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文摘   2025-01-11 15:14   四川  

FINANCE

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金融集资” | 宣传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发展,非法金融活动也日益猖獗,尤其是在校园内,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金融知识,成为了这些活动的目标群体。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员工及家长对非法金融集资的防范和识别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提醒您和家人,拒绝高额诱惑,警惕非法融资集资的陷阱,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什么?


01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防范非法集资的

“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02


1 四看

①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

②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③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④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2 三思

①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②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③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 等一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亲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一、什么是非法校园货

非法“校园贷”是指诈骗分子利用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将高利贷披上'校园贷款”的外衣,在本该阳光纯净的校园环境,以“校园贷”名义进行的诈骗活动。

非法校园贷有三大特点:

其一,借贷人基本上都是在校学生;

其二,放贷门槛低,开始借贷金额都不高,但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砍头息”、罚息等,利滚利,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其三,经常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催收欠款! 




二、非法校园货的风险和危害

1是诱骗借贷风险。一些非法校园贷机构通过宣传推介,发展营销人员,诱导学生高息借贷用于超前消费等活动;一些不良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等打着专业培训、推荐就业等幌子,捆绑推荐借贷业务,诱骗学生通过高息借贷缴纳培训费、中介费。

2是超高利息风险。非法校园贷往往使用低息、免息等诱惑性宣传,引诱学生借款,但在实际签订的合同中,会隐蔽约定高额手续费、服务费、“砍头息”、罚息、利滚利等典型的高利贷条款,学生一旦借款,便要承担超高利息,不堪重负。

3是催收骚扰威胁风险。大多数非法校园贷机构为了强制学生还本付息,往往针对学生活动场所固定、社会经验缺乏、有家庭为其兜底等特点,采取威逼、胁迫、恐吓,甚至直接使用暴力等手段进行催收,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不堪忍受。

4是个人信息隐私泄露风险。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借用自己身份证给同学申办贷款,致使自已深陷非法校园贷陷阱。一些非法校园贷机构将其获取的学生个人身份信息、家庭信息、隐私资料等,泄露给非法黑中介,在互联网上流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




三、如何科学面对校园贷

1、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国家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

2、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3、掌握金融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辨别合法金融产品的能力,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4、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隐私。尤其不要替陌生人担保,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当遇到“0首付”“0元购”“低门槛”等借贷产品宣传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谨防被骗。

5、要树立诚信意识,珍爱个人信用记录,良好的信用是无形的信誉财富。

非法集资涉案领域不断扩散,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但无论非法集资形式如何变化,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




供稿:行政办

初审:吴玖玲

校对:李梦也

批准:周金龙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新闻发布、公益服务、招生宣传、学生成果,学校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