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一般在公历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交节。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是最早被先民观测和记录下来的节气之一。
早期文献中,尚无“夏至”之名,《尚书》言“日永星火”,这是以“日永”称述夏至,说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大火星出现在黄昏的星空中。《周礼·神仕》云:“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这是以“夏日至”称述夏至,说神仕要在冬至日祭天神和人鬼,在夏至日祭地祇和物魅。《吕氏春秋》中,“日长至”和“夏至”二名并见。战国秦汉以来,“夏至”之名逐渐通行,成为这一节气的定名。
早在商代甲骨中,作为季节的春和秋就已出现。到了西周时期,才出现了作为季节的夏和冬。夏何以得名?追溯早期的文字、音韵和训诂资料可知,“夏”兼有夏季、大夏、华夏诸义,蕴含着壮大、壮美的词义特点。
就字形而言,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用作人名的“夏”字,上从日,下像人形,描绘出烈日炎炎下人跪坐在太阳之下的景象,形义与天气炎热有关。在金文、小篆、隶楷阶段,“夏”的字形几经变化,有的增添手、足之形,发生繁化;有的简省日、手之形,发生简化,并最终演变为楷书的“夏”字。许慎着眼于小篆“夏”像人形,故《说文》:“夏,中国之人也。”这是紧扣华夏之义作出的解释。
从音义来说,无论是季节之夏,还是华夏之夏,与嘏、假等词音近义通,取义于大。扬雄《方言》:“嘏,大也。”“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或曰夏。”又云:“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周郑之间谓之嘏。”扬雄指出,夏和嘏是方言音转,均有壮大之义。表示壮大义的嘏,亦通作“假”。《汉书·律历志》:“夏,假也,物假大乃宣平。”这是说夏、假音义相通,夏季因万物长大、阳气旺盛而得名。《白虎通·号》:“夏者,大也,明当守持大道。”这是说有夏一朝因守持大道而得名。三代以夏为始,华夏也由此得名。在“夏”的造字和命名中,蕴含着古人对夏季之时令特点的观察。至于“至”字,甲骨、金文中的至,像箭射中靶子,至的本义是到达,引申有极点的意义。
在古人看来,夏至是夏天的极点。古代文献中,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夏至的特点。《续汉书·律历志》刘昭注引《月令章句》:“夏至之为极,有三意焉:昼漏极长,去极极近,晷景极短。”这是说夏至有三极: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太阳到达北回归线,离北极星最近的一天;夏至也是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之中日晷的影子最短的一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夏至为“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这是从阳气旺盛至极的角度来说的。从冬至开始,阳气上升,到了夏至,阳气至极。夏至以后,阴气初萌,阳气渐消,黑夜渐长。故白居易在《思归》中写道,“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古代每逢夏至,皇帝要举行隆重祭地仪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清代皇家祭地,一般在地坛的方泽坛中举行。
夏至之后,气温不断升高。民谚云:“夏至三庚便数伏。”古人结合生活经验,以节气中的夏至、立秋为参考,并参考干支纪日,形成了悠久的三伏传统——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实际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有三十天、四十天的不同,均以夏至为起点,是一年之中最为暑热的时节。
夏至,北方有吃冷面、南方有食粽子的习俗。《帝京岁时纪胜》:“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俗语也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宗懔《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粽。”夏至的物候,为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也是荷花开、骤雨至的时节。在古人的诗文中,不乏对这些物候的吟咏和记述。
如唐人《咏二十四气诗·夏至》“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分别从夏至的声音、颜色、气味和饮食入手,写出了夏至时的独特景象——跃然纸上的,是蝉鸣声声的夏至雅韵,竹绿含粉的夏至颜色,更是荷香清幽、粽香鲜嫩的夏至味道,壮哉夏至!
作者:董婧宸,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图片:李娜
编辑:竹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