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太原:新加坡的两家闽籍王氏血缘机构

文摘   2024-09-06 18:00   新加坡  


武吉巴督街的工业区中,有一处华族传统式样的建筑群,明黄色屋瓦歇山屋顶的亭台楼阁,庭院植被茂盛,整洁清幽。入口牌坊正中题写“闽王氏宗祠”,侧墙上以华英双语书写“王氏慈善(开闽公司)Seh Ong Charity(Kyban Congsee)”(本文简称:开闽公司),这里是本地闽籍王氏族人的宗祠与骨灰瓮安置所。


▲20世纪中期开闽公司太原山景象(图源:《王氏开宗百世录》)


开闽公司起源于1872年开辟的“姓王山”,王氏族人以姓氏源流称之为“太原山”。作为慈善信托正式注册于1924年,该机构非会员制,只要是新加坡闽籍王氏族人,均享有与生俱来的权利,包括选举权与安放灵骨权等。本地还有另一家闽籍王氏血缘机构——新加坡开闽王氏总会(旧称:闽王祠总会),亦服务于宗人,须申请会员资格。


本文旨在梳理太原山的起源与演变,以及这两家闽籍王氏血缘团体的渊源,探讨华族宗乡社团在城市发展中因产业而遭遇的问题。


闽籍王氏太原山公业

早期南来华人多为苦力,为了照顾同姓宗人,发家致富的宗亲以慈悲为怀,独资或集资购买房地产为族人谋求福利,成为一些地缘与血缘团体的起源,以及后来发展的经济基础。开闽公司因拥有太原山,曾是本地拥有最多土地的血缘机构。


1872年5月18日,三位祖籍福建同安县白礁的王氏宗亲——王有海、王九河与王沧周,分别捐献五百元,集资1500元,购买“大巴窑区上段土地第五号,即现在的武吉知马谦福路太原山坟地,面积约221英亩多的地皮”,做为族人开垦、居住、墓葬之地。这片山地习称“姓王山”,是开闽公司的起源,该机构将1872年视为开山年份,并将三位捐款者尊为献山人。


太原山因城市发展的需要,自1919年起多次被强制征收土地,1981年全部土地被征收,1998年开闽公司迁往新所。太原山土地最早被征收源于1917年英国殖民政府计划开辟华人公塚,选址在武吉布朗,当时太原山可满足闽籍王氏族人200年的墓葬需求,开闽公司无意出让土地,于1919年被强制征收将近一半土地(96英亩多)。此后,殖民政府相继开辟谦福路与亚当路,亦征收太原山部分土地,将其分隔为三部分,剩余113英亩多土地。


太原山为茂密山林,除了坟墓之外,有一些简易的亚答屋,谦福路和亚当路的开辟改善了这里的交通。因华人墓葬的需求,在谦福路一带形成提供殡葬相关服务的村落,然而,这里地处偏僻缺乏休憩设施。在富商王水斗的倡议与乐捐之下,兴建了一栋较具规模的砖瓦建筑,称为“福建王祖塚亭”,为前来扫墓的族人提供休息祭祀的空间,也成为开闽公司办事处,1950年代末得以翻修。


▲开闽公司福建王祖塚亭(图源:《王氏慈善(开闽公司)1999年三庆特刊》)


1945年闽籍王氏推举王竸惠(前总统王鼎昌之父),带领族人进行太原山的测绘记录,并调查登记界内住户,绘制“新加坡王氏太原山平面图”,将土地分为五个区域,亚当路西南侧的第五号山设定为禁葬区,留作未来建设开发之用。


1960年代初政府计划拓宽亚当路,沿路两侧的坟墓被要求迁葬,因迁坟引发的争议直至1965年底才得以平息。1969年底因道路拓展需要,政府再次征用太原山土地,第一及第五山的坟墓被迫迁葬。1973年新加坡废除土葬,同年3月20日开闽公司关闭太原山坟场,1976年曾计划在界内兴建开闽王氏宗祠暨骨灰塔,遗憾的是未能实现。


▲武吉巴督街王氏慈善(开闽公司)外景(陈煜摄影)


1981年政府公布征收太原山全部土地,总面积高达32万多平方米,提出360万元的赔偿款,闽籍王氏族人难以接受这一条件,经过十多年的交涉谈判,最终获得武吉巴督街现址的土地(面积10781平方米),租期由1995年1月8日起为期99年。太原山被征收所获得的赔偿款,部分用于租用该地块,其余用于建设,聘请王与王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时任总统王鼎昌的夫人林秀梅主持项目,完成办公楼、闽王氏宗祠、骨灰瓮安置所等设施。1998年6月17日正式迁入,1999年5月2日由王鼎昌主持开幕仪式。


王氏慈善开闽公司

太原山土地的购置有三位献山人签署的契约保障合法权益,注明献山人及其后裔为产业管理人,但缺乏明确的制度,管理处于松散状态。1919年英国殖民政府征用太原山土地时,2万多的赔偿金竟无代表能领取,只能寄存于高等法庭。为了解决这一迫切问题,闽籍王氏族人推举献山人王沧周之子祈顺,与族绅王三杰、王文达作为代表出庭。


