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云南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于1月21日正式启动。回顾2024年,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成效显著。自8月至12月,累计申请160.13万单,补贴资金40.55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有关商品消费超600亿元,为2025年的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5年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在2024年基础上加力扩围
重点聚焦汽车、家电家装
电动自行车和手机等数码产品
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撬动内需新动能
助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汽车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加快汽车以旧换新不仅有利于节能降碳,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还能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2024年云南省汽车报废更新4.2万辆,汽车置换更新14.5万辆,补贴资金将近30亿元。
在启动仪式上,英茂汽车集团副总经理段春元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时,表达了对市场前景的坚定信心。在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中,仅四个月时间,英茂汽车集团的汽车销售就增加了2617辆,同比增长21.19%。今年,企业不仅将继续乘政策东风,做好自身经营,还将积极参与构建云南汽车销售行业的诚信自律经营环境。段春元强调,企业不仅要抓住机遇“做好眼前”,更要为未来“打基础、谋深远”。
云南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 李彩华:
预计2025年,全省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数量和补贴资金较2024年将实现翻倍。
家电家装
是民生需求中的另一重要板块
2024年云南省家电以旧换新101万台,家装厨卫以旧换新31.78万件。
2025年,云南省家电家装补贴产品范围包括35类,除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等国补12大类家电产品外,还根据产业特色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围新增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等智能家电家装13类,瓷砖、木地板、门、淋浴房等家装产品10类,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
玉溪市民张女士:
云南省家电家装补贴不仅品类多、补贴力度大,而且方便快捷,今年我装修新房,买了太阳能热水器、智能马桶、电冰箱等7件家电,付钱时就能立即享受补贴,也不需要去申请,真是又实惠又省心!
2024年8月,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启动后,云南省是全国率先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的省份之一,通过“政府补贴、旧车抵扣、企业让利”的方式,打造售旧购新、补贴申领、新车落牌、旧车注销“一站式”流程,最大程度做到便民利民。
据统计,2024年全省共2266家电动自行车商户与门店参与活动,县(市、区)覆盖率99.2%,共完成电动自行车换新81146台,换新数量全国排名第三。
2025年,云南省将在“一站式”申领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深化便民措施,进一步激发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活力。在利好政策鼓励下,企业发展信心与决心进一步坚定。
点击下方链接
解锁换新福利
↓↓↓
2025年云南省电动车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四大亮点”来袭!换新划算更省心!
云南风领科技有限公司(雅迪)董事长 綦再昌:
去年企业的品牌门店在云南区域代回收旧车1.54万辆,销售新车1.61万辆,带动品牌企业营业额约 5100万元,同比增长21.7%。今年,企业早早筹划,抽调全国精兵强将入滇,加大了对云南市场的布局。云南政府的实干精神,在去年的活动中,我们就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企业在云南发展的最大底气与信心。
手机等数码产品属于2025年重点扩围补贴产品。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促消费举措。
1月13日,商务部等5部门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可享受购新补贴。
云南省迅速行动,于1月20日线上线下同步启动这一购新补贴活动。目前商户网点已实现全省129个县(市、区)全覆盖。截至1月26日,全省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累计完成超12.7万笔交易,补贴金额4914.2万元,带动消费超4亿元。
云南九机电子产品有限公司门店店长 唐欣:
消费者现在购买手机可享受三重优惠:一是国家购新补贴最高500元,二是商家推出的500元到1000元的优惠,三是旧机在九机参与回收可享受的补贴优惠,三重叠加优惠力度非常大。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
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既利企业、更惠民生
2025年云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
续力启航
全省商务系统必将紧盯目标
凝心聚力,奋楫笃行
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下方链接
解锁全品类换新指南
↓↓↓
2025年云南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
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25年云南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
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25年云南省家电以旧换新及家装消费品换新实施细则》的通知
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25年云南省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
来源:消费品以旧换新专班宣传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