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害怕美国优先?
百科
2025-01-21 10:01
山东
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常务秘书比拉哈里·考西坎近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谁害怕美国优先”。文章的主旨简洁明了,那就是美国在亚洲的盟友们早已适应了“美国优先”政策,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家亲身经历过一轮“美国撤退”,而欧洲盟友尚未适应。许多欧洲国家将Trump重返白宫视为一个重大挑战,宛如世界末日一般。特别是近几日马斯克疯狂批评英国工党、干预德国议会选举,以及Trump本人在俄乌和谈上的态度、对丹麦格陵兰岛提出赤裸裸的领土要求等,进一步加深了欧洲人的担忧。但与此同时,许多亚洲国家对于即将到来的华盛顿换届其实并没有那样跳脚,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大都采取一种冷静务实的态度。其一,美欧关系要比美国跟亚洲盟友的关系深厚得多,两者绑定更深,调整成本更高。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盟友不计其数,与欧洲的关系是最重要的,牵扯到军事、地缘、外交、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冷战期间为了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实施战略收缩,华盛顿或主动或无奈放弃了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放弃了对台湾的承认与军事承诺,也让美日、美韩关系一定程度受损。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在亚洲撤退过一次了,已经打过“预防针”。“对亚洲来说,Trump回归不是与现有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背离,而是放大并加速了自越南时代以来一直在发生的趋势。美国没有退缩,也没有接受孤立,相反,它正在推广冷战期间尼克松的做法,单方面重新定义其全球参与,对何时以及如何参与国际事务变得更加谨慎。1969 年,当尼克松试图让美国从无法取胜的越南战争中脱离出来时,他公布了一项针对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伙伴和朋友的新战略,称之为‘尼克松主义’——除了涉及核武器的威胁外,美国将鼓励并期望亚洲国家自己负责军事防御。”作为第一个试验品,美国在1970年前后加速训练南越军队,使南越政府尽可能承担战斗责任,最终为美军完全撤出越南做铺垫,当然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从那之后,亚洲盟国便不再对华盛顿的无限制安全担保抱有幻想。尼克松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注视着南越总统阮文绍。其二,欧美宗教、人种相近,跨大西洋联盟带有价值观同盟的色彩,而美国跟亚洲盟友间更多是基于“利益关系”走到了一起。美国人是会把英国人当作真心朋友还是会把韩国人作为真心朋友呢?真走到生死存亡那一步,美国更有可能救一个白人国家还是更有可能救一个黄种人国家呢?如果说美欧更像是兄弟或亲戚关系,那美国跟亚洲盟友就是单纯的利益朋友关系。实际上,美国人将六七十年代军事干预越南战争视为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自此之后华盛顿再未陷入过任何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泥潭,而是专心扮演“海上平衡者”的角色。除了拥有驻军的韩国和日本外,恐怕没有哪个亚太国家会指望危急时刻美国像在越南那样直接干预。既然没有这种预期,那亚太国家在处理外交问题时就会变得十分小心谨慎,凡事留有余地。TikTok新加坡籍CEO周受资在美国国会接受质询。尽管周受资反复强调自己是新加坡人,但许多美国议员仍把他当成中国人。其三,欧洲是二战后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和坚定捍卫者,对Trump偏离原有价值观忧心忡忡,而亚洲国家对所谓“自由国际秩序”持一种矛盾态度。Trump具有反干预、“美国优先”、退群、拒绝承担国际义务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会冲击长期保护欧洲安全、维系欧洲地位的战后国际秩序。与之相较,当亚洲国家谈论“基于规则的秩序”时,其含义往往与西方不同。东南亚国家和印度并不排斥对现行国际秩序做改革和调整,甚至连韩国和日本也认为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符。假如俄乌战争、美国战略调整能够削弱欧洲地位,拉抬亚太地位,大家心底里或许还会偷偷高兴。以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为例,亚洲各国的反应比起欧洲国家要复杂得多。越南人亲切地称呼普京为“普京伯伯”——“伯伯”是当地人对胡志明的尊称。泰国对这场战争几乎不置一词,只表示支持“正在进行的寻找和平解决方案的努力”。曼谷朱拉隆功大学权威学者宣称,这种立场“就是骑墙,而且在墙上完全不想下来”。整个亚太地区,只有日本、新加坡、韩国和澳大利亚同意对莫斯科实施国际制裁,且制裁力度与援乌力度也无法同欧洲国家相提并论。2024年10月的东盟峰会,期间中、日、韩、印、澳等与东盟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均派出总统或总理出席,而美、俄这则只派出国务卿/外长出席。美国对于东盟峰会的轻视由来已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洲更容易接受Trump的外交政策,该地区已经习惯以这种方式同美国打交道。大多数亚洲国家心理上能够接受新一届美国政府的一切可能,因为它们原本就没有对美国抱无限制信心。犹记得奥巴马曾就美国对亚洲的承诺发表了雄辩演讲,但当中国开始在南海造岛时,美国表现得却很软弱。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政客看来,美国对该地区的主要政策其实已经调整到位,不太可能再发生根本性转变。唯一令人担忧的是贸易政策,美国很可能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顺差国家征收新关税,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越南近期一系列高调改革带有向美国经济界示好的意味,希望减轻可能带来的贸易冲击。1796年,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曾警告美国不要建立永久联盟。此后一百多年里,美国始终秉持“本土优先”“减少干预”的外交思路,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才跨洋出击,登上全球舞台中心。拉长视角看,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五十年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对外军事干预期,之后便开始转向收缩。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奉行的政策不过是美国外交传统的自然回归,回归到海洋霸权熟悉的“离岸平衡”模式。相对于强调“价值观同盟”和“伙伴无上限”的欧洲盟友,亚洲国家很早便意识到“美国优先”的本质。特朗普并非横空出世或独一无二,他只不过省略了那些虚伪的外交辞令,把某些话说得更加直白了而已。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