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近80岁的老母亲通电话,她看到新闻报道说现在世界并不太平,还有好多地方在打仗,不由向我描述了她小时候听到的打仗的故事。
-1-
母亲生于上世纪40年代,富平康庄战役的时候,她正是幼年时期,我外婆家在太白山下的马家坡,她虽然没有见过战役正面冲突的场面,但那时候她家里的情形却记得清清楚楚:
由于马家坡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部队经过时,基本上都走陵前村和邹村那边的大路,也就是现在曹村镇到底店的曹底路。陵前村的许多大户将家里的妇孺都领到马家坡的荒废的窑洞里,留人照顾吃喝,再将家里的大牲畜,如骡子和马等都都拉到院子他们的院子里拴起来,专门留人照看,不让那些骡子马大声嘶鸣而引起恐慌。
战斗结束,再各自回到原来的家里。
在我们太白村,那时候好多人避难的方式是悄悄地藏到自家的地窨子里(不是家家都有这个设施),地窨子里放上干粮和蔬菜,有的地窨子还通到水井,一家人在里面呆上两三天没任何问题。比如我们村谁谁家都有,谁家的地'窨子打红苕窖的时候都打到地窨子。
由此可见,70年代三原和荆山塬上那一带,许多村组组织打地道,是战备忧患时期的必然选择,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种思维。
-2-
每年县上都要举办“防空避险”主题宣传活动,目的是提升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居民应对战时突发事件的反应与互救自救能力,形式也很多,每一次参加活动的群众也非常多。
现在每个县城都有人防工程,它的首要功能是在战时为人员提供掩蔽和保护,保护居民的安全,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是国防的也是公益的。
人防工程也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防广场可以平时作为娱乐休闲的场所,如纳凉、宣传教育等,地下部分可以建设地下商场及停车场,既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也可以缓解交通压力,为附近的车辆提供地下停车场。
人防工程也有应急防灾的功能,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