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巷派出所于1985年6月挂牌成立,下辖李家巷镇、吕山乡,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辖区面积92.7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5万余人,新居民2万余人。作为长兴县东大门,拥有万亩工业平台、新农都市场等产业集聚地,人员管理难度大,矛盾纠纷多;318国道及104国道穿行而过,车流量大,交通情况复杂。
从历史深厚源远的“石城”文化底蕴出发
以“实诚”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
李家巷派出所全力打好
“生态”“共治”“共富”三张牌
聚力构建具有李家巷辨识度的
共治警务体系
乘“生态”大势
“有了你们的把关,我们广大师生也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了。”学校负责人表示。前期,李家巷派出所摸排到一条线索,某肉类摊位贩卖的牛肉里疑似添加瘦肉精,食品安全问题事关重要,可能危害到群众生命安全。李家巷派出所联合市场监督部门迅速行动,对该摊位进行突击检查,从其销售的牛肉里检测出了瘦肉精,依法对商户进行了处罚。
新农都市场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关乎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李家巷派出所聚焦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全力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等涉企知识产权民生案件。落实做好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五检一屏”制度,依托群防群治队伍参与对食品的抽检工作,针对易产生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产品流通环节,如进出货物集散点、活禽宰杀点、配送运送点等重要环节进行全流程管控,打造无假冒伪劣产品市场,全力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市场环境。
2024年以来共开展检查200余次,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人,同时发现涉食品安全违法线索并移交主管部门查处15人。
聚焦“共富”大势
建好为企服务站
“感谢警官帮助我们要回了血汗钱,我们没有文化,来到陌生的地方,也不知道该求助谁,多亏了你们。”采茶工代表向李家巷派出所表示感谢。清明节前后,有大量采茶工因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聚集至(李家巷)镇政府门口。李家巷派出所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对采茶工们进行安抚,并帮助其约谈劳务派遣方负责人。经多次调解终于成功帮其要回了工资。
李家巷派出所依托“e企安·365”工作体系,建立警企沟通联络平台,为121家规上企业、46家治安保卫重点单位配对企业警长8名,常态走访问需,建立分级联系、常态随访、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等工作机制。成立“警企线上交流群”,在线答复法律咨询,对企业平时提出的用工、欠薪及资金等难点问题开展一对一指导,全力助推企业发展,至今已为企业解答问题40余个。针对辖区劳务中介公司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李家巷派出所与镇相关部门联动开展劳务市场协同整治,对派遣用工不规范现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和引导,同劳动监察、司法、综治办等部门形成合力,明确劳务公司与用工企业、劳务工之间的权责,规范合同的签订。
2024年共确定重点项目6个,搜集问题清单12个。解决劳资纠纷200余起,辖区涉企警情同比下降32%。
紧跟“共治”大势
锚定共治新路径
“这里有位老人摔倒了,我已经将他扶到路边,不知道他家在哪里,需要你们的帮忙。”新农都菜场大叔向民警求助道。日前,有位九十岁的老人摔倒在新农都一商户店门口,脸上都是血,商户向路过的菜场大叔求助。在民警到场前,菜场大叔耐心安抚老人,民警到达现场后,仔细询问老人身份信息及身体状况,联系到了老人的家属,将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新农都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和广福桥新居民服务中心作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平台,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李家巷派出所积极打造刘家渡“和谐老娘舅”、“石城”家园卫队、新农都“菜场大叔”等28支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公安机关引领、多方力量齐抓、群防群治共管的全要素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并吸纳综合执法人员2人、市场监管2人、镇干部6人、网格员6人成立16人的“双非”警情处置队,对非警务事项依托“综合治理四平台”系统流转至主防指挥室,2分钟内对流转的非警务事项接收并响应,实现实时流转、在线留痕,形成防范、打击、治理、服务工作合力。
2024年群防群治队伍共开展治安巡逻350余次,主动调处矛盾纠纷70余起,实现农村案件数下降20%,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李家巷派出所将继续紧紧围绕
“共治、共富、生态”三大警务
扎实开展各项公安工作
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有效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高质量高服务
保障“富美长兴”建设