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均价业务敞口处理与优化

财富   财经   2024-09-27 12:32   浙江  

关于作者


    嗨,你好。我是奇文,在大宗商品和贸易圈从业20年,现任职于一家为大宗商品企业提供咨询和IT服务的公司^_^,让我们一起聊聊大宗商品行业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本内容依据公开内容写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公司或其他机构无关。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暗示,请审慎判断并自行承担与此相关的投资风险,不对因使用本次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朋友们,围绕基差交易这一业务方式,我们在前期发布了《正向进口套利实务模拟及业务利润核算解析》,近期又陆续发布了《基差交易的演进、操作优化及价格预测》和《基差点价业务的保证金跟踪与延期处理》,这些内容是基差点价交易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没有看过上面文章的朋友,希望能先浏览阅读,基础的概念我就不再重复了。

今天应读者朋友的留言要求,结合具体的贸易案例,讲一下均价模式在基差交易中是如何开展的我们会以基差均价业务的敞口为对象,分析基差均价业务确定敞口和或有敞口的的处理和优化。

01

基差均价业务特点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提到,基差均价和基差点价是基差交易的两种基本方式。区别是在于基差点价业务是在定价周期里面由点价方逐次分批主动来确定基准价格,最后形成整批或者整个点价合同的基准价格的加权平均价,它是数量和价格的结合;而基差均价业务是在定价周期,随着基准价格的逐日产生,形成基准价格的算术平均价。无论是点价还是均价,产生的平均价加上升贴水,即为业务的结算价。

所以基差均价业务的特点除了基差业务一般特点之外,还有几个要点:

1、均价业务是被动、均衡产生敞口的过程。也就是说,它的价格产生,是在基价确定和价格周期确定以后,就逐日自然产生的,而且产生的过程是均衡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在给工厂等等普及敞口知识的时候,总是跟大家说明,均价业务、点价业务和固定价业务,在敞口产生过程中的区别。三类业务对于公司的风险是不一样的。

2、基价的选择对于均价业务非常重要。由于缺少了点价环节,因此选择合适的基价和价格周期,就成为合同双方博弈的焦点,相对于点价业务,更为敏感。在实际业务中,曾经多次出现对于指数类基价的争议,比如认为某个指数存在着人为控制,偏离真实价格等等。我们有兴趣,可以去搜索阅读这篇文章《这下实锤了!普氏指数“漏洞”被境外贸易商操弄!铁矿价格大涨7%》,其他相关的文章还有很多,对国内外指数作为定价都有类似质疑情况。所以在商品在期货市场上市之前,很多大宗商品采用了多个指数混合定价的方式,以减少单个指数被操纵的可能性。比如氧化铝在上市之前,很多企业就采用三网定价。三网定价‌是指氧化铝的价格由三家资讯机构(‌安泰科、‌百川盈孚、‌阿拉丁)参考当日国内氧化铝厂、‌电解铝厂、‌贸易商间现货市场成交情况,按照不同权重拟合出全国和各地区氧化铝指数价格,市场以三网均价作为参考价格结合升贴水确定合同价格。

当然有期货工具以后,很多企业开始采用了期货价格作为基价,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是国内金属之类的逐月活跃的合约,有移仓和活跃期等问题,跟现实交易环节存在着差异。LME市场有现货价,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在国际铜锌镍铝铅等基本金属商品交易上,LME的现货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3、价格周期是常常被忽略的潜在赢利点。在业务过程中,大家一般对于基价非常重视,但是对于价格周期本身,往往缺少设计赢利方式的意识。但是我们看托克等等的合同,对于价格周期的条款设计往往可以成为潜在的赢利点。也就是说,价格周期条款设计,可能不一定马上赢利,但是在有利条件触发下,就可以成为一种赢利方式。这个是交易能力的体现,可以说是业务高手和一般交易员的区别。比如在和矿山冶炼等生产企业业务中,QP选择权就是价格周期的选择确定,这是重要的契约型获利的方式;还有将定价周期设置在临近交割时间段,享受有可能发生的避空行情;或者将定价周期设置在月中,等待期现价格的重合,以获得期现基差的获利等等。合同条款的设计与定价周期选择等等,我们是需要专门开篇,才能较为完整论述的。

02

确定敞口处理


  1. 1.  

