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村外的那些路》
一条一条的小路,蜿蜒在村庄四周,通向野外,也把周边稀稀落落的几个村庄串在了一起。
这些路,有的是出村去地里干活要走的路,地在哪里,路就伸向哪里。有的是走十里去赶集要走的路,集在哪里,路就通往哪里。有的路,在连到集上以后,还会通向更宽更远的路上,和外面的世界相连,让人望不到头,也看不到边。
村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些路上进进出出,一趟接着一趟。人们在村子里吃饱了饭、喝足了水,沿着这些像血管般蜿蜒在田地里的小路上,走到地里,把积攒起来的力气都化成了汗水全部抛洒到地里。等到身上的力气耗费的差不多了,又返回村子里,吃上一顿、喝上几口、再美美地睡上一觉。浑身上下,就又有了使不完的力气,又可以去地里挥汗如雨了。
等到人们的力气换回来一季丰足的收成后,村庄上空,就会长时间地笼罩在一片满足和喜悦的气氛里。人们会打心底里感叹自个的力气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站在地头,指着那些还没有收割的沉甸甸的麦穗或者刚收获过的庄稼地对自己的子孙说,看,不出力不流汗,哪来的粮食叫你吃?哪能有好日子让你过?
也有不少人从这些路上走出了村子,去了外面的世界。过了些日子,蔫头耷脑回来了几个,任凭你怎样打探,都绝口不提自己那些天在外面干了什么、又为什么回来了。回来的头两天,把自己窝在炕上,到了饭点,家里人喊了几次让起来吃饭,磨磨唧唧起来,胡乱扒拉上几口,又窝回到炕上。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后,去门后面或者墙角,拿过那些已经好多天没有摸过的农具,去地里甩开了膀子、回到了先前那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握锄头使劲干的日子,并且比以前更卖力了。
在外面出息了的,带着一腔衣锦还乡的自豪,觉得给自家门庭上添了不少荣耀,回到村里后,见了谁都要停下脚步,问候问候你,给你散一根烟,向你讲一讲外面的世界。还有好多没有回来的,也不知道他们在外面正做着什么样的营生、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又有多少人,把梦留在了异乡?
人生道路千万条,当你走到了这一条路的尽头,另一条路可能就又成了你的起点。
不管你走哪条路,村庄,就像一个母亲,永远都在原地,守望着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回来了,哪怕你身无分文,她都会张开臂膀拥抱你,绝不会多说一句越外的话。就像我这样一事无成转眼到了中年的人,此刻,站在她面前,她也没有露出一丝一毫嫌弃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