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美国新总统就要正式履职了,主要大国暗流涌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重复了普京的条件,即乌克兰“撤出乌东四州+放弃加入北约”,如此高要价让人们为即将到来的停火谈判感到忧心忡忡。
日本首相石破茂破天荒表示“访问中国是极为重要的事”,他究竟是先访美还是先访华一时引发热议。
中国近期也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举动,比如海内外媒体热议的《人民日报》发起“中美友好合作故事”作品征集活动,旨在“记录中美交流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示中美友好合作美丽画卷”……
实际上,每届美国政府都是第一年给未来四年的外交政策定基调,除非发生类似“911”那种重大变故,否则不太可能中途改弦易辙,所以2025年的国际政治要比2026、2027和2028更重要。
“鼓岭”是颇具政治意义的一个符号。
Trump及其团队所策划的俄乌停火计划,有人称之为“双向极限施压策略”。
对于俄罗斯,如果普京不接受美方停火条件,就将面临更高强度的战争与制裁压力——当然部分俄罗斯分析人士压根就不相信Trump政府会用高于拜登政府的力度去援助乌克兰。
对于中国,Trump很可能把“俄乌停火问题”跟“中美经贸问题”给捆绑,以关税、贸易最惠国待遇等议题向中方作价,要求中方把俄罗斯带上谈判桌(否则就大幅提高关税、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
从这个角度讲,Trump之前那些“中国可以帮忙实现俄乌停火”的言论更像是一种变相施压,逼迫中方迅速做出战略选择。
按照美方预计,“双向极限施压”之下中俄或陷入一种选择困境,即在博弈情境下,两国各自的最佳选择并非双方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如此一来便能够充分利用《中国与俄罗斯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