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40年的新起点上,上汽大众树立合资新范本

汽车   2024-12-19 16:00   北京  

想要成就一段古往今来难能可贵的合作佳话,需要具备多少要素?
诚意、决心、远见、包容、信任……答案就在上汽大众走过的40年不凡岁月里。
从1984年,上海大众(现更名为“上汽大众”)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合资合作的先河;到2002年,双方提前续约,合营期延长至2030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续签的汽车合资企业;再到2024年,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延长合营合同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合营期延长为55年,至2040年。

上汽大众用40年的时间,谱写了一曲双向奔赴、共赢共生的中外合作华丽乐章,展望未来,中德双方还将强强联手、美美与共,通过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以先进技术为重点,共同赋能合资企业,携手开启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2.0全新阶段,并为上汽大众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资源和动能,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共创中国汽车产业的美好未来。

双向奔赴,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共创”

早在筹备之初,上汽大众就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美丽故事。彼时的中国汽车产业百废待兴,发展的现实课题与市场需求无法满足的窘迫,使得“中外合资经营”迫在眉睫;而对于德国大众来说,欧洲汽车消费市场陷入疲软,亟需在海外寻求充满潜力的新市场,而此时刚刚“张开怀抱”的中国无疑就成为了这一战略角色的最佳之选。当然,由于彼时的中国工业与经济基础都距离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因此德国大众选择与中国开展汽车产业的合作,不仅拥有“抢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眼光”,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势头也保持着坚定的信心。
谈判之初,由于“合资”这一模式在国内并无先例,中德双方的很多工作都必须从头开始,上汽大众主动扮演了中国汽车进入合资时代的“拓荒人”与“先行者”,其做出的贡献与意义绝不止于汽车行业。

哈恩(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后来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说:“当时的中国虽然以十分惊人的速度迈向市场经济,但它不可避免地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条件。既没有专利法,也没有保护投资的法律,更谈不上一个正常运转的银行系统。”因此,合作中每行进一步,都会触碰到新的法律盲点。例如中国当时没有严谨细致的合资法规,使得双方谈判陷入无法可依的瓶颈,又例如大众汽车一口气给了中方16个专利,请中方代表认可,但是等了好几个月都没有得到反馈,原因竟是当时我国没有专利法、也没有专利保护的机构。
恰是在为上汽大众合作项目铺平道路的过程中,我国吸收了中德谈判代表的意见,快速起草并细化法条,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合资法》,同时在德方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专利法。可以说,上汽大众合资项目的落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丰富、技术的提高,更为中国轿车工业成功开辟了一块“试验田”,蹚出了一条先行道路。此后,克莱斯勒、福特、奔驰等相继到上汽大众考察取经,世界汽车纷纷涌进中国,中国汽车合资自此迎来了第一轮热潮。
物换星移,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崛起,日益强大,合资也走入了新的时代。作为中国汽车行业合资标杆的上汽大众,再次站在了浪潮的最前沿。11月26日,在上汽大众40周年之际,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进一步加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正式开启由“技术引进”到“技术共创”的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2.0全新阶段。

提前续约,充分体现了中德双方对40年合作成果的认可,对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乃至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也意味股东双方合力赋能上汽大众的未来发展蓝图已经清晰、坚实。在上汽大众看来,作为中德合资企业,优势在于可以取德国大众、上汽集团双方之所长,拥有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上汽集团在中国市场培育起来的创新技术能力,以及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先的供应商伙伴,都可以为上汽大众所用。上汽大众坚持看到自己的美、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同时也张开怀抱,拥抱更多优秀合作伙伴,打造汽车新生态,为新合资时代提供范本。

一往情深,始终坚持“在中国,为中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上汽大众深知,只有先向下扎根,才能最终枝繁叶茂、馥郁幽香。进入中国市场40年,“在中国,为中国”一直是大众汽车在不同场合提及率最高的第一战略,也是上汽大众始终不变的发展信念。
在上汽大众看来,想要进一步开拓市场,“本土化”一定是一项重要课题。早在90年代初,上汽大众就进入了自主研发的第二阶段,即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联合开发,以“本土化”为基础,设计、研发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全新车型,从而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在实现“国产化”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自研水平。几十载持续投入与建设,让上汽大众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幅提升,与之相伴也诞生了大量优秀的零部件合作伙伴,不仅为此后的本土化之路奠定了基石,也成为上汽大众不断推出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产品的“秘诀”。