1922年3月20日高等法庭根据太原山的土地契约,确认可以产生有效的慈善信托,以信托人的方式管理太原山产业。1923年12月28日批准由闽籍王氏族人拟定的信托条例,委任三位信托人管理产业。首任信托人为王长顺、王瑞洲与王金鍊,1924年4月2日三人以信托名义领取存放于高等法庭的土地赔偿款及利息,正式宣告开闽公司的成立。


由于太原山土地契约确定三位献山人及其后裔共同享有管理该产业的权力,开闽公司成立后,以世袭关系推选的信托人为终身制。首任信托人王长顺为王有海之子,过世后由其子裕振递补遗缺,王瑞洲为王九河之孙。王沧周后裔淡出宗亲组织,由富商王金鍊所取代,去世后由其子王吉士递补遗缺。


闽王祠总会的兴起

由于太原山地处偏僻,不便集会祭祀,闽籍王氏族人于1892年买下珍珠街32号的两层店屋,设立“闽王祠”,供奉王有海从福州请回的闽王画像与祖王祖婆神龛,使得族人可以在市中心聚会,于清明节与重阳节举行春秋二祭。1932年购买位于武吉巴梭路10号的两层店屋,将这一产业出租以收取租金。


▲武吉巴梳街10号店屋(图源:《王氏慈善1999年三庆特刊》)


1941年底的新闻报道显示,闽籍王氏的另一血缘组织——闽王祠总会业已形成,会址设在闽王祠,时任主席为王吉士,讨论的会务包括改善太原山塚地的管理等。1942年初日本占据新加坡,闽王祠总会的活动中断,1945年正式完成社团注册登记,广招会员扩充会务,王吉士连续担任主席,展开对于太原山产业的调查整理。1950年王吉士接替其亡父王金鍊担任开闽公司信托人。1952年闽王祠总会成立太原山塚地亭的管理小组,成员包括王吉士、王竸惠等七位。由于这两家闽籍王氏血缘组织均为王吉士主持,闽王祠总会参与开闽公司的产业管理并未引起争议。


1957年闽王祠公会第十一届改选,王嘉禄获选担任主席,与开闽公司信托人之间产生争执。后者收回前者对于太原山的管理权,前者以信托失当为由将后者告上高等法庭,后者继而反诉原告非法介入管理,双方展开长达十年的诉讼。开闽公司信托人王裕振于1954年去世后未能补选,1967年王吉士逝世,王瑞洲为仅存的信托人,开闽公司陷入危机。所幸1967年5月8日双方达成和解,高等法庭维持开闽公司三位信托人的权力,同时接纳闽王祠公会的动议,增设八位成员的管理委员会以协助管理太原山产业,由闽籍王氏族人中选拔信托人与管理委员会成员。1967年10月8日闽籍王氏发动声势浩大的竞选活动,2000多族人前往太原山的福建王族塚亭投票,最终王济堂与王水九高票当选为新的信托人。


虽然开闽公司的竞选以民主做法打破信托人世袭的传统,两家机构之间的矛盾并未就此平息。闽王祠公会因会务发展,于1966年集资重建闽王祠会所,由王竸惠负责建筑设计与督工。1970年将机构的华文名称更改为“新加坡开闽王氏总会”,其会所于1986年亦被政府征用,迁往芽笼27A号8巷。


结语

太原山见证了华人南来后的互助精神,富裕宗亲自愿提供慈善资助,自发形成的组织虽有土地契约保障合法权益,缺乏制度化的管理,依靠族亲间的互信而自治。随着社会发展和世代变迁,各种行政与财政问题浮现,开闽公司因为太原山土地契约,得益于在英国海峡殖民地律法,成立慈善信托机构。


▲1966年重建的闽王祠(图源:《王氏开宗百世录》)


开闽公司创办初期以世袭做法推举信托人,闽王祠公会的成立代表新势力的崛起,以会员制的方式招募族亲,以宗族集体利益的名义,介入太原山产业的管理。因宗族内部矛盾而对簿公堂,迫使开闽公司改革,通过民主方式投票选举信托人与管理委员。


太原山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土地逐渐为政府所征收,用于设立坟场与开辟道路等公共事业,形成服务于华人墓葬的小村落,却未能有效开发产业,最终土地全部为政府所征收,开闽公司不得不谋求新发展,在信托人与管理委员会的努力之下,获得新址建设宗祠与骨灰瓮安置所,继续为族人提供祭祀与追思祖先的空间。


(作者为ON-LABO创办人兼主持人、本刊编委)


(本文首发于《源》166期,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源》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欲阅读更多《源》杂志文章,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注册成为《源》杂志会员,即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为感谢读者支持,即日起只要注册账号,便可享有一年的免费电子版杂志订阅。)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融入真正新加坡的第一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