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粹,弘扬文化——记“成都市百名艺术家美育浸润行动”进校园

文摘   2024-12-13 20:29   四川  

传统

节气

传承国粹


弘扬文化


云鬓珠花中,长袖盈风间,舞不尽生旦净末丑,唱不尽世间百世情。

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中国国粹。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4年12月12日,成都高新新科学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京剧科普讲座,戏曲专家刘洁老师走进校园,为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艺术殿堂的大门。

讲座伊始,刘洁老师便带着孩子们穿越时空,回到了200多年前的清朝。他生动地讲述了“四大徽班进京”的故事,从三庆班首次进京贺寿,到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陆续涌入京城,京剧的雏形逐渐显现。这一历史片段的再现,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戏曲繁荣的年代,感受到了京剧诞生的不易与辉煌。

随着讲座的深入,刘老师又向孩子们介绍了“徽汉合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嘉庆、道光年间,汉调艺人纷纷来京,与徽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京剧艺术风格。这一过程的讲解,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多元融合,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浓厚兴趣。

刘洁老师通过经典的京剧片段赏析《拾玉镯》和《三岔口》,生动地介绍了京剧的几大特点:虚拟性、综合性、技艺性、客观性,并通过生动的表演和互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京剧的唱、念、做、打四功以及手、眼、身、法、步五法。

此外,刘老师还逐一介绍了京剧的行当,从老生、小生、武生到青衣、老旦、武旦,再到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和文武丑角,每一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角色定位。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得目不转睛,仿佛置身于京剧的奇幻世界。


通过此次讲座,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我们相信,京剧艺术会在新生代中得到更多的发扬与创新。


供稿:六年级组

初审:陈   鸣

校对:李梦也

批准:李贵远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新闻发布、公益服务、招生宣传、学生成果,学校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