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仍然是小众而专业的领域

财富   财经   2024-06-18 18:06   浙江  

关于作者


    嗨,你好。我是奇文,在大宗商品和贸易圈从业20年,现任职于一家为大宗商品企业提供咨询和IT服务的公司^_^,让我们一起聊聊大宗商品行业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本内容依据公开内容写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公司或其他机构无关。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暗示,请审慎判断并自行承担与此相关的投资风险,不对因使用本次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朋友们,今天说点从业体会。从毕业至今,我在大宗商品贸易及其衍生品领域已有20年了。跟10年20年以前,大宗商品与国家经济的紧密结合程度,场内衍生品的品种数量和规范程度,大宗商品和衍生品市场的规模,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已经有很大提升。但是近期发生的小故事,使我觉得,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仍然是小众而专业的领域,大众对此的认知不多,而认知中的误解不少。

01

这20年的大宗商品的发展印象


    我举几个小例子来说明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大家有兴趣可以根据我的叙述,进一步搜索。

1、期货市场规模与发展

2003年,也就是我毕业那一年。大家知道中国期货市场整体规模是多少吗?在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上,有一个2003年期货市场监管综述。

里面写到,2003年全国期货市场总交易量为2.80亿手,总交易金额为10.84万亿元。与2002年相比,2003年总成交量上涨了100.7%,总成交金额上涨了174.5%,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交易品种情况来看,2003年期货市场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大豆、天然胶和小麦三个品种上,它们的成交量为22331万手,占全年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79.8%;根据资金流向情况统计,天然胶、大豆和铜三个品种的总交易金额为9.1万亿元,占全年期货市场总交易金额的83.6%。投资者(按交易所客户编码数统计)数量达34万余户,比2002年的19万余户增长了75%。

大家发现没有,2003年相比于2002年,交易规模是翻倍的增长。但是成交品种极其有限的,主要就是三个农产品。我们现在熟悉的股指、能源化工、金属、黑色期货以及期权产品等等,都是在这20年中陆续上市的。

而国债期货,由于在1995年期间连续发生操纵事件,在1995年被暂停交易,一直要到2013年,才重新挂牌上市。其中发生的“327”国债事件,则是鼎鼎大名的风险事件。而其中的涉事大佬们后来的人生轨迹,则会让人觉得,“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句话,不是虚言。做人最后不过如此,又何必当时压上身家性命。国债期货是很典型的集中了反映我们国家衍生品市场摸索和发展的品种。

到了2023年,根据中期协的数据,以单边计算,2023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85亿手,同比增长25.60%;累计成交额为568.5万亿元,同比增长6.28%。其中,成交总量创历史新高,成交总额创历史次新高。而其中,中金所成交量约1.68亿手,成交额133.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5%和0.10%,分别占全国市场的1.98%和23.42%。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期货交易场内市场的76.58%,即435万亿的交易成交额是商品期货。这个跟国际上是不一样的,国际上由于外汇交易等规模庞大,金融期货的规模是占主要组成的。

2、大宗商品现货规模

我们的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并没有那么清晰权威的数字,来表明市场的发展。只能进行估算和侧面印证。我看到的资料,在2023年的规模大概估算是50万亿-7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个和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没有可比性。

如果大家读过《交易的世界》,对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之后,大宗商品市场所谓的黄金十年,一定记忆深刻。中国在2002年开始融入世界产业链的过程,也是大宗商品现货需求狂飙的过程,也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的过程。这个也可以从2003年相对于2002年衍生品市场成交额翻倍增长中得到印证。

大家可以也发现,中国进出口额和顺差,是从2002年开始陡峭爬升,一直到现在的。大宗商品表现在进口额上,现在中国进口占比中,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占17%,其中石油、石油制品和相关材料占13%,天然气和制造气体占3%;原材料、非食用品除燃料以外占14%,如金属矿石和金属废料占9%;化学和相关产品占11%,有机化学品占3%,原形塑料占3%。也就是说现在占据进口总额42%的是大宗商品。

3、企业从业变化

在公众号的第一篇《巨擘是怎么炼成的:国内外大宗商品企业发展对比研究》中,我们提到2022年中国供应链企业头部4家企业的排名。如果翻看这些企业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这些企业也是在这20年里面发展壮大,改制上市的。

在《物产中大供应链集成服务》一书中讲到了物产中大的股权改革历史。从公司的角度回顾自身所有制改革之路,讲述了物产中大从1998年开始至2020年,在形成混合所有制道路上的4次进化,即从全员持股到骨干持股,从静态持股到动态持股。

图:1998年以来物产中大集团混改进程

而伴随这些企业的发展,市场的集中度也不断提升。头部四家企业的占有率已经到了7%左右的水平,实际上,这种集中度的发展这些年来,大家对小型贸易企业的凋零屡见不鲜。见证过钢贸企业的倒闭,也看过像余姚塑料商品市场夫妻老婆店的兴衰

