布一年一度的《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单》,2023年,上汽大众在营业收入百强、纳税贡献百强中均位列前三,还收获创造就业百强第5名,并入选出口总额百强,经济贡献卓著。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试问,对于一家既感受过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不足、蹒跚起步的艰难时刻,又经历过一路高歌、勇往直前辉煌阶段的老牌合资企业,在市场今天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时期里,又怎会如一些人所假想的那样,彷徨迷茫、不知所措?“市场始终会有变化,不仅仅是今天。”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表示,从某种程度来说,现在反而是更好的机会,因为市场在洗牌,我们更应充分利用合资企业的资源优势,寻找双赢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新路径。面对新形势,上汽大众正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积极拥抱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新趋势。今年11月26日,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营合同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为55年,至2040年。股东双方表示,将融合各自优势资源继续支持上汽大众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此外,今年以来,上汽大众还在不断创新营销手法,通过一系列保值回购/焕新政策,为用户锁定“拥车成本”,为产品残值兜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与口碑。与此同时,上汽大众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积极对全国的产业布局进行整体研判、调整升级:长三角生产基地将进一步强化区域间的经济共融,促进零部件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中西部生产基地也将进行整体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生产需求;同时,加快安亭基地的转型升级,带动产业链融合发展和产业新生态的集聚,致力于打造智电汽车生态圈。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
我们看不到时间,却能看到时间的力量。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上汽大众为中国汽车行业、市场以及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在这片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汲取养分和阳光,茁壮成长为一棵市场的常青之树。追梦在途,强国可期,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上汽大众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来源:中汽协会品牌服务和展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