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游子的心目中,故乡像暮春的雨,有些清爽,有些清净;回忆像初夏的风,有些暖意,有些惬意。经历世间的风雨,待到夜深人静,我点一盏灯,等你归来,听你讲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听你讲与家乡的缠绵往事,听你讲在如皋的美好记忆,人、物、事、味道、美食,一切皆可成景。你的故事,我愿意听,欢迎来稿,投稿邮箱:rgyjzx@163.com。
磨头人
新港的民间风筝与通州的哨口风筝有所不同。通州风筝,大多为七簇星,而新港风筝大多数为九簇林。新港村1组村民高以文是个风筝世家,拥有四尺、六尺、八尺三样九簇林,其中最大的一只上就有嗡子、噶(哆)子、葫芦、竹铃共计100多只。
放风筝的过程:由一个具有组织能力的长者担任指挥员,负责全盘调度,在众多人员中挑选出跑得快、耐力好的人担任放飞者,然后进行明确分工,仅传风筝的就需要3人,揹风筝的要站头把、二把、三把、四把、五把(也称了把),站了把的需要6-8人。揹头把者不但力气要大,身手也要敏捷;揹了把者,最需要耐力,他们往往需要奔跑数百米才能把风筝揹上天。
放飞时,选择线路非常重要。首先不能有河港,线路选好后,由揹了把者负责传绳,然后揹一把、二把、三把、四把者各自站到指定位置上去,一切准备就绪,指挥者用喇叭筒子高声下令,传风筝者顺势往前送风筝,揹一把、二把者使出浑身力气,触动风筝绳索,揹了把者拼命奔跑,风筝逆风而上,越飞越高,越飞越响,最后接到天风,站稳阵脚,并发出惊天动地的音响。揹了把者喘着粗气,使出吃奶的力气,慢慢地将风筝拉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找一棵结实的大树,将风筝牢牢地拴住,并派专人守护。然后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站在下风口,慢慢地聆听那嗡子、噶子和哨口的合奏曲,仿佛在听一曲美妙无比的天籁之音……
这种大风筝,如能一次放飞成功就是全庄人的大胜利,大家都要喝酒庆祝。六十年代后期,因农村电线成网,揹风筝者日少,但近年来又有复飞之势。新港周围的场东、新联、十字桥、塘湾等村每村都有几只、十几只大小不等的哨口风筝,人们仍然把揹风筝视为冬季最好的文体活动。
编辑 | 赵 梅 苗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