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把“心”这碗水,端平?

文化   2024-09-20 17:06   四川  


生存曾教会我们

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然而有几人思考过

爱与憎、内与外

这看似矛盾的存在

不过是源于我们自心的分别

不过是

一碗水,端不平而已




持心在乎平


持心是什么意思?就像我们拿一个东西,叫持物。拿得好,就很安全;拿得不好,容易出现灾难。我们每个人都有“心”,但是你能把自己的心拿好,管好吗?


所以,“持心在乎平”。


为什么你的心会出现不平呢?打个比方,假如厨房里只有一个包子、一碗稀饭,你是选择让给身边的同修吃,还是留给自己吃?此时此刻,你也很饿,周围的人也都盯着你的包子和稀饭。


如果你选择自己吃,其他人都会露出穷凶极恶的眼神,你要做好接受道德谴责的准备,会吃得不安然。如果你选择给别人吃,你自己怎么办?你心的天秤会往哪儿倾斜呢?


如果自我观念重,他就可能偏向于自己;如果利他之心重,他就会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为什么会不平,因为心是偏的。怎样做才能在利他与利己当中,达到平衡呢?多弄点包子和稀饭嘛!这样大家都可以吃。



因此,我们发现只要用心不公平,行为就会有偏颇,不是偏向自己,就是偏向别人。比如经常行善积德的人,在家庭里甘愿奉献的人,他们的心基本都偏重于他人。


这时候新的问题来了,偏重于他人就是善了吗?不一定。因为在偏重于他人的过程中,每每都在抱怨:为什么奉献的总是我?为什么父母对待孩子,总是重男轻女?这些观念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用心的平衡。


如果你成家了,到底是以丈夫/妻子为重,还是以你自己为重?如果这时候持心不平,就会引起家庭烦恼,人我争斗。


于是,我们说善用其心,在于一个“平”字。大家怎么理解这个平?公平、平等、平实。在佛法里有一个应用关系,就是只要有“我”,一切言语行为基本都围绕着我转,佛法把它叫做“我执”。


在我执的影响下,不管你是吃饭,挣钱,还是当官,发财,都是围绕自我转。当人人都围着自我转,就会把别人看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就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人类就会慢慢地步入互害的时代。


有位居士到寺院里念佛。我问他:你丈夫呢?她说:我老公他不信佛,也不听经闻法,我劝不了也管不了,他将来堕三恶道去,我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去。我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之间就是这样相处的呀?是不是太自私了?你今天能不能提携丈夫一把,甚至提携儿女一把?


但凡你能做到,就会发现修行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此时此刻,修行是为众生而担当,挣钱是为众生而担当,当官也是为众生而担当。这样的发心,基本就相当于平等的发心了。



这种平等心放在世间上,就是责任与义务;在佛教里,叫菩提愿心。有了这种大心量,人的格局是不是变了?修养是不是变了?现代人赚钱都很艰难,还有很多人工作岗位都找不到或者不稳定。当你挣到钱以后,怎样实现平等心呢?


可以到社会上做公益,做慈善;去发扬你的公益心、慈善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办企业,为别人奉献。平等心自然而然就有了。



平 实


心本如如,内外平等。其不平者,由乎重轻。是以愚者重其外,智者重其内,圣人重两忘。重外者坠,重内者矫,两忘者平,平则无不中,故持心在乎平。



平实是什么?平等真实。“心本如如”,如是什么?就是我们所说的真实、内外平等。我们的内心和外在,实际上都是心的显现,是平等的。


所见的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造作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我们的心造作的;身体,也是自己造作的。只不过,我们现在分不清楚,只注重外部,不注重内部,以为心跟环境是分开的。


外面的一朵花,可不可以存在于你的内心?可以。某个人曾经带给你的伤害,可不可以让你生生世世受到伤害?极有可能。因为外在的、物质的都可以转化成你的心念;而心念也可以外化为物质,比如你很爱美,每天就在镜子前化妆,眉毛要细一点,嘴唇要红一点。


当心纠缠于物,心就被物化;物上升为审美,它就被内化。所以说,内外是一如的,平等的。


“其不平者,由乎重轻”,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没有平等的心呢?因为你有轻重的分别。你把什么看轻,又把什么看重呢?这源于你的认知观念,比如三观。


“愚者重其外”,愚昧的人往往只注重物质的享受,外在的好坏。“智者重其内”,有点智慧的人,往往很注重内在的思想和感受。


现在大家普遍认为,“躺平”是一种消极行为。其实,真“躺平”是需要智慧的。你要认识到诸法皆空,人我平等,内外一如,才能躺平。如果不然,你是躺不平的。



“圣人重两忘”,成圣成贤以后,就会把前面两种境界全部超越,从而到达中道,物我两忘。所以要物质的时候,物质是充盈的;要精神的时候,精神是自在的,能达到物我自在如一的境界。


重内和重外的过患是什么?“重外者坠”,重物质享受的人往往欲望多,所以身体下沉;而“重内者矫”,思想发达的人,清轻之气上升。所以,凡是爱读书、有思想的人,都有一种轻灵的气质;凡是物欲重的人,身体则容易肥胖,沉重。


而我们要“两忘者平”。当你达到了平衡,“平则无不中”,你走的就是中道。“故持心在乎平”,有和无之间,虚和实之间,善和恶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偏于任何一方。


平,能对治任何思想的毛病。就像病人找到医生,都能把病看好。但是,哪一味药才是最厉害的呢?医生会告诉你,哪一味药都厉害。因为治不同的病,得用不同的药。



留言互动

平等

一个当今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词

或许我们一生追求

也未必找到合适的路径

你认为

什么是平等?

如何实现平等?

LEAVE A MESSAGE


编辑|巍然  图片|张洪铭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


/

/

心花一朵供养你
和颜悦色,也是一种布施
如何安心?虚!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


成都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古称信相寺。清代由慈笃禅师重建,更名文殊院。后康熙皇帝御赐“空林”二字,故又名“空林堂”。文殊院是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十景”之一,以“践行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为核心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