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学习与思考

教育   2024-06-11 15:05   天津  

2024年6月10日,全国高考结束。

一年又一年。

高考作文、高考数学、高考英语作文必有热搜。

我教授语文学科14年,从小学到高三。也写过很多关于写作方法的文章。写过很多文本分析。很多灵感来源于课堂。

“呼吸法”、“建模法”、“三位一体法”等等。

起初我只是讲述者。能讲出来,凭借的是还算不错的阅读积累。我发现,一旦在某段时间放弃阅读输入,上课的灵感尽失。枯燥且无趣。

后来,就是写公众号文章督促自己阅读和思考。自己也创作网文。方法论讲多了,不去实践,难得真知。教授成千上万的学生,天赋型选手,遣词造句极佳的学生凤毛麟角,得之我幸,非我之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会写作,不懂写作。原因很多。谈理解力就有点深奥了。先会读,再理解吧。

我想到的写作方法,破题解题方法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我的理解绝对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今年,我有一名高二的学生,写文章的流畅是一下子的。但不是突发的,而是积累来的。从他的朋友圈可见一斑。阅读足够多的书籍,不分类型,只要喜欢。我觉得我还是影响到我的学生去努力阅读一些的。

还有的学生写作好,完全是公式化的。尤其高考作文。没有任何问题。背例子,工厂标准化那种。就连开头结尾都是背的。没问题。以前我反感背诵。但我们回头看中小学,哪一个年级不是在期末考试前背作文呢?长大后被诟病没有写作能力,也在所难免。写作有套路,但不是背出来的。老师要教套路。我从衡水中学回来的高考学生也如此说。中高考就是“八股取士”而已。

回头看今年全国六套卷子的高考作文。除去北京卷有一篇可选记叙文外,其他六个议论文无一例外,“以人为本”。深刻挖掘人文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对人的滋养作用。

绝对不能简单看作二元对立,应该是二元统一。是“且”非“或”的关系。

当下的文化是浮于表面的,浮躁、浮华,甚至有些不切实际。这是互联网的“罪与罚”。深入看,是实际生活的困难,经济生活的困难,导致人的无计可施。我始终认为,掌握生存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生活手段。任何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踏实肯干终究没错。这与是否有大智慧无关。还是“天然去雕饰”的好。不需要网络判官,国家会出手。用那双无形的大手,撇去浮沫。

高考是国家选贤任能的考试。是风向标和指挥棒。回归“人本位”,在疫情过后,重视人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尤为重要。

回到高考写作,人的思辨是取得高分的关键。高考作文在个别“红专”几年后,再一次看向人本。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产生重要积极影响的人和事一定要被书写和铭记。不再是为政治服务,而是要为人民服务。历史的、当下的、民族的、国家的。

养一身浩然正气,蛰伏这几年,精神的自信力要回来。中国特色便是中国人不竭的自信力,永不失去的自信力。当下青少年需要这样的滋养与纠正。

高考作文学习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唯一长久有效的方法。无他。

老赵文化有限传播
传播语文知识,讲《红楼》,发表个人观点,表达真我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