  2. 大家知道,一般均价业务,都是需要在均价开始之前,就确定好合同条款,比如周期、数量、基价等等。我把这类合同称之为均价业务的确定敞口,它是我们在实际业务中最常碰到的均价合同。

  3. 如果购销两端在定价的周期、数量和基价等相同,那么公司是不需要进行套期保值处理,也可以称之为背靠背业务。公司获取的是稳定的购销升贴水差价,大家不要小看升贴水差价,虽然差价较小,但是交易量大,就可以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这个是国际4大粮商盈利的主要方式之一。

  4. 但是一般公司往往没有这么大的交易规模,获取的交易利润无法支撑公司的经营所需;或者从上游拿货需要均价结算,但是下游并不接受均价的业务方式;又或者从上游采购的周期,和下游销售的周期是错配的,那么公司往往是需要把确定敞口的均价合同进行处理,首先第一步就是套期保值。

  5. 确定敞口下的均价业务的套期保值,跟均价业务敞口产生过程密切相关,一般都是按照定价周期内交易基准的交易日,进行切分,计算每一个交易日进行套期保值的数量。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估套期保值效果。一般跟基准价格相关。如果基准价格是去期货市场交易日的结算价,那么就按照结算价进行评估;如果是现货市场价格,那么可能就需要按照现货市场产生时点的期货价格进行评估,比如上海有色网上的若干现货价格在10:30分左右产生,跟期货10:15的价格相关程度最高,那么以该时点的期货价格进行评估。

  6. 当然采用期货对现货进行保值,其中会产生期现基差的波动,这种波动也可以成为盈利的来源,围绕这种波动,可以选择保值的开仓合约、销售的节奏和移仓换月的时机等,进行保值优化和获利设计。

  7.  比如我们统计AL连一与连二的差价,长期是出于远月贴水的结构,但是今年以来,发现是远月升水,但同时可以发现在交割期,也就是月中的时候,远月升水会缩小。那么我们在做保值的时候,可以将部分可能产生移仓的合约直接保值在高升水的远月上,同时在月中回归的时候,加大销售力度,以获取升贴水收益。甚至补贴现货部门,以低于市场价销售,以获取综合收益,回笼资金。当然,这些是操作层次的细节问题。


03

或有敞口处理


  1. 1.  

确定敞口的处理是均价业务的常规要求,我们来谈一下更为少见的内容,是一般业务人员较少接触到的业务方式,也就是或有敞口的处理。

我们刚才说到,一般情况下,均价业务是要在价格周期前确定敞口的信息,包括基价,周期,数量等等,以便于进行按照交易日切分保值,否则交易日过去了,有可能就没有机会进行按照过去交易日的价格进行保值。

但是现实业务中,也存在在价格周期前不确定敞口全部信息的业务,我称之为或有敞口,即也许会产生和执行的,也有可能不执行的敞口。有可能在价格周期中,才确定数量,当然也可能完全不确定,放弃执行。这种业务跟QP选择的区别,是QP业务是定价周期的选择,而或有敞口是对于定价数量的选择。

和QP业务一样,这种情况往往产生于矿产或者冶炼生产企业与他的下游企业的业务合作中,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往往比较稳定,只是生产数量的区别。出于合作考虑或者双方关系比较好,愿意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在全月生产计划之外,额外进行调配。同时,工厂对下游的销售,往往是以均价进行销售。这样自然的,就变成了下游业务中的均价业务或有敞口。

这个是下游贸易商重要的获利方式。这种获利方式,需要结合全月均价的判断来进行操作。即比如,双方约定,在月中有一次或有敞口的商谈机会。那么对贸易商来说,可以判断上半个月的行情。

如果行情是上涨的,那么可以不保值,这样到月中的时候,如果决定拿货,就可以进行一次性保值,获取时点保值价格和过去交易日均价之间的收益,之后的交易日仍然按照切分的方式进行保值;当然也可以进行保值,那么到月中的时候,就必须拿货,因为期货是亏损的,必须用现货的盈利进行补充。

如果行情是下跌的,那么可以不保值,最多就是不拿货;如果进行保值了,等到下跌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利了结;也可以等到反弹到前期均价之上,再开仓,进行拿货。这样就可以获取期货获利了结+期现结合收益这两部分的利润。

当然也可以采用期权保值。也就是买入亚式看跌期权。我们测算过,大概需要0.8%的权利金。但是这个操作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效果不比期货更好,灵活性也不足。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能到这里还全文看完的朋友,谢谢你们。近三个月在新项目上,闲谈的时间少了,也谢谢各位还关注着我。大家国庆节快乐!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




奇文闲谈大宗商品
闲谈大宗商品行业与企业运营、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IT系统建设与数据分析、个人成长与职场感悟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