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又双叒生病了?揭秘冬季呼吸道病原真相!

文摘   2024-12-11 16:45   四川  

有一种煎熬叫做娃反复生病

当了爹妈后才知道

什么“佛系”“躺平”

在孩子生病时统统不灵

一到冬天

孩子一咳嗽

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别急,咱有“锦囊妙计”

有需要的请自取


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病原有哪些?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上升风险逐渐增加,可能会面临着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或同时流行的风险


虽然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不同,但它们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这么多呼吸道病原,怎么应对?
01

流感病毒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应对 

患病后,可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如果没有禁忌症,6个月以上的人群都建议接种流感病毒疫苗


02

肺炎支原体

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但也不忘“关爱”5岁以下的小盆友。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潜伏期长,多为1~3周。大多预后良好,仅较少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可转为支原体肺炎。


 应对 

目前无针对性疫苗。支原体肺炎的一线治疗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患儿可以选择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0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易感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


感染早期症状多局限于上呼吸道,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数可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极少数加重为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应对 

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和特异性药物。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04

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潜伏期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起病急,常在起病之初即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咳痰、咽部红肿、咽痛等症状。少数可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死亡。


 应对 

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和特异性药物。大多数的腺病毒感染者症状不严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05

鼻病毒(RV)

RV是人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极易引起反复感染,无症状携带者占比也很高。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都可成为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年人多发。


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或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应对 

鼻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无需特殊治疗。抗生素对鼻病毒无效,请不要自行随意服用抗生素!



说到这

问题来了

为啥子一到冬天

呼吸道疾病这么高发?




1.寒冷季节更利于多数病原体的存活。


2.冬季常关闭门窗,室内空气流通性降低,一旦有传染源,容易造成疾病传播。


3.寒冷季节鼻黏膜抵抗力下降,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人体。


4.聚集在室内活动时间变多,容易相互传染。




怎么预防呼吸道疾病呢?

呼吸道疾病虽“各有千秋”,病因和症状各不相同,但它们传播的招数却大同小异,无非是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这些“老套路”传播。至于预防嘛,咱们的招数也是八九不离十,主要包括:



1.接种疫苗: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通过接种流感、新冠、肺炎球菌疫苗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


3.科学佩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如周围有发热、咳嗽等人群,建议及时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4.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充足休息,适量运动,保持自身免疫力。 


5.做好健康监测,视情况及时就医。







END

撰稿:陈亚荣

编辑:彭淇雯



注:图片来源于版权图库,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成都疾控

立即扫码

那些关于艾滋病的江湖传闻,是真的吗?

HIV的杀灭方法有哪些?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做好防控准备,让我们一起“免疫”起来!


点个“在看”不失联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新闻发布、公益服务、招生宣传、学生成果,学校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