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嗨,你好。我是奇文,在大宗商品和贸易圈从业20年,现任职于一家为大宗商品企业提供咨询和IT服务的公司^_^,让我们一起聊聊大宗商品行业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本内容依据公开内容写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公司或其他机构无关。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暗示,请审慎判断并自行承担与此相关的投资风险,不对因使用本次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朋友们,我们在《基差交易的演进、操作优化及价格预测》中,应读者的要求,在基差交易的基础概念之上,讲了一些基差交易在中国的演进历史、对于买卖双方的影响、围绕基差交易的优化操作,最后说了一下AI价格预测手段在基差交易上的应用。
基差交易主要分为均价模式和点价模式等。在实务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业务人员虽然在使用基差交易中的点价模式,但是对基差点价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也就是保证金跟踪和延期处理,并没有透彻的认识。
今天我们对基差交易中的点价模式做进一步的分析,主要是探讨如何对执行过程中的保证金进行跟踪,以及如何对延期过程涉及的费用进行计算。我将给出具体的EXCEL表格,以供下载。
01
1. 1、基差点价业务中的保证金分类
在基差点价业务中,保证金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是履约保证金,第二种是点价保证金,第三种是浮动保证金。
(1) 履约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可以是双向支付,也可以是单项支付,一般是点价人向被点价人单项支付。主要的目的防范的合同履约执行风险,比如点价人长期不点价,合同未履行,付款逾期等等情况。具体金额有按照合同估算金额比例的,比如5%~10%不等;也有按照固定数量金额的。
(2) 点价保证金
点价保证金(为了和下面的浮动保证金相区别,也可以叫基础保证金)。主要是在点价或者出货过程中,为了防范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支付的保证金,在具体的合同条款中,对于保证金的计算和追加方式,各家有各家的操作习惯,在合同条款上,有些是定性的模糊说明,有些是列明了公式。一般情况下是按照点价数量或者拉货数量当期价格的10%计算。跟期货保证金比例类似。
(3) 浮动保证金
浮动保证金是在点价或者出货以后,随着价格波动,而产生的需要追加的保证金。这个和上面的点价保证金是不一样,大家注意区别。这个是先后发生,又互相独立的计算。如果点了价格,点价保证金发生了占用以后,随着价格的涨跌,即使没有新增的点价数量,也仍然可能面临浮动保证金的追加。
另外,需要和大家说明的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产品也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因此下游需求方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因此贸易商对于下游工厂,在贸易中以往坚守的惯例,也越来越宽松。比如款到发货,改成了款到卸货;比如支付保证金,变成了任由下游点价,而不收支付保证金。但是,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应的风险都是由贸易商自行承担了。
2、基差点价的价格波动风险
业务人员一般对于基差业务点价模式下存在价格波动风险是有意识的,知道这种模式下,可能会由于价格的波动,客户存在着弃货、毁约等等情况,但是对价格的波动有可能引发客户什么样的行为,产生多少风险并没有确切的认知。
我们首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说明,再讨论计算。我们按照价格上涨与下跌,以及提货前点价和提货后点价,分为四个象限分别讨论。这里有点绕,大家系好安全带。
(1)提货前点价,价格上涨
•上游对于下游提货前点价的业务,由于后期价格上涨,虽然保证金约定比例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但是客户可以后期销售更高价格,并不担心客户由于价格上涨而毁约,所以不存在价格风险。
(2)提货前点价,价格下跌
•上游对于下游提货前点价的业务,由于后期价格下跌,虽然保证金约定比例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但是客户后期销售更低价格,因此会担心客户由于价格下跌而毁约,所以存在价格风险。
(3)提货后点价,价格下跌
•上游对于下游提货后点价的业务,由于后期价格下跌,在提后时候支付了临时货款的一定比例的金额(通常为10%)作为保证金,保证金比例随着价格下跌而上涨,客户往往也已经在前期形成了高价销售,现在价格采购价格会更低,因此并不担心客户毁约情况,所以不存在价格风险。
(4)提货后点价,价格上涨
•上游对于下游提货后点价的业务,由于后期价格上涨,虽然在提后时候支付了临时货款一定比例的金额(通常为10%)作为保证金,但是保证金比例随着价格上涨而减少,同时点价后期采购价格也更高,因此可能存在客户毁约情况,所以存在价格风险。
综上,对于上游在放出点价权后,面临的是提货前点价且价格下跌,以及提货后点价且价格上涨这两种情况下的价格风险。如果遇上这两种情况,就需要下游客户追加保证金,或者叫浮动保证金,以确保客户能够执行合同,保证自身利益。
3、点价保证金的占用与释放
很多朋友在从事基差点价业务的时候,可能会默认为只有在点价时候才会发生保证金占用,在出货的时候保证金就释放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点价和出货时候,保证金的占用和释放,各自产生,互相抵消。
