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乡愁丨故乡的记忆

民生   2024-11-07 20:42   江苏  

编者按:

 在游子的心目中,故乡像暮春的雨,有些清爽,有些清净;回忆像初夏的风,有些暖意,有些惬意。经历世间的风雨,待到夜深人静,我点一盏灯,等你归来,听你讲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听你讲与家乡的缠绵往事,听你讲在如皋的美好记忆,人、物、事、味道、美食,一切皆可成景。你的故事,我愿意听,欢迎来稿,投稿邮箱:rgyjzx@163.com。


作者介绍

邱贵平

1965年出生在黄市,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对如皋地方历史文化和如皋地方党史有一定研究,先后在国家、省、市级书刊报纸杂志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

故乡的记忆


随着年岁增长,思乡的情绪却是一年更胜一年。近年来,梦里时常会出现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吃过的“美食”(之所以加引号是在当时这些并非美食)。父母均逝,偶尔回乡,皆是来去匆匆,总感慨岁月不居、时过境迁!故乡留给我的,似乎永远是年少时候的记忆。


或许,因我喜吃懒做,记忆中大都和吃有关。

蚬子,是记忆深处浓浓的美味和乡愁。黄(王)家市的蚬子冠三县,那时,“西来桥的生姜片,黄家市的蚬子,季家市的脆饼”,可谓风靡一时,留下不少回味。至于蚬子,正华老同学在《西乡情韵》已有专文介绍,此处不做赘述。而蚬子汤和韭菜炒蚬子一直都是同学们心中抹不掉的记忆,偶有吃到,定会拍照于微信群中炫耀一番,让心底那故乡的味道释放!

冷蒸(冷冷),我们小时有两种吃法,其一叫做麦冷冷,即青麦粒炒食。麦子已经灌浆,将熟未实,捋下穗头,以手揉搓,置畚箕内颠簸去除芒壳,得青麦粒,入锅文火略炒即成。青麦粒晶莹碧绿,炒制后清香浓郁,入口软糯,洵为美味。其二则把炒好的“麦冷冷”用石磨磨一道然后捏成一个个团咬着吃。冷蒸(冷冷)时令性极强,一年一季,也就那么几天,过去粮食那么金贵,要不是青黄不接,食之于心何忍?现如今,麦冷冷的吃法非常少了,而冷蒸(冷冷)却登上千家万户餐桌成了时令佳肴美味。

摊烧饼,或曰“锅拓”。面粉调至稀糊状,热锅用洗锅的刷蘸点油涂一涂以达润锅目的,倒入少许稀面,以锅铲均匀摊薄。待面收干,再刷层油撒上葱花。摊烧饼宜匀薄,表面金黄油亮,骨劲挺拔,那时,巧妇能人可以将烧饼摊成锅状,为四邻称赞。小时家贫,摊烧饼时节才有,多以佐粥。亦可做成“烧饼汤”:将摊烧饼切条状,水开氽入,加盐,撒少许韭菜提香。若加蚬子汤和些许蚬子肉,味美难可名状。

扁食。家乡习俗,清明、七月半等“鬼节”多吃扁食,且馅多种多样。旧时包扁食一般手擀面皮,这是技术活儿,一般人驾驭不了。我很喜欢看擀面,既富动感,又含韵律,极见潇洒也。后来村里有人家买了压面机为村民加工面条和馄饨皮,慢慢的,手擀面皮越来越少见了。扁食,皮薄、馅饱,如元宝,如簸箕,行行列列,排在竹匾内,美如雁阵,振翅欲飞。扁食易饱,一碗足矣,但乡人谓之“软饱”,多食亦无妨。年少的我,虽每年吃不上几回扁食,但那份回味却始终萦绕心间。

粽子。端午时节,无论贫富,家中总会包些粽子。我一直瞧不起外地的粽子,看上去松松垮垮,实在没有食欲。家乡的粽子,从河边打下新鲜的芦苇叶,我们称之为“芦箬”“箬子”,家中把糯米浸泡,箬子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开始包粽子。故乡的粽子,一种是小脚粽子,还有一种“穿粽”俗称“一把抓”,须用簪子从粽心将粽叶穿过。粽子包完,置于水盆,棱角分明,饱满匀称,真是赏心悦目。那时扎粽子不用绳索,而用笋衣,乡人谓之“竹套”。竹园里,笋初长成竹,笋衣掉落,捡起洗净存着待用。用时水煮,撕成绳状,捆扎粽子,取其竹香。可惜,此法今已失传,奈何,那竹香和箬子香满满的粽子只在记忆中!

焦屑。用麦子最好是大麦炒熟,磨粉即成。吃时,取开水调匀至半干半糊状,以筷子挑食,讲究一点的可入少许糖精(吃焦屑的年代哪有砂糖)。焦屑乃温贫之食,并不好吃,干涩喇嗓,难以下咽。这是一种可以急救的食品,类似于特定时代的“炒面”。田间劳作,无暇具炊,吃一碗焦屑,极易饱腹,只为快捷方便。经常,在家或在菜市场,听到卖焦屑的叫卖声,心中也会有一种冲动:买上些许,回家加入脂油、白糖,擂成糊状(用筷子反复搅拌曰“擂”),细细地再品当年难忘的香味。


在我的记忆里,与劳动有关的就是罱河泥。


现在,人们已经见不到“罱河泥”了。罱河泥是很重的体力活,早春二月,河泥沃饶,罱泥人站在罱泥船上,双手持长杆大铁夹,从河底夹取淤泥,存入船舱。待中舱积满,便靠岸用大铁锨凌空甩入临岸预先挖好的塘中,积草塘肥。旧时种田,特别在治沙改土的年代,这是极好的肥料。罱泥工多体格健壮,臂力惊人,非一般人能胜任,他们冒着零下五六度的严寒,破冰罱河泥,竹篙子一提上来,一抹一把碎冰片儿,让人从心底充满敬意!我小时爱看罱河泥,主要可以拾取夹带上来的蟹虾泥鳅。新罱的泥塘,隔天来看,爬满了螺蛳、歪歪(河蚌),真的是唾手可得。罱河泥,既为农田积储了肥料,又能清除沟底污泥,清洁了河床,净化了水产的生存环境,真是一举几得。罱河泥,那情那景,就如同当年如皋人民战天斗地的“治沙精神”一样已经深植我心。


在我潜意识里,总想对故乡表达一些什么。但是近乡情怯,语多呢喃。就像对一位亲人的情感,日积月累,无处宣泄,当有机会给你表白时,说出来的往往只是一些思绪片段,一鳞半爪,不知所云。写在这里的文字,就是这样的产物,算是记录我对家乡的点滴情思。


好在,我的情感是真实的!



往期推荐


编辑 | 赵   梅   苗雨露   

审核 | 陈继露   朱宇家
供稿 | 远教中心


雉水先锋
发布上级精神和本市组织工作动态,宣传基层创新实践和先进典型,与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实时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