40年来,从桑塔纳2000的联合开发,到帕萨特领驭的本土化改进,再到ID.系列电动车的推出,上汽大众始终遵循“In China for China”的理念,每一次技术创新都紧密贴合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洞察中国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偏好,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产品势能,为中国市场打造出不少经典的“国民神车”:“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桑塔纳、“传世之美”的帕萨特、“信仰年轻”的Polo、“心之所向”的途观、“朗行天下”的朗逸、“畅享纯电生活”的ID系列……上汽大众的每一辆车都见证了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时刻。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代步工具转变为追求舒适、智能、环保等多元化的需求。对此,上汽大众将基于中国市场开发多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持续打造更懂中国市场的好产品。根据规划,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众将推出的多款基于全新混动平台以及纯电动平台的产品,都将拥有智慧的车载“大脑”,搭载高效安全的新三电系统以及城市NOA功能;全新设计的交互界面,将会提供焕然一新的互动体验;AI大语言模型也将助力智能座舱,更注重场景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直观、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据悉,上汽大众目前已经将研发流程缩短到了24个月,这与不少造车新势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上汽奥迪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车型的推出时间也缩短了30%以上,首款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上市。这些都足以证明上汽大众对中国市场动态始终抱有敏锐的洞察,也充分彰显出其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

美美与共,共塑汽车产业新未来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今天的汽车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工业品,而是正在移动的储能单元、智能终端和数字空间,基于此,汽车产业的外延不断拓展和延伸,合作共赢成为大势所趋,携手并肩才能行稳致远。
作为“在中国,为中国”发展理念的深刻诠释之一,上汽大众持续加深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勇于担当“链主”责任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谋求更多助力。今年1月,上汽大众与安亭镇签署了《汽车产业新生态战略协议》,并于9月将合作升级,再次签署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重点项目落地协议,此次签约将进一步丰富嘉定区汽车产业链,提升区域经济密度和产业能级,把安亭基地打造成汽车产业链的聚集地,同时标志着上汽大众与嘉定区、安亭镇的合作迈上了新台阶,是政企合作盘活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与股东和合作伙伴,上汽大众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合作模式。5月20日,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正式启动。双方将共同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携手开启奥迪高端纯电出行新篇章;5月24日,全新智能数字平台的生产基地在安亭启动升级焕新。未来这座全新升级的工厂将成为奥迪新一代豪华智能电动产品的专属生产基地,上汽与奥迪的合作项目也驶入了快车道;6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众在上海签署多项有关上汽大众新产品项目的技术合作协议。内容包括在中国开发三款插电混动车型的框架合作协议及系列相关协议,以及两款纯电车型的技术合作协议,中德双方共同为合资企业“技术赋能”,开启合资合作全新篇章。

在汽车供应链从过去的“链”式结构演变为网状融合时,上汽大众率先一步,与战略供应商伙伴共同追求新的合作方案。据介绍,上汽大众携手大疆车载,为途观L Pro和帕萨特Pro赋予了全新的智驾硬件,结合大疆车载的深度赋能,为用户提供更适合中国路况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通过与大疆的合作,上汽大众不仅为用户提供智能化配置,更增加了包括智能驾驶在内的智能体验,为上汽大众的产品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4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从零起步,发展到今天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这并不只利好于中国汽车品牌的做大做强,同样也助力了许多跨国车企的规模扩张、转型升级。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所言:“长期来看,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也能够包容全球汽车同行共同发展。”

今年是上汽大众焕发新生机的一年,在燃油车赛道,上汽大众新上市的双车途观L Pro和帕萨特Pro打响Pro家族头阵,“最聪明的油车”在各细分市场创下年内销量新高;在新能源领域,上汽大众ID.家族凭借卓越的品质和智能化的创新配置,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大关,在合资纯电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有理由相信,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灵活的机制来积极拥抱变革的上汽大众,能够打造出中国合资汽车企业的新范本,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新合作模式的标杆和榜样。

(来源:中汽协会品牌服务和展览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振兴中国汽车工业为己任,反映行业愿望与要求、为政府和行业提供双向服务。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搭建平台等方面的作用,以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