也就是说,如果是先发生点价,那么点价的时候需要缴纳保证金,等待该批货物出货的时候,该批货物的保证金就释放了,可以重新用作点价;如果先出货,那么出货时候需要缴纳保证金,等待该批出货的被点价确定价格以后,同样的,该批货物的保证金就释放了,可以重新用作点价。
所以从以上的讨论,大家可以知道三点:
第一履约保证金,是对于合同执行的保证,跟价格变动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第二点价保证金,是随着点价和出货发生而变动的,只需要对点价和出货所需要的保证金进行轧差就可以了。价格变动在计算保证金占用的时候是有关系的;
第三浮动保证金,是出货和点价的轧差部分的数量,由于价格波动而产生的损益波动。其中如果点价数量大于出货数量,那么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需要补充的浮动保证金=轧差数量*(点价均价-当期价格);如果点价数量小于出货数量,那么面临价格上涨的风险,需要补充的浮动保证金=轧差数量*(当期价格-拉货均价)。
大家要注意,浮动保证金里面,两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其中一种需要补充保证金,或者两种情况都不需要补充保证金,但是绝对不会出现两种都需要补充保证金的情况。有些点价合同中约定,浮动保证金超出一定比例或者金额需要进行补足。
4、基差点价业务的保证金计算
好了,有了以上的基础知识,我们就可以进行基差点价业务的保证金计算了。我在这里直接列一个公式。
客户的保证金总额=履约保证金+点价保证金+浮动保证金
其中:
履约保证金=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或者固定金额;
点价保证金=(点价占用的保证金-出货占用保证金)的绝对值;
浮动保证金=如果点价数量大于出货数量,补充的浮动保证金=轧差数量的绝对值*(点价均价-当期价格);或者,如果点价数量小于出货数量,补充的浮动保证金=轧差数量的绝对值*(当期价格-拉货均价)。
以上,我做了一个EXCEL表格,以供下载。只要输入具体的点价和出货数据,以及相应的价格,会自动计算和更新出所需要的保证金数额。这个也是在实务中可以直接使用的文档。各位朋友也可以在此表格上根据公司实际业务需求,进行修改。
02
1. 1、对于延期行为的理解
在基差点价业务中,如果点价方没有在规定的点价周期内全部点完应该点价的数量。一般在合同中约定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按照最后点价日的基价价格,把未点完的数量的价格全部确认。然后双方按照结算价格,对结算价格下的货款与实际支付的货款进行轧差,多退少补。这是一种常见的方式,也是处理较为简单的方式。
第二种是按照合同约定,收取点价人一定的延期费用,再予以延期,重新放出点价周期,让点价人重新获得点价的权利。这实际上就是被点价人持有了全部的货物,让点价人按需采购,分批结算,本质上就是托盘。其中的关键节点是,延期费用的计算。
2、对于基差变动对于移仓的影响
讨论延期费用的计算之前,我们先分析基差变动对于移仓的影响,这个很重要,但也稍微有点绕,仍然要系好安全带。
因为在基差点价业务中,一般都会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发生延期,那么势必要考虑到期货的移仓,将原来的套期保值的空单或者多单,重新在新的合约上进行开仓。这个在金属等逐月货源合约上更为常见。
基差的变动,对于不产生交割业务的套期保值和交割行为的套期保值,有点类似,我们分开情况讨论。
(1)如果是标准品的交割行为,那么月均价累计的基差价差,是会在最后的交割期抹平的。也就是说,标准品的交割套保业务的基差的风险一定是存在的。如果逐日基差的全月均价的基差是-120,那么最后交割期的基差,在理论上会变成0。相当于现货价格相对于期货价格抬升120,基差扩大,赚了120;相反,就会是亏损的;
(2)如果说非标准品或者相关品的套期保值行为,到期一定会是平仓结束,那么逐日基差的全月均价的基差,相对于在移仓日的价差之间的差值,是对公司有损益影响的。同样,基差扩大,从-120,变成-100,就是盈利20的,相反如果基差缩小,从-120,变成-150,就是亏损30的;
(3)但是实际上,由于保值行为和点价行为是同时掺杂交叉进行的,保值的均价,并不等于期货时点的全月均价。这个讨论起来有点麻烦,但是看全月均价的基差,和最后移仓日的基差的变动情况,仍然是主要的移仓时机和成本的判断依据。
3、延期的成本测算
我们金属AL为例,讨论在延期以后,重新放出1个月的点价期,测算所需要的费用。我们在上面讲过,延期后放出点价权,本质上就是托盘。所以要收取的费用包括1个月的资金成本+1个月的仓储成本+移仓成本+操作费用。
(1) 资金成本
实物占用的资金成本如果按照6%的年息计算,20000元/吨,一个月要100元,也就是说每吨货物到1个月托盘周期结束,增加的资金成本就要100块。考虑到现货微薄的利润,这个成本是极高的。期货占用资金按照10%的保证金比例计收。当然实际上全部移仓的数量可能并不需要占用1个月,可以按照每日占用资金的余额来逐日计息。
(2) 仓储成本
由于货物已经全部到期,但是客户没有提货,因此需要向客户收取仓储费用,以及其他物流操作费用。这个仓储费用是由于托盘行为而产生的,可以跟资金成本一样,据实收取。
(3) 移仓成本
这个是我们刚才讨论过的。如果就是现货和期货的月均价的基差和约定定价周期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现货和期货的基差有变动,这个基差变动的差额如果基差缩小,对公司是损失,那么这部分的成本应该由点价人来承担;同时,还要考虑远近月的月间价差,如果移仓时候如果远月是贴水情况,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机会损失。
(4) 期货操作成本
由于增加了一次开平仓的操作,那么期货上的开平仓费用也应该由点价人来进行承担。当然这部分费用很少,有些时候照顾到客户感受,就忽略不计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能到这里还全文看完的朋友,谢谢你们。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保证金计算跟踪”,获取EXCEL计算表格。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