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荷过世,乞巧人间

文化   2024-08-09 16:56   四川  


七夕将至

古有牛郎织女星际穿越

女性穿针乞巧

唐宋时更成为社会节日

全民参与

而今过七夕,在向往美好生活时

更盼得巧智,成大慧



七夕,据悉渊源可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汉代时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逐渐演变成民间节日。


从七月初一开始,古人们各种为“巧”而准备,至七月初七,洒扫沐浴,月亮下穿七孔针“得巧”,水碗内投针观影“验巧”,喜蛛结网于果盘“应巧”,制面食巧果,甚而登楼祭拜观景等一系列“七夕标配”,呈现了一幅夏秋之际的人间“乞巧”场景。


无论女子月下穿针乞求心灵手巧,出一手好女红;男儿拜魁星,乞得一手好文;老人们观星,以乞侍好农稼;或是孩儿们着荷衣,举荷叶,灵动乖巧,人们似乎假以这些动作与场景,与自然连接,诉衷肠、表心愿。


更重要的是,就像七夕见了喜蛛(代表智慧),即应巧开窍得了智慧一般,人们希望从乞巧中开智慧,安自心。


所以,在这乞巧、得巧的背后,除了世间人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人人皆盼望得巧智,成大慧。



宋代孔平仲诗曰:“高列瓜华结彩楼,半空灯烛照清秋。祇应用尽人间巧,更欲远从天上求。”当内乞心起,虽外求至星辰,殊不知,“巧智”却从我们放下外求之心开始,专注于穿针、叩拜、观望的一念。


善巧智慧,自有家珍,不从他处来,自从安静专注中生发。当我们时时刻刻凝神在当下一念、指尖之事,平凡琐碎生活中,谁说不会生出大智慧呢?


七夕,古代人不仅乞巧,还有向泥娃娃祈福的民俗。约从唐代起至宋代,泥娃娃在七夕逐渐成为“网红玩偶”。这个大人孩子们的“心头好”,手持荷叶,身着荷叶衣,出现在诸多人家的供桌上。


此泥孩儿叫“磨喝乐”(又名摩睺罗、磨合罗等)。《东京梦华录》描述:“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书中写到购买磨喝乐的五处铺子,可见男女老少对它的需求之高。



磨喝乐,一个孩童形象,为何成为七夕的某种精神寄托呢?磨喝乐的形象,代表多子多福,因而受到妇女推崇,未婚女子欲求早婚生子,已婚女子则虔心祈祷孩子幸福安康。


后来,泥孩儿还出现在戏曲中的《耍孩儿》、生活中的孩儿枕,甚至河南等地出土的敞怀坦腹、手持荷叶的泥塑孩童形象,均被认为与磨喝乐相关。可见,无论何方神祇,到了中土最终都能与民俗生活紧密相联。


“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此东都(汴梁)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泥孩儿的名字和来历,有研究者认为出自佛教人物罗睺罗,或脱胎于佛教“天龙八部”的摩睺罗迦,蛇首人身的他到中土后变身为可爱的孩童形象。


也有学者则认为是佛教历法用语,进入七夕习俗的物质性民俗造物和精神性民俗造物。还有研究者认为这个泥孩儿寓意取自《华严经》中“无数无量”“慧力无边”之意,故民间供奉它。


▲磨喝乐 宋 镇江博物馆藏


当翻阅佛教词典,看到摩喉罗一词,代表时分名,意为“须臾”时,颇感唏嘘。当古人为了这个泥孩儿用尽各种奢侈衣物装饰,甚至竞相攀比时,已然远离了其本身的意义,泥孩儿不免亦笑世人痴颠。


《维摩诘经·方便品》之十喻:“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当效仿泥孩儿举荷过市,人世喧嚷中,可曾在念念不住中始终想留住个“住”,甚至让喜欢的、执着的恒长不去,不老?可曾发现心之迷失于片刻,妄见颠倒于须臾?纵有一丝清醒照见,亦不枉泥孩儿一番入世之示。


文字|松风明月  插画|祥琤

美编|妙能  图片|网络

编辑|宗微  责编|慧法


/

/

立秋,暑去凉来
你思考过“人生的朝向”吗?
传递祝福,分享喜悦!文殊院志工与老人们共享夏日清凉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


成都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古称信相寺。清代由慈笃禅师重建,更名文殊院。后康熙皇帝御赐“空林”二字,故又名“空林堂”。文殊院是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十景”之一,以“践行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为核心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