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立冬的日期通常在每年的公历11月7-8日之间,太阳黄经达到225°。立冬意味着气候从秋季向冬季过渡,天气逐渐寒冷,万物开始闭藏。立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到了立冬,就表示冬天要开始了。立冬还有补冬的说法。各个地区的人们都会吃一些应节日的食物。比如说立冬吃饺子,是为了不让冬天时候耳朵长冻疮。那么,广东立冬吃什么风俗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立冬吃什么风俗食物
在广东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人们立冬吃用香饭,一种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饭,全都是温热的食物。
一到立冬,广东人就会结伴去打边炉吃羊肉,热热闹闹地开怀大吃,广东人称火锅为打边炉。广东人重汤头,因此粤式的打边炉自然也以好的高汤为底,加上各式海鲜、山珍入味,蘸料则以沙茶酱为主。
在汕头每个节气都讲究进食不同应季美食,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立冬进补”和吃板栗炒饭是汕头特有的习俗。据说立冬当天进补,营养成份会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进补药膳用的中药材有人参、当归、枸杞、西洋参、鱼胶、鹿茸、冬虫夏草、茯苓、黄芪等等,药膳常用的食品有乌鸡、鹧鸪、鸽子、鹌鹑、水鸭等。
在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先人认为在立冬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深受潮汕民众喜爱。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浓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饭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以前潮汕地区立冬还有吃“炣饭”的习俗,这种食俗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潮汕地区俗谚说“十月十吃炣饭”,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时候,加上当时的白萝卜、小蒜、新鲜的猪肉等,一道简单美味的炣饭就做成了。
立冬的习俗
补冬:立冬后,人们会通过食物来补充能量和抵御寒冷。北方人喜欢吃饺子、羊肉、狗肉等温补食物;南方人则爱吃鸡鸭鱼肉、麻油鸡、姜母鸭等热补食物。
吃饺子:在北方,立冬吃饺子是一种传统习俗。饺子外形似耳朵,寓意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冻,同时“饺子”谐音“交子”,象征着秋冬季节之交。
祭祖饮宴:部分地区在立冬会祭祖、饮宴,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家庭和睦。
喝羊肉汤:在山东滕州等地,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汤不仅能御寒,还能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冬酿:立冬后气温降低,适合酿酒,因此有冬酿的习俗。人们会用新米、新谷制作米酒、黄酒等,这些酒可以暖身驱寒,增进食欲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