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1个再生金属企业的11个生意经

财富   财经   2024-06-07 09:33   浙江  

关于作者


    嗨,你好。我是奇文,在大宗商品和贸易圈从业20年,现任职于一家为大宗商品企业提供咨询和IT服务的公司^_^,让我们一起聊聊大宗商品行业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本内容依据公开内容写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公司或其他机构无关。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暗示,请审慎判断并自行承担与此相关的投资风险,不对因使用本次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朋友们,在以前的公众号文章中,我跟大家介绍过,中国大宗商品头部供应链企业的净利润率普遍在1%以下,而国际托克和嘉能可等,凭借自有矿产等资源,净利润率在3%-5%的水平。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是一个毛巾里面挤水的行当。对于以上的表述,可能很多大宗商品贸易圈外朋友也仅仅是看过,感受并不切实。

同时,跟大家分析的内容,往往也集中于大宗商品原生料到成品的环节。实际上,大宗商品废料(包括下脚料、回收料等等)市场,是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则。

今天,我们以一个再生金属行业的贸易公司为案例,分析这个企业如何在一个领域里面,深耕细作,集成整合,为了获取1%的净利润而拼尽全力。

01

废料与原生料的关系

废料等再生资源,对于原生料的价格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废料往往影响着原生料的价格支撑力量和运行上限。因为废料的成本相比原生料稳定,所以如果和原生料价差太大,大家会选择增加废料用量,从而抑制原生料的价格;如果价差太小,就会增加原生料的用量,从而支持原生料的价格。而如果一个金属行业废料欠缺,那么往往标志着这个原料金属的价格上行空间很可能被打开了。而如果一个金属行业废料都没人回收,这个原料金属的价格已经是糊白烂滩,溃不成军了。

原生铝是一个氧化铝资源为王的行业,国内氧化铝的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且自用生产成电解铝为主,市场可销售流通的氧化铝有限,因此氧化铝的价格涨跌容易被少数玩家引导。这个特点,对于理解当下的氧化铝和电解铝的走势和产业链利润分配有帮助。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国家电解铝4450万吨产能供应限制,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车等拉动,电解铝价大幅上升,近期已到21100元/吨以上水平。但利润主要集中于氧化铝到电解铝的生产环节。在电解铝铝锭之后的环节,也就是铝后环节中,包括铝材、铝棒、铝板带,以及再生铝等等,各家企业加工费和利润及其微薄。尤其是国家现在倡导铝合金和铝后的深加工,导致铝后的加工产能大幅扩张。现在从铝锭加工成铝棒,只要30-50元/吨的加工费。

02

公司的挖潜生意经


公司经营的再生铝,是从废铝回收之后,重熔再加工成的铝锭。跟原生铝不一样,再生铝的供应和需求都是高度分散的。因为废铝是跟随人的生产生活而形成的,人越多的地方,产出废铝也越多,比如建筑铝矿门窗材料、易拉罐、汽车散热片等等。正是因为再生铝的回收、生产、储运和需求,是高度分散的。因此在这个行业,贸易商也是高度分散,以小企业为主。

公司以往的操作流程是从上游再生铝铝锭厂家采购之后,再供给下游企业,进行压铸加工成刹车片之类的产品,利润微薄。为了增加利润,公司从生产、采购、仓储物流、销售、期现结合等等各个方面挖潜

一个再生金属资源贸易公司的11个增利举措

03

深耕细作,整合出击

我们逐一拆解,分析这些增利举措的具体动作,所需要的配套资源,和实现难度。通过这个分析,希望大家能对大宗商品的贸易工作有一个更为真实的认知。长久以来,大宗贸易圈形容自己的工作,就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一、生产

  • 工贸合作,产能复用

    实现难度:5星

为了减少采购的成本,稳定货源,公司需要在离原料回收较近的地方,寻找到一个闲置产能,并且有一个生产经验的带班师傅。这个带班师傅对于原料配比,生产过程和工艺,都要求很熟悉。这些条件齐备的资源是比较难获得的。因为有人、有料、有装置,如果还有利可图的话,生产企业为什么不自己做呢?如果产能闲置,往往是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贸易公司要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增收增利。

  • 自己回收,送收一体

    实现难度:3星

下游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废料,所以在原料配送过程中,如果能同时把废料、下脚料等等回收回来,减少空车返回,实际就是减少了运输成本,又满足了自己生产所需的货源。但是大家知道,下游的需求分散,所以配送以后再回收返程,再集中,那也是很长的路程。如果全国回收,那么这个运费也是很高的。所以回收点必须是全国分散的。

