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风云的达沃斯

百科   2025-01-25 10:03   山东  
往年这个时候,瑞士达沃斯论坛通常会占据世界媒体版面的头条。

在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一众国际政要和跨国企业高管们指点江山,笑侃天下大势,好不快哉。

然而今年的达沃斯论坛却完全被抢了风头——豪华的会场内,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远隔大洋的华盛顿,与会者们或低声交谈,或聚精会神地查看手机,更新着关于Trump的消息。

终于,在2025年1月23日下午5时,Trump通过视频方式向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政商领袖发表了一场充满自信与挑战的演讲,连同问答环节在内共持续约45分钟。

法新社记者这样写道:

“在连续三天几乎只谈论Trump之后,聚集在达沃斯的精英们终于可以在周四直接向他本人提问。”


正如其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Trump的演讲刹那间搅动风云,让会场里的人们一时间窃窃私语。

下面简单摘取几段重要表述:

1、拜登是“无能的”,留下的局面是“灾难的”

“在过去四年中,我们积累了8万亿美元的浪费性赤字支出,并加诸国家破坏性的能源限制、苛刻的法规以及前所未有的隐性税收。

其结果是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以及我们的公民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的高昂利率。食品价格和人类已知的几乎所有其他东西的价格都飞涨。”

“拜登总统完全失去了对我们国家事务的控制,尤其是对高通胀经济和边境问题的控制。

由于这些破坏性的政策,今年政府的总支出比我四年前离任时预测的数字高出了1.5万亿美元。同样,偿还债务的成本比2020年预测的高出230%以上,通货膨胀率比历史目标高出50%。”

2、使美国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和“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之都”

“我对世界上每个企业的信息非常简单:来美国生产你的产品,我们将为你提供全球最低的税率。

但如果你不在美国生产你的产品——这当然是你的选择,那么很简单,你将不得不支付关税,以加强我们的经济并偿还债务。

注:Trump的关税政策是针对所有国家的,只是根据不同情况高低之分,如墨西哥叠加了移民问题,即“新关税=基础关税+特殊议题惩罚性关税”。

3、降油价,降利率

“我会要求沙特阿拉伯和欧佩克降低油价。你们必须把油价降下来,坦白说,我很惊讶他们在选举前没有这样做。这些行动没有表现出很多友好,我对此感到有点惊讶。

如果油价下降,俄乌冲突将立即结束。现在,价格高到足以让那场冲突继续下去。你必须降低油价,这样才能结束那场冲突。

随着油价下跌,我将要求立即降低利率。同样,世界各地的利率也应该下跌,利率应该跟随我们的步伐。”

4、喊话北约

“我还将要求所有北约国家将国防开支增加到GDP的5%,这在多年前就应该实现——当时仅为2%,而大多数国家在我上任之前并未支付。

我坚持要求他们支付,他们也支付了,因为当时实际上是美国在承担差额,这对美国是不公平的。多年来,美国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事情。”

……

瑞士达沃斯

Trump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是对新一届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一次深刻宣言,他展示了一个赤裸裸的“美国优先”战略,试图重新定义美国的全球地位,重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之前谈到中方宏观战略意图时,曾引用过一段评论:

“中国无意从根本上重塑世界秩序,也不太愿意(除非被逼无奈)建立一套与西方平行的世界秩序。中国不是想踢翻牌桌,而是希望倾斜牌桌,以便能从中获得更大份额。”

某种意义上讲,Trump的思路与之类似,他并不是真的要搞孤立主义,而是想着把现行全球化体系调整得更合美国胃口,更符合美国利益。

具体来说:

1、美国庞大的市场不再是“免费开放”的,未来将逐渐弱化美国国内市场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维持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促进“制造业回归”。

2、以关税、能源、制裁、外交博弈等非军事手段作为影响全球政治的主要方式,减少直接对外援助,强调低投入、高成效。

3、减少国际责任承担,包括退群、退协定、要求盟友提高防卫支出等,不排除接下来也会收缩海外驻军,或强迫盟友认缴更多的驻军军费。

4、虽然责任义务会减少,但美国的特权必须继续保留——谁敢替代美元,就对谁征收100%、200%的关税。

总而言之,MAGA的核心立场就是之前美国吃了太多哑巴亏,现在必须捞回来。

洛杉矶长滩港码头。

无论是美国的盟友还是许多国内的朋友,都对Trump上台以及他上台后的一系列言论表示惊讶。

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Trump并非横空出世,他是被美国人民选出来的,而且成功当选了两次——即使2020年输的那次,其基本盘也没有发生任何溃散。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Trump背后是有强大民心支持的,至少一半的美国人对主流叙事下的现状感到不满,所以才会连续三届总统大选力挺他。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之苦?

因此,与其去质疑Trump对全球化、关税、军费分摊等问题的疯狂言论,不如去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也就是美国的民意转向。

简单点说,随着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美国的中产阶级日益萎缩,中下层收入者与传统政治体系和精英阶层的对立愈发明显,他们认为自己的轰轰烈烈的全球化浪潮中被遗忘了。

MAGA思潮投射到外交政策领域,那就是要重新定义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全球霸权之所以是全球霸权,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它为世界提供了若干“公共产品”,所有人都依赖它,离不开它。

假如美国认为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吃亏了,想削弱这种力度,也必然会损伤霸权的掌控力,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副总统拜登出席开幕式并致辞,2013年。

Trump就职后不久,《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采访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教授。

达巍的一段话很有趣,大意是说,许多中国人对于Trump第一任期内中美关系合作势头戛然而止感到十分惋惜,并因此羡慕当前印度等国家的外交处境。

但他认为,惋惜归惋惜,仅就事实层面来讲,中国不可能在一个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里“无限制长大”,美国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终将在某个时刻经历转捩点。

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今天中国是印度的体量、印度是中国的体量,那么我们的国际环境依然会很好,但恐怕没人愿意“互换”。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对2018年至今的这轮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调整(或者说“再全球化”)抱有一种更加坦然的态度——无论是Trump主动发起的也好,我们逼他发起的也罢,大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未来对于中国来说,静中待变自可期,《乱中取胜》未可知。




江宁知府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