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途未卜下,堪比“春节”的2024中国高考共计1342万人参加 落下帷幕

楼市   2024-06-13 21:00   波兰  

广西南宁一处考点,家长们热烈欢迎乘专车前来的考生(2024年6月7日)

中国社会每时每刻变化频率让那些不熟悉之人感到陌生,但是高考的模式却一如往常。中国人将其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高考的当天,全中国的政府机构都会为高考让步,这一天堪比“春节”。

从星期五(6月7日)到星期天(6月9日)中国迎来2024年高考。此前,中国高考的考试时间为两天,自从中国教育部要求各地开展“素质化教育”之后,考试时间变长,官方说,进入中国大学的选拔形式将变得多元化,但是参与高考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有人觉得这比2017年新高考改革前,无论从试题还是填报志愿都出现较大变化。

官员们相信,也许高考制度只有更加完善而没有取消一说,事实上,在世界任何国家对于进入高等教育的培养都要进行类似高考的考试。

但是,高考在亚洲国家中却十分普遍,除了形式不同外,根本基础都一样。

中国高考有些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考试长度比后者多出两倍以上。但是,中国始终对外称“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却在不断上升”可以达到90%。

而2024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这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高考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其中的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2014年和2017年,在2014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新高考”改革,即高中学习模式为“3+X”不再有文理科之分。

每年高考季,高考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新高考省份除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外的其他考试,属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在面对中国就业前景不明朗之际,高考人数的攀升逐渐让人们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在今年的高考报考人数中,复读生,占413万左右。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为读书与年龄是挂钩的,但是在一些中国古代经典故事中如“范仲中举”,讲的是为了仕途(官场)而拼命读书的故事。一些中国的父母认为读书不一定有好的出路,这些人经常拿那些“虚幻的”“一夜暴富的创业故事”作为说服自己的理由。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读书是改变阶层固化的唯一合法手段。

去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291万人,而2016至2020年的人数涨幅为0%、3.7%、5.7%、3.9%、0.6%。而2021年至今,涨幅分别达到10.7%、8.2%、3.9%。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西安、郑州、杭州、苏州等GDP万亿城市的常住人口均未达到1342万人,也就是说,去年全西安人都一起参加高考,竞争程度都没有这个激烈。

另外一个奇观就是复读人数却与日俱增。2024年中国高考报名人数中大约有413万的复读生,占报考人数的1/3。而2024年本科录取名额预计为450万,仅比复读生人数多了37万。

在竞争激烈的考试选拔下,一些中国人也意识到,唯有读书才能是唯一的出路。相比于宽松的入学环境美国而言,中国高考的选拔与其他类似的人事考试一样,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

每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关于高考的讨论非常热烈,官方宣传机构呼吁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一些中国的教育专家指出,纵观前几年的高考过于强调应试能力,而对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关注不够。而如今,中国高考从试题选择以及考试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高考的第一科“语文”的作文题目。每年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能够让所有中国人讨论的津津有味,似乎这是中国社会生活中另外的一个缩影。

相比于作文题目的特殊性,对于高考的关注度更多官媒也是挖空心思地选择考试当天地所谓“感人事迹”。不过,一些批评者认为,如果真的把高考当回事,就不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地差错,比如前一天找到考场位置后,第二天去考试却走错了。

高考作弊也是一个长期问题。为保证今年高考,中国教育部要求加强对试卷印刷、运输、评分等考试过程的监督,试卷运输由中国公安和武警全程护送,采用北斗卫星跟踪监控。

同时,中国教育部也在尽全力防止作弊行为, 包括与公安部一起对销售作弊 机器进行管制,考点考场无线电信讯号有效屏蔽,以及在考场引进智能监控系统等。

尽管如此,高考依然成为目前每个中国家庭改变命运的途径之一,在高考人数不断增长的背后却透露出无数中国家庭的辛酸与无奈。


中国,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试验场
一个被判有罪的儿子对拜登意味着什么
纪念诺曼底登陆80周年:我们在到底纪念什么?
中国人在美国买房被视为国家安全威胁

觅之见
理性、真实、知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