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医保局 编辑:子非鱼
“实施即时结算改革后,医院每天都能按比例收到上一天发生的住院医保基金,这些真金白银缓解了医院垫付资金的压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安徽省人大代表、淮北市人民医院刘永刚院长称赞道。刘院长称赞的即时结算是安徽省医保局落实国家医保局部署,自2025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保基金结算改革新模式。
“T+n”变成“T+1”
刀刃向内改流程
数据加持强赋能
部门协同推改革
厦门医保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工作正式落地 资金拨付时限压缩至最短1个工作日
直接结算为医药改革发展添活力:内蒙古、江西、广西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局出台《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业务操作规范》及《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电子回单核对及账务处理规则》等措施,在全国创立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医银企直联”业财一体化直接结算模式,实现全程在线结算。结算信息经医疗机构、配送企业、盟市医药采购机构、自治区医药采购中心四方确认,由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中心组织并受医疗机构委托开展全区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工作。
2022年,江西省医保局出台《医保基金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用耗材和国家谈判药品周转金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根据省医药价格和采购服务中心推送的信息,分别与医疗机构和供货企业签订集中带量采购货款结算协议,明确结算方式、责任义务以及医疗机构回款的时限,保障了周转金及时拨付和医保基金安全。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出台《药品集团采购结算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全区各级医保部门向公立医疗机构拨付结算周转金,集采平台开立在线结算账户,医疗机构与集采平台、银行签订三方协议,授权集采平台按协议代收代付药品货款。
2024年6月,明确各医疗机构通过国家医保信息平台药品和耗材招标管理子系统采购的全部集采药品、医用耗材货款,统一纳入线上结算范围。集采药品货款在确认收货后30日内结清,集采医用耗材货款在验收合格后次月底前结清。
医保部门通过医保基金预付(周转)金、受托结算等方式完成直接结算,既把回款时间尽量统一压缩到医药企业可承受的期限内,又保留了医疗机构的结算主体责任和义务,减轻了医疗机构资金流和人力压力,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直接结算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动力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将26批1016种集采药品全部纳入结算范围,实现医疗机构验收入库后30天内回款,平均回款天数24天。2023年,分批分类将22类集采耗材纳入结算范围,实现医疗机构验收入库后次月底前回款。今年1-6月,累计为164 家集采中选药品配送企业和274家集采中选耗材配送企业分别直接结算货款43.76亿元、1.61亿元。
截至2024年5月,江西省通过医保基金与集采中选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已累计为3041家配送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耗材货款149.77亿元,其中,今年1-5月为2628家配送企业直接结算35.53亿元,货款结算周期从6个月缩减为30天左右。
截至202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有5766家医疗机构、9190家配送企业、12077家生产企业,共27033个主体在招采子系统开展了线上采购工作,累计线上结算药品货款172.25亿元,药品货款回款时间缩短到30天以内。
直接结算有力保障了集采中选医药企业的资金及时回笼,医药企业的交易成本显著降低,医药领域生态明显改善,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直接结算为医药企业发展释潜力
华润内蒙古医药有限公司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集采药品供货商,保障全区1500家医疗机构的集采药品供应,集采四年多来,直接结算金额约15亿元,占全区药品配送企业30%。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他们的回款周期,有些医院甚至超过1年,现在通过直接结算政策实现上月的货款,次月就能打到企业账户,使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业务覆盖和服务提升上,2020年以来,直接结算已累计节约该公司融资成本约2500万元。
江西南华医药有限公司集采服务中心负责人也认为,直接结算更适合企业的发展,他表示“对配送企业来说,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资金的问题,在医保统一结算之前,是每个医疗机构单独跟我们结算,结算周期需要3-4个月甚至1-2年。现在我们只跟医保局结算,平均结算时间仅30多天,每年能节约4000万元的银行利息,直接结算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举双手欢迎!”