  • 回收分捡,元素套利

    实现难度:4星半

回收料中,往往含有各种不同的成分,比如铜等元素。在用回收料生产成合金的时候,有些成分是是必须,如果成分不足,还有购买相应元素的金属,以增加相应比例。但是在回收料中,少量的铜是不计价的。那么回收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套利行为,也就是把废铝中不计价的铜,变成了合金中计价的铜。但是这个过程,除了上述的生产和回收的资源,还需要有对于元素识别和分解的人员,以及相应的分拣场地。现在国家对于环保要求很高,这样的人员与场地,也是不容易获得的。

二、采购

  • 集中采购。

    实现难度:2星

区别于一般贸易公司,在考核单元,实施采销一体的模式。如果,单独设立采购部门,负责集中采购,可以增加话语权,减少采购成本。而且对于采购员的考核,除了保质、保量、优价等一般采购要求以外,还可以增加采购预付款(保证金)与应付款的比例作为指标,以优化公司经营现金流。

  • 采购定价。

    实现难度:3星半

我们讲过,QP点价权是一个很重要的结算定价方式。采购定价方式,是采购人员谈判能力的体现,它可以提供给策略与期货部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帮助采购企业优化采购成本,提升增益。达成这种采购定价方式的前提是,跟供应商有很好的合作关系,甚至是股权关系。这个我们在《贸易+资源,大宗商品企业要两条腿走路-国内篇(六):资源项目入股案例》重点分析过这方面的内容。

三、渠道

  • 前置仓库,下沉一线

    实现难度:5星

设立前置仓库,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下沉一线,减少中间环节。解决下游客户不善于处理价格波动风险的痛点,满足他们即采即用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全国回收点的设置。前置仓库是相当于一个汽车的4S店,能同时满足库存、展示、销售、回收等等作用。

这样的前置仓库,需要设立在消费集中度,为了减少人员成本,需要提升仓储的监管方式,实现集中远程监管;以及优化操作流程,尽量实现无人化进出仓。小而分散的前置仓的设置与监管,是一个难题。

四、销售

  • APP推广

    实现难度:3星半

无论是铝后产品销售,废铝回收、还是前置仓运营,每一个动作,都是需要大量人工的环节。因此为了减少人工,采用APP手段,参考互联网To C的模式,实现To B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这个需要常备技术开发和运维团队。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细分市场构建小生态---谈大宗商品头部企业的产业互联网建设》。而要培养客户群体使用APP的习惯,同样是一个难题。

  • 供应链金额

    实现难度:4星半

在APP端,实现流水以后,就可以引入第三方的供应链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进行评估,解决下游企业的资金需求,获取供应链金融的收益,多元增益。而要寻找到庞大、低廉和持续的第三方供应链金融企业,也是一个难题。

五、期现结合

  • 期货套保

    实现难度:2星

跟逐票逐日的采购与销售对接,集中进行套期保值,使得前端实现客户的即采即用要求,把价格波动的风险从客户端转移到自身。

  • 套保操作优化

    实现难度:3星

我们在《从期货部交易员到公司老板的7层试炼》中说过,相对于一般的期货下单员,期货操作人员更加具有价值的动作,是对于套保的操作进行优化。比如采购合同均价优化等等。这个对于操作人员是有一定的盘面操作能力要求的。但是在极其微薄利润的现货端,套保操作优化成为了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增利手段。

  • 跨期、跨地区、跨品种套利机会

    实现难度:4星

我们在《大宗商品主流业务模式、岗位协作及业务利润核算解析》中提到,套利交易是大宗贸易世界的主流业务模式。上面,我们提到了回收再利用的形态套利,采购时候的QP套利、回收分拣的元素套利,那么借助遍布全国的前置仓,实际上也可以实现跨地区、跨期套利和跨品种套利。

比如两个前置仓所在地,同一个品种,在一个地方的价格高,而另一个地方的价格低,那么就可以在低价地方采购入库,而在高价地方出库销售,对于公司来讲,库存总量没有变化,但是实现了一次购销的套利操作。这种套利机会的识别和把握,需要有全国各地的行情跟踪、策略分析,以及现货团队的配合操作。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采购和销售合同的背后,一个大宗商品的企业需要充分挖掘业务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增利点。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我很多没有提到的改进措施。比如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损耗,提高成品率。成品率提高1%,也是对业务的极大支持。还有如何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序操作,减少能耗,等等。

大宗商品的业务,并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衍生品结构,也无法实现一夜暴富的奢望。有的,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地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点点滴滴地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盈利模式。在大宗商品一个细分市场里面深耕细作,拼尽全力,去获取1%的净利润。

犹如那个儿歌唱的,在一个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希望有朝一日,能在一个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很多大宗商品圈里面的人的长长的职业生涯,就这么过去了。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能到这里还全文看完的朋友,谢谢你们。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
闲谈大宗商品行业与企业运营、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IT系统建设与数据分析、个人成长与职场感悟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