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日本,以「情动(affect)」为核心的民族志或人类学论文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コーカー 2019;西井・箭内編 2020;川田・白川・飯田編 2020;馬場ほか編 2021]。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社会分析领域,情动作为一个概念逐渐崭露头角,它催促我们超越过去那种以理性主体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文化观点,鼓励从一个更加鲜活、直观的身体经验视角去重新解读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思潮催生了被誉为「情动理论(affect theory)」与「情动论转向(affective turn)」的研究趋势[Clough&Halley(eds)2007;Gregg&Seigworth(eds)2010]。本文旨在梳理受此研究潮流影响的人类学研究,尽可能为读者展现其全貌。 情动论的风潮深深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角落,要尝试对其全貌进行描绘,实非易事(2)。因此,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在人类学领域中,「情动」这一概念如何得到认同,它与「情感(emotion)」是如何进行区分的,以及这种区分是如何激发了各类研究。 早在2009年,『英国王立人类学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即刊登了受到情动理论启发的两篇文章[Navaro-Yashin 2009;Richard&Rudnyckyj 2009](3),此后,以英语为主要载体的人类学学术刊物纷纷刊载了众多涉及情动主题的论文[McElhinny 2010;Tambar 2011;Muehlebach 2011;Rudnyckyj 2011;Edwards 2012;Parreñas 2012;Middleton 2013;Martin 2013;Schwenkel 2013など]。2015年和2017年,美国人类学学会的刊物还专门组织了关于情动的专题讨论[Skoggard&Waterston 2015;White 2017]。在日本,西井先生于2013年率先介绍了这一领域,并以他所在的東京外国語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AA研)为核心,展开了系列共同研究与研讨会(由此催生的研究成果包括:西井编[2011,2019]、AA研编〔2016〕、Nishii(ed)〔2019〕等成果)。 为了深入探讨人类学中情动论的独特性,不得不提及近年历史学领域的一股浪潮:「情感史(history of emotions)」或称作「情感论转向(emotional turn)」[森田 2016;伊東・後藤 2017;伊東 2018]。这一情感史,与情动论持有相似的核心思想,即主张重新审视那种将情感看作低于理性的传统人类观,并专注于「情感之人(Homo Affectus)」。自2010年代起,该领域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尤其在2020年末至2021年初,日本陆续出版了两本此领域的综述之作:一是由Jan・Plamper于2020年所著,『情感史的起源』(英文标题『The History of Emotions:An Introduction』,简称『起源』);另一本则是Barbara・H・Rosenwein与Riccardo・Cristiani于2021年合著的『情感史是什么』(英文标题『What is the History of Emotions?』,简称『是什么』)。尽管情动论与情感史都以重新诠释社会或文化的身体感性或感觉为目标,但它们之间在情动与情感的概念界定上仍有微妙的差异。本文力图深入人类学中的情动研究,并通过以情感史的综述作为参照,希望通过具体研究的对比,明确二者取径上的异同,从而勾画出人类学情动论的独特价值与所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