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的集采药品配送商,配送份额达到50%以上,保障了全区2100多家医药机构集采药品供应。在集采药品线上结算政策实施前,该公司的大部分回款账期长达6个月以上,现在通过线上结算政策,大大缩短了公司的回款账期,每年能够节约融资成本超4000万元。
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使得集采的成果更能在回款环节得以体现,既降低了医药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了医药企业资金周转使用效率,又提振了医药企业参与集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药品、医用耗材的供应保障能力。据估算,仅内蒙古、江西、广西三地,平均每年就能为配送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近2.5亿元。
目前,其他省份也已开始或陆续启动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工作。
回款时间从6个月减为30天:福建、山东
近年来,福建、山东等部分省份积极探索采取医保基金向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将医药企业收回货款的时间压缩至30天以内,切实解决了这一难题。
直接结算为医药改革发展提供新助力
药品纳入集采前,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通过合同建立药品买卖关系,合同中明确药款支付时间。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往往较长,甚至出现了医疗机构严重拖欠货款的情况,医药企业收回货款的时间普遍在6个月以上。
药品纳入集采后,通过压缩中间环节“挤水分”有效降低了虚高价格,而“挤水分”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缩短药款支付时间,这是药品集采“四个确保”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向中选企业做出的政策承诺。
为了支持医疗机构及时向企业支付药款,各地医保部门将医保基金按不低于年度约定采购金额的30%专项预付给医疗机构,支持医疗机构及时支付集采药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等文件更进一步提出“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为各地进一步解决集采药款问题提供了遵循。
直接结算为医药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新模式
近年来,福建、山东等部分省份积极探索建立医保基金对医药货款直接结算的新模式。
福建省印发《关于做好全省定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货款统一结算支付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定点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货款由医保部门统一与配送企业进行结算支付”。同时成立福建省医疗保障监测和电子结算中心负责省级药品货款结算工作并指导和推进地市工作。
2022年,福建省印发《福建省医疗保障药械货款统一结算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梳理整合以往政策文件,优化和规范结算支付流程,明确结算各环节办理时限。各有关医疗机构、药械供应企业于每月第6-8个工作日进行对账;各级医保经办机构于每月15日前根据定点医疗机构和药械供应企业双方一致确认的金额,代医疗机构先行向药械供应企业支付药械货款,于每月25日前向医疗机构支付抵扣药械货款后的医保结算款。
2020年,山东省印发《山东省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货款结算时间自中选品种交货验收之日起不超过30天”。2021年,山东省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医保定点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实施方案》,全省全面启动直接结算工作。
为实现医保基金向医药企业精准支付药款,依托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福建搭建了全省统一的药械货款结算平台,实行属地管理、分级结算;山东搭建了全省统一的药械结算监管平台,实现了监管平台与招采子系统、各市医保核心业务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
在平台上,医药企业根据采购订单发起申请、医疗机构审核、各市医保经办机构复核,直接结算申请流程、对账流程、支付流程全程线上办理,确保了医保基金于每月15日前完成资金拨付工作。
直接结算为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目前,福建省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覆盖了定点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全部药品和国家集采、省级集采、省际联盟集采各批次医用耗材,部分地市试点将全量医用耗材货款纳入直接结算范围。
2023年,福建省累计直接结算企业药品货款275.95亿元,结算率达99.96%;结算集采医用耗材货款34.92亿元,结算率达98.55%,覆盖全省所有定点公立医疗机构,回款周期控制在23个工作日内,惠及504家药械供应企业。
2022年,山东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覆盖了国家集采、省级集采各批次药品和医用耗材,截至目前,累计直接结算企业货款279.25亿元,覆盖2718家公立医疗机构,惠及2471家医药企业,平均回款周期29.2天。新开展的各批次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结果落地,同步纳入直接结算范围。
直接结算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医药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政策效果不断从配送企业向生产企业持续传导,有助于减轻医药企业筹措资金、垫付资金的压力以及利息负担,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也消除了企业后顾之忧,促进医药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以及创新研发中,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助力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直接结算为医药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提供新保障
福建省内多家药械供应企业表示,药械货款通过医保统一结算后,收款时间固定,有利于企业加强资金统筹规划,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一名企业负责人表示,仅以2023年为例,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回笼加快,每年可综合降低成本约600万元。随着药械货款统一结算制度的持续推进,福建省不断激发药械供应企业发展活力,培育了多家龙头企业,推动了医药流通行业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规范化、集中化程度逐步提高,打通了药品耗材配送“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了覆盖全省、高效协同的药品耗材配送网络,即使边远地区也可及时获得药械供应保障,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医便利。
国药控股山东有限公司、上药控股山东有限公司负责人均表示,直接结算大幅缩短了回款账期,加快了资金回笼,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增强了医药流通企业保障集采药品供应的信心和能力。
齐河县晏城街道卫生院负责人表示,集采药款直接结算切实增强了企业供货的积极性,特别是基层集采药品供应保障及时性较以前有了较大提升。
对医疗机构来讲,直接结算在切实保障医疗机构能够及时购进、向群众及时提供集采药的同时,也有效减轻了工作负担。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医疗机构均表示,直接结算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了财务付款的精准性,医疗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清晰明了地查询到集采货款结算情况,减少了配送企业和医院的对账环节,减轻了双方工作负担。
目前,除福建、山东两省外,其它部分省(区、市)也正在推进集采药款直接结算。
关注公众号,获取可靠、专业的资讯和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