4、市场规范程度

这些年,市场和企业的规范程度是大大优于以前的。且不说期货和证券两个市场相比,即使是中外期货市场对比而言,得益于涨跌停板,保证金日清日结,一户一码,保证金账户穿透式监管等等制度,以及大力打击市场操纵行为,我们国家的期货市场的公平公正性也是突出的。愿赌服输是这行心照不宣的规则,我们不怨天尤人怪政府,只说自己水平不行技不如人。大家看看青山伦镍套保事件中,LME官方对于暴涨成交价格的处理,以及中国开盘后价格走势以及上期所的处理,就可可见一斑。LME把涨了两倍的市场价格取消了,在K线上就是没有发生过,以后的朋友也不会知道当时惊心动魄的情形。而上期所则是按规则正常开盘和交易,甚至都没有去执行三板强平制度。

我们国家对于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打击力度是很大的,名声也很不好听。当然这也是民众误解的原因之一,以为期货就是干这些的。我们国家刑法上规定: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是指以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为目的,集中资金优势、持股或者持仓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与他人串通相互进行证券、期货交易,自买自卖期货合约,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交易量、交易价格,制造证券、期货市场假相,诱导或者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秩序的行为。

对市场操纵判罚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远大石化有限公司、吴向东操纵期货市场案,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中国法院网上的介绍。“吴向东时任被告单位远大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被告单位远大石化有限公司经被告人吴向东召集会议决定,于2016年5月24日至8月31日间,利用其实际控制的18个账户通过以市场价大量连续买入开仓的手法,将资金优势转化为持仓优势。同时通过直接购买、代采代持、售后回购等方式大量囤积聚丙烯现货,制造聚丙烯需求旺盛氛围,以反作用影响期货市场,跨期货、现货市场操纵PP1609价格。被告单位远大石化有限公司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4.36亿余元,被告人吴向东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487万余元,涉案其他11个账户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1亿余元。案发后,被告单位远大石化有限公司退缴违法所得。”

现在这样业内有名公司利用期货市场,予取予求的案例已经很少了。

5、企业规范程度

现在企业内部建设的规范程度相对也好很多。这5年,我看过很多企业,虽然对于风险管理和套期会计处理等等仍然有很多案例发生,大家可以看看以前我的关于上市公司套期会计处理的案例文章,但是只是账目处理等小问题,更多像是茶杯里面的风暴。肉烂在锅里,风险没有外溢。

我们曾经梳理我们国家发生的企业风险案例,明显可以发现,特别大金额的事件已经很少了。即使是青山伦镍事件,以及联合石化风险事件,更多是技术问题,从业务性质上,我决定仍然是符合公司业务要求的。比如青山的操作仍然是套保的性质,只是在风险控制上有欠缺;而联合石化的操作也是符合业务定位的操作,只是在内控环节少有不足。这跟90年代,乃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爆发的风险事件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情。那个时候的案例,就操作方向、操作工具等性质而言,是跑偏了的。

就算是以新进发生的物产中大的所谓“2000吨精炼铜丢失”的案例而言。我觉得,从业务操作上,可能是有疏漏的地方,比如,贸易业务交易对手的选择上,如果风险意识高的话,应该从一手货源进口,比如矿山等。这样即使发生掉包,也能追查到正主,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么。还有对于高风险国家和地区,以及交易对手进口货物,需要借助第三方进行装箱监装。但是这种都是事后诸葛亮的看法。大宗商品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信用在这个行业里面极为重要,换句话说,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别人想搞事情,在那么大跨度和时间的供应链过程中,一定会有办法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托克在2023年的镍事件。托克说,运到的集装箱里面没有镍,被人家调包了。跟物产中大的情况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大家可以看一下。即使是以托克这样的TOP2企业,还防不胜防,其他企业出类似的事情,在所难免。夜路走多了,难免撞到鬼,大宗贸易干久了,难免遇到骗子。实事求是说,从我服务物产中大风险管理咨询工作的体会看,物产中大的风控水平在国内是顶级的。

02

一点小感受


虽然我上面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这20年的发展,但是我还是觉得大宗商品及其衍生品,仍然是小众而专业的领域。我举一个例子。

微博是我了解社会动向的一个鲜活窗口。近期我在浏览微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帖子。博主是高校教师,农村出生,研究经济领域。有一则新闻说农民遇上天灾了,然后博主说自然灾害可以保险,但是市场风险就没有办法了。我提醒说农业保险+期货是应对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还提醒这个是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当然桃子不是场内品种,不要跟我杠这个点。

但是博主听到保险+期货,第一反应是期货更惨,被期货交易商操纵现货。第二反映是产品监管合规问题。最后查了文件,才发现从2021年开始就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

保险+期货是为数不多能够在最高规格文件中以正面形象出现的衍生品工具。我本以为在高知阶层,即使对衍生品工具不熟,至少应该有客观认识。但是从我从业20年的感受看,博主的反应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大众对于期货的认知。一个是骗,一个是亏,负面能量满满。

任重道远啊,小伙伴们。啥时候我们这个行当能得到普罗大众的客观认识,不再认为是搞投机倒把的或者炒期货的,我们这工作就名正言顺,登堂入室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能到这里还全文看完的朋友,谢谢你们。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
闲谈大宗商品行业与企业运营、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IT系统建设与数据分析、个人成长与职场感悟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