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留双眼睛看自己

文化   2024-08-26 17:01   四川  



印光大师

《复蒋德泽居士书》中有云: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

惭愧心生,邪僻心灭。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何为惭愧?

生起惭愧心

对我们的生活及修行

又有哪些益处呢?



佛教唯识学中,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合称为“善心所十一”,是与一切善心紧密相连的心理活动及情绪反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惭愧合说,但在唯识学精细划分中,惭与愧是不同的两个心所。无惭、无愧,与惭、愧刚好相反,属于以根本烦恼为基础的中随烦恼,能够助长恶行的滋生,因此可作为我们观察情绪变化及修行对治的重要参考。


这四个心所(惭、愧及无惭、无愧)与人伦道德、社会法治的遵循,以及个人修养与修行的提升,均存在着极为直接且重要的关联。



何为惭、愧?


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明确指出:“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


经中的“白法”指的是善法,能自利利他。佛陀指出,有惭心理的人,能时常反省,心存羞耻,自然远离恶行;有愧心理的人,对自己的过错深感羞耻,能勇于承认并忏悔。有惭有愧,方能纠正错误行为,引导修行者回归正途,避免因造作恶业而伤害众生,最终堕入三恶道。所以经中说“能救众生”,这也强调了具有“惭”和“愧”是做人的基本底线。



那么,何为惭呢?


《成唯识论》云:“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谓依自法尊贵增上,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意即依仗自身的清净善性与佛法相契合,崇尚并敬重贤善之人,以此为导向,成就善行,从而遏制恶行,对治无惭之态。


蕅益大师《百法直解》中提到:“惭者,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善,羞耻过恶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两处引文指明,生起惭心之因由是“依于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也就是说,生而为人是何等尊贵高尚之事,不仅具有清净佛性,还能听闻佛法;不去行善已经很羞耻了,怎可再为非作歹呢?


经此反省与自觉,可带来二种效益:


一是崇尚并敬重贤善,对所有善行、贤德之人,皆以恭敬、尊重之心相待,如同兄长、师长;


二是羞耻于恶行而不敢为,通过不断地自我检讨与反省,“有过则改,无过则勉”,避免犯错作恶,保持清正。


因此,“惭”是一种深刻的羞耻心,一种自我反省与自觉的心态。《法句经》云:“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智能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我们每日应审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检查是否有违伦理之处,是否有悖道德之行,一旦发现,即生羞耻之心,此即“惭”。



什么是愧呢?《成唯识论》有云:“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

愧,也是羞耻之心。与惭不同之处在于,愧的生起因缘是外在的,即依世间之力——世间道德与社会舆论,由此对暴恶行为心生羞耻,进而自觉抵制。


《百法直解》云:“愧者,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以为体性。别则对治无愧,通则息诸恶行,以为业用。”


在这众缘和合的世间,我们的言行举止需时刻顾及他人,尊重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违背大众认同的法律与公理,任性妄为,必将招致众怒与舆论的谴责,此即“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因此,基于世间舆论的讥诃与他人的嫌恶而生的羞耻感,便是“愧”。


经此反省与自觉,对世俗公众、社会舆论、国家刑法等心生羞耻后,将带来二种效益:

一是轻拒暴恶,即蔑视并拒绝残暴之人与一切损害众生的恶行;


二是促进人格圆满、社会和谐,愧心能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若人人皆具愧心,社会则将和平安乐,人人幸福。


总而言之,“愧”乃是在他人面前对自己所做错事感到羞耻,惧怕舆论谴责与惩罚,从而避免重蹈覆辙。其特性在于“依于世间,他人,诃厌增上”,即借助世间道德、法律、舆论等力量,鄙视凶暴,排斥恶行;其功用则在于对治无愧,止息恶行,有效约束自身,避免恶行滋生。



弘一法师在《南闽十年之梦影》中曾说:“我的心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和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证严法师以惭愧心反观自己,时时觉得于己于人,总是努力不足奉献不够;以惭愧心关照本身为人,做人若不自我省察检点邪正,随时有失足之危。


印光大师自称“常惭愧僧”,正是其谦逊、诚恳和对终身学习无尽追求的体现。


“愧”字如警钟,于道德抉择之际,提醒我们敬畏道德法律与社会舆论,勇于担当,无愧于心。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知错即改,善莫大焉。惭愧之心,乃精进之源,激励我们追求卓越。《佛遗教经》有云:“惭耻之服,最为庄严之饰。惭如铁钩,能遏制非法之行。”即便犯错,若能知耻而后勇,诚心忏悔并改正,便如同披上华丽之衣,尽显庄严。


反之,无惭、无愧则是一种缺乏羞耻感的心态,它滋养恶行,与善行背道而驰。




何为无惭、无愧?


什么是无惭?《成唯识论》有云:“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简而言之,“无惭”即缺乏羞耻之心,对自己的过错无丝毫悔意,既不顾个人身份与道德底线,亦不遵循圣贤教诲与美德善行。“无惭”实为“惭”之障碍,乃恶行滋长的温床。


那么,何为无愧呢?《成唯识论》云:“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此中,“无愧”指的是丧失羞耻感,反而崇尚暴行恶行。犯下伤天害理之事后,非但无愧疚之心,更不惧世间舆论与法律制裁。“无愧”障碍“愧”,亦是恶行生长的基础。


总而言之,“无惭”与“无愧”显著表现为缺乏羞耻感,常伴以自私、冷漠、无情,伤害他人而不自知,它们是阻碍追求智慧与觉悟的绊脚石。



《菩萨地持经》云:“以惭愧故,不随烦恼得勇猛力;得勇猛力故,修正方便善法增长。”可见,惭与愧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善行。然而,在日常琐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培养与觉察自己的惭心与愧心。


轻微过失或许看似无关紧要,但若以无所谓态度应对,无惭无愧便悄然滋生,恶行逐渐累积,终成大患。因此,“防微杜渐”应成为我们修行生活的重要课题,通过正念正知观察言行,发挥善法之力,克服烦恼,使学修者在菩提道上勇往直前。


今天的我们,慧浅垢重,唯有发心勤修善法,勇于自我反省,善用“惭愧”之剑,斩断“无惭”“无愧”之根,方能不断净化身心,累积善业,提升福慧,成就菩提正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字|妙吉

图片|江游 小立 大梦

美编|妙能  编辑|梦觉

来源|空林文教


/

/

清热祛湿健脾的小点心,想学吗?
旅行家、菩萨行者,法显大师!他的求法壮举62岁才拉开序幕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


成都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古称信相寺。清代由慈笃禅师重建,更名文殊院。后康熙皇帝御赐“空林”二字,故又名“空林堂”。文殊院是全国汉语系佛教重点寺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十景”之一,以“践行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为核心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