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成都高新新科学校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更好地研读、践行“双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培训需求,2024年11月27日,我校开展了“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的项目式校本研修活动。
此次活动特邀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所所长、数学教研员、成都市学科带头人陈利老师作现场教研指导。
活动伊始,由学校刘泳老师带来一年级上册《整理房间》的课例展示。刘老师巧妙地运用深受学生喜爱的图片构建起学习情境,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带着真实的 “任务” 踏入沉浸式学习情境。通过“分一分”、“画一画”以及 “萝卜蹲” 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领略到分类整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依据特定标准对物品加以分类,促使学生能够对分类结果展开简单的整理与剖析,并对生活中的分类进行分享,将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勾连,培育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自评互评环节,针对自身所展示的课例,刘老师依据课例的选择背景、设计思路以及教学目标展开了课例阐释。两位教师代表也在会上进行了课例点评。他们表明,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发言踊跃且纪律良好,刘老师的课程问题设置精妙,对时间的把控精准无误,课程编排合理恰当,对学生的点评也恰到好处。与此同时,针对刘老师的课例,提出了两点改进建议:要着重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解题方法与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紧密结合新课标要求与课时要求,进一步妥善做好课时衔接工作,在本节课例中应率先强调分类标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陈利老师在会上针对刘老师的课例给予了详尽指导。陈老师率先对刘老师的课例予以肯定,指出刘老师的教学风格灵动活泼,教学目标清晰明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具配备丰富多样且全面,现代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也能切实助力教学。同时,陈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即需进一步明晰教学重点,在引出主题时,问题的理论依据需更明确清晰,在开展教学时,要依据课时定位与学习逻辑,先助力学生明确分类标准究竟是什么,再引导学生探寻出分类标准并阐述理由。
陈利老师在会上还开展了主题为《小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诸多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围绕高阶思维的定义、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高阶思维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以及高阶思维培养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她指出,要切实落实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教师需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激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可借助诸如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数学问题解决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的逻辑判断、逻辑推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针对学生评价,陈老师着重强调,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通过助力学生逐步构建自我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总结习惯,推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养成。
学校周俊英副校长在会上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周副校长表明,本学期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紧密围绕 “解读新课标,读懂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这三项任务推进,课堂研讨是落实好这三项工作的关键着力点。刘老师在活动中对新教材的积极践行,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交流研讨案课例。同时,周副校长指出陈老师在本次活动上的悉心指导,从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不同视角,为教师们呈上了一场专业学习的盛宴,让我们再度体悟到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 “点燃” 与 “唤醒”,让学生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同行者。
供稿:教务处
初审:吴 颖
校对:李梦也
批准:周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