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期《源》杂志出版了!

文摘   2024-09-09 18:00   新加坡  



编辑语


有作者在来稿中感叹:世界各地正面临天灾人祸,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还可在此探讨何为“新华文化”?证明新加坡是幸福的家园。


的确,在这世界的舞台上,人们从与病毒的抗衡到贸易、金融、科技的博弈;从俄乌战争到以哈冲突;从台海纷争到南中国海争端,这一幕幕“冲突”元素十足的“大戏”,正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新加坡是这颗蓝色星球上占地面积微不足道、也为数不多的乐土,我们在这里谈论着“文化”,委实是一种幸福。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认为:“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冲突的主导模式”,提醒世人须对“文明”抱持清醒的认知。虽然“文明”和“文化”绝非同一概念,但儒家学派就认为:国与国的较量,其实就是文化的较量。


释家智者则觉知:“冲突”也好,“较量”也罢,其发端于人类的“二元”观念。唯有践行“一元”观念,才能溟灭“二元对立”。


“炊烟岁月”的作者尤今,就生动地揭示了“二元观念”的危害:妈妈对孩子的“分别心”,能让孩子“有致命的痛”。而外祖母的慈爱和包容,却能让孩子的心,逐渐蜕变成一朵“圆融”的莲花。“艺术长廊”采写的杨子强,则将博物馆的砌砖和石灰柱化成了一个融化、流泻状态中的生命体。这不就是“一元”观念的外化吗?游笔至此,不禁又让笔者想起“新华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圆融”。


“戏如人生”,书写的就是艾家琪以戏剧的形式弘扬中华文化、融入本土文化的探索之路;“岛国记忆”,演绎的亦是新加坡商业社团与中国“商会文化”源头之间,其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和在地演变、兼收并蓄的发展历程;“文坛掠影”,描述了王润华坚持将研究中国文学本土化、以南洋视野研究中国文学的“热带雨林”之路。而“余音缭绕”,则展示了筝心将潮州童谣融入南洋星洲的不懈努力……


环顾世界舞台,“武戏”正充斥着世人耳目。幸运的是,在南洋一隅的我们,还可以将视线转移到“文戏”。虽然,塑造灿烂的“新华文化”乃至“新加坡文化”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办到的,但却是我们乐尽微博之力之事。我们衷心期望:在新加坡搭建的是文化的舞台;徐徐拉开的是文化的大幕;不断呈献的,是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圆融、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文化软实力!



(本文首发于《源》170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源》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欲阅读更多《源》杂志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成为《源》杂志会员,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为感谢读者支持,即日起只要注册账号,便可享有一年的免费电子版杂志订阅。)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融入真正新加